进一步加强贺兰山东麓矿坑生态修复
民革宁夏区委会反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作为周边市县建筑用砂石的主要产地和开采区,砂石开采量剧增,周围环境因采矿等人为活动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每到汛期,极易出现边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春季节一度成为银川市区扬尘天气的主要污染源。
民革宁夏区委会调研发现,生态环境脆弱形势需进一步改善。虽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消除了各类矿坑及渣堆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但治理表层覆土不足导致植被恢复速度缓慢,生物种群活动通道尚未形成。 生态保护修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修复的技术手段和修复目标只重视地表覆盖,忽视了修复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修复与本地条件的符合性不够,修复的区域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界限明显。矿山开采、运输及葡萄种植项目筛分砂子、平整土地产生的扬尘防控难度大。部分露天矿山植被覆盖度低,复绿植物死亡较多。 科研攻关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还较欠缺,缺乏对水资源、土壤结构、适生植物等生态要素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高额的恢复治理费用,各矿企对“谁开采、谁受益、谁治理”的责任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导致生态修复与资源开采、政府与矿山企业利益博弈矛盾突出。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资金主要来自地方财政、上级扶持资金和社会资本,融资渠道单一,生态修复资金缺口较大。生态修复方面专业人才少,专业培训欠缺。 建议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严格落实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资源循环、地灾防治等措施。加强数字化建设和科技攻关,大力开展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化利用水平。全面落实环保责任,督促矿山企业落实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风险防控措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sqmy/sqmydsyjwyh/202311/t20231115_7943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充分挖掘“村BA”等体育赛事潜力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下一篇:持续推进原粮收购及生产基地建设
最新加入
23-12-04最高检党组召开务虚会研...
23-12-02强化民主监督职能 助力...
23-12-02民革银川市委会建议:出...
23-12-02王予波在全省安全生产电...
23-12-02南宁钦州荣获“国家食品...
23-12-02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23-12-02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3-12-02刘宁主持召开自治区打造...
热门资讯
20-05-14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4-23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11-16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05-14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1-01-07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0-05-14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4-23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1-04-27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