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成效显著
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保护极小种群物种。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省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措施和保护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亚洲象、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
率先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
“小陶,快带上望远镜来园子!”近日,接到孙卫邦老师的电话,陶丽丹拿上望远镜就直奔昆明植物园裸子植物园。透过望远镜,陶丽丹看到了一颗饱满的棕色松果,还有绿色的果皮、翠绿的松针,内心非常激动。为了这一天,植物学家已经足足等待了12年。
“2009年播种,2012年定植,它比我还早6年到研究所。”陶丽丹说。陶丽丹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是她的老师,同时还是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
巧家五针松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90年首次发现,现存野生植株仅34株,分布于昭通市巧家县药山一条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坳中。自发现以来,巧家县、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实施多个抢救性保护项目,通过野外种子采集、种子萌发实验、幼苗栽培等过程,开展了科学研究、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巧家五针松已累计实现人工繁育近7000株,保存幼苗幼树5000余株,其中繁育移栽存活3000余株。2021年8月10日首次在昆明植物园结实,标志着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初步成功。
巧家五针松保护所取得的成效,是云南省多年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所取得的众多成果之一。
“种群数量少、生境狭窄或呈间断分布、人为干扰严重和濒临灭绝,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显著的四个特点。”孙卫邦介绍,云南生物物种丰富,但受威胁种类比例也很高,且很多物种种群很小,保护任务艰巨,需要基于国内外物种保护研究与保护实践成果,提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且能指导物种种群水平抢救性保护的摡念,推动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保护极小种群物种。2008年2月,我省批准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列入其中。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成为十大保护工程之一。
2009年1月,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18个项目开始实施。2010年3月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年至2015年)》,提出要采取积极且有针对性的拯救保护措施,开展极小种群物种生存状况、致濒因子等基础调查和人工繁育研究;对野外种群及其生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恢复和保护措施;消除或减缓物种致濒因素和不利影响,实现极小种群物种生境改善、种群数量稳定或增长。
构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体系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已故的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经常这样说。他曾举例说,猕猴桃于1904年由英联邦国家来的“植物猎人”在湖北宜昌农村意外发现,他们觉得它成熟后味道非常美,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他们当时从树上剪下来20多根枝条带了回去,后来传到了新西兰,科学家用这些枝条培育出了新西兰非常重要的猕猴桃品种。猕猴桃成为了新西兰第一农业产业。袁隆平院士在海南岛发现了一种叫野稗的野生稻子资源,通过反复的选育,终于得到了杂交水稻。
孙卫邦说,许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药用、食用、保健、材用、工业原料、观赏等价值,一些种类还在生物演化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种类的基因资源犹如潜在的“绿色金矿”,将会被人类不断发掘利用。可以说,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是保护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物资源。
通过多次资源调查,云南省获得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现状和受威胁因素等基础数据。此后,云南“量体裁衣”探索和实践了多样化的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是指设立保护区(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地以外的种类或种群及其生境。以弥勒苣苔为例,该物种于1906年在弥勒发现,之后消失了100年,于2006年在石林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再次被发现。石林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4年建立了石林县弥勒苣苔保护小区,保护小区设置永久性标牌、宣传牌、防护栏、巡护路,协同村委会一起开展弥勒苣苔保护小区的管护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弥勒苣苔由最初发现的640株增至2000株,生境由当初的150亩扩大到300亩。
迁地保护,是把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的一部分(种子、组织器官、离体培养物、DNA遗传物质等)或通过人工繁殖的植株,迁移到其自然生境以外的条件下,活体保存这些植物种质资源的方法。云南省突破了36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人工繁殖的技术难题,已对61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了人工繁殖基础上的迁地保护。昆明植物园从2015年开始建设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该专类园已构建了4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种群,在昆明植物园早期进行迁地保护的壮丽含笑、华盖木、滇桐、云南金钱槭、萼翅藤、富民枳、漾濞槭等种类已开花结实,标志着这些种类的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
近地保护,是对分布区极为狭窄、生境极为特殊、分布点极少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通过人工繁殖并构建苗木数量和种群结构,在其分布区周围选择气候相似、生境相似、群落相似的自然或半自然地段进行定植管护,并逐步形成稳定的种群。云南蓝果树、西畴青冈、华盖木、滇桐、巧家五针松等9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了近地保护试验。
回归自然(包括增强性回归)是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重要措施。云南省积极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回归自然与种群重建试验示范工作,构建了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回归种群。
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个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极小种群物种植物蒜头果,如今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被称为中华神经酸树,广南县联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油茶研究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全国率先实现了98.2%高纯神经酸的工厂化生产,开发的神经酸凝胶和压片糖果两款产品已投放市场。
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实践与探索,云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多元保护模式日益完善;采取“科技支撑单位+基层林业部门”联合实施的方式,突破了过去单一靠政府预算的筹资方式,通过“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合作,形成以科技为先导和支撑,以法制建设和资金投入为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
基于过去10余年的系统调查和拯救保护工作,云南省对2010年批复实施《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中62个目标物种进行保护现状评估。评估表明,华盖木、毛果木莲、漾濞槭、滇桐、巧家五针松、云南蓝果树等13个物种已通过实施综合保护措施实现了抢救性保护;2种物种的分类地位存疑;发现了17种野外现存数量较多,不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8种因未找到野外种群不能开展保护工作;22种尚未实现抢救性拯救保护,需要纳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中继续实施保护。记者 杨质高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xwjj/261542.jhtml
最新加入
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
24-12-23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