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视听报道 > 正文

我区糖业着力破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我区糖业着力破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降本增效中收获“甜蜜”

  

  “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广西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17个榨季占到全国的60%左右,在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中,广西的地位举足轻重。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期间,走进甘蔗田与蔗农交谈,从甘蔗“吃干榨尽”、推进甘蔗种植机械化、甘蔗良种研发等方面对广西糖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当前,我区正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对广西糖业发展的相关指示要求,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糖业降本增效为抓手,破解制约我区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全力推动糖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从“源头”提升竞争力

  

  糖业是广西在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甜蜜的事业”却夹杂着苦涩。由于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低,我区糖厂原料蔗的成本占到食糖总成本的70%以上,制约了糖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要对标全球糖业发展先进水平,针对糖料蔗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集中攻坚,重点突破,补齐短板。”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区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双高”基地生产能力,加快糖料蔗良种育繁推广、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夯实糖业发展基础,建好糖业“第一车间”。

  

  手有良种,便有蔗糖产业的“甜蜜春光”——

  

  9月,秋日艳阳下,郁郁葱葱的“桂糖42号”粗壮挺拔。扶绥县龙头乡那唐村那唐屯的蔗农唐其能指着眼前一大片青纱帐告诉记者:“我连续种了5年‘桂糖42号’,跟原来种植的品种相比,每亩能增收上千元。目前种植面积100多亩。”

  

  “2020年,桂糖系列品种种植面积522.3万亩,占全区种植总面积的44.5%,同比增加76万亩。”广西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糖料蔗良种研发推广不断取得突破,全区已建成甘蔗良种繁育推广基地51个,面积约7.1万亩,广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蔗品种覆盖率已跃升至78.2%。

  

  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能从“源头”上保障糖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区糖料蔗良种覆盖率96.89%,达到历史新高。据悉,我区正加大对糖料蔗良种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产高糖、抗旱抗寒抗病、宿根性强、适于机收的甘蔗新品种,加快推进糖料蔗良繁基地建设,切实增强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同时,利用好糖料蔗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力争3年内实现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全覆盖。

  

  全程机械化,是推动降本增效的关键——

  

  一头头“大铁牛”在阡陌上纵横驰骋,一根根甘蔗被干干净净地除叶去泥;搭载着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可以按照预定路线进行作业,确保实现精准种植……

  

  “年初甘蔗收获季,我们一台大型甘蔗收割机每天能收割甘蔗100吨,而人工收割,每人每天只能收割1吨左右。”柳州市穿山镇王排村“双高”基地负责人说。

  

  广西丘陵山地多、地块小、种植分散,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制约我区糖业发展的短板,也是突破的关键。当前我区正加快制定糖料蔗收获机研发奖励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争取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落地。同时,以“双高”基地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2020年,我区基本完成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蔗田为进一步推动甘蔗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从2021年起,我区10大制糖企业集团每年将创建糖料蔗生产高效机收示范基地、“双高”基地建后工程管护示范项目各1个,每个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以上,以点带面,提高糖料蔗单产和全程机械化水平。

  

  延伸产业链,将甘蔗“吃干榨尽”

  

  “吃”进去的是甘蔗渣浆,“吐”出来的是餐盘、纸杯等环保生活用品——位于来宾市的广西华宝纤维纸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餐具生产线上,每两秒钟就可压模成型一个一次性餐具。

  

  “以往甘蔗渣只能做卫生纸,现在做成可降解餐具后,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翻番。”广西华宝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清福说,通过利用来宾的优质甘蔗渣,现在公司每年能生产4.5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材料制品。

  

  “来宾市目前正在探索制糖综合利用多样性发展新途径,去年综合总值超过100亿元。”来宾市副市长李光劭介绍。

  

  看似不起眼的甘蔗,其实蕴含宝藏,甘蔗“吃干榨尽”的过程,也是糖业经济生态循环发展的过程。如今,我区已形成多条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崇左江州,占地面积2万亩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甘蔗榨糖后,蔗渣用于生产纸浆;废糖蜜用来生产酒精酵母,酒精废液作为液肥灌溉蔗田;滤泥用来生产有机肥,再用于甘蔗种植……去年,这个广西糖产业链最齐全的产业园产值达120亿元。

  

  据悉,我区蔗糖深加工产品已超过20个,综合利用产品30余种,全区酵母产能10万吨以上,绿色环保餐具产能9万吨以上。

  

  “目前甘蔗已开发利用的仅是其中的糖分和纤维部分,仅占甘蔗量的30%左右,仍有约70%的甘蔗植物水和其他物质未开发利用,现有产业链条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关专家表示。

  

  为此,我区正全面提升整合加工能力,推动糖业加工链价值链“双链”提质。一方面,加快推进制糖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大对制糖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糖业新产品研发;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蔗糖精深加工,扎实推进蔗渣、糖蜜、滤泥等副产品高值化利用,加快推进甘蔗植物水产业化生产,打造全国最大绿色餐具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和酵母生产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信息化服务产业全流程

  

  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智能决策……打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甘蔗气象 智慧农业”APP,系统可以根据未来3—5天内的天气预报和气象分析,结合近期天气条件、当前甘蔗需水情况以及当天可能发生的降雨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做出判断,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远程智慧灌溉。

  

  预知头顶天气的变化,掌握脚底土壤的墒情,农民种蔗就不再看天吃饭。目前,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甘蔗智慧气象业务系统和服务终端已对全区80余家糖厂全覆盖,为糖料蔗种、管、收、榨全产业链的生产活动提供及时、动态的精细化服务。

  

  2019年我区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糖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促进糖业高质量发展。如今,信息化与甘蔗生产加速融合,不仅在甘蔗种植中大显身手,而且服务于甘蔗生产的各个流程,为这个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广西糖业大数据云平台上,“耕、种、管、收、运”全流程一站式高效服务云集其中,糖企、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业务。2020年,这个在广西率先建成的产业云也是全国第一朵“糖业云”正式上线,让广西糖业走在全国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前列。平台贯穿制糖前、中、后3个环节,汇聚1100万亩糖料蔗种植地块、各市订单、砍运收数据以及公安、高院、气象等部门数据,可精准掌握全区地块种植、蔗田农情长势等信息。平台在北海市、来宾市、崇左市龙州县进行试点,通过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有效解决了糖料蔗产销订单“一地多签”“一户多签”等问题。

  

  “‘糖业上云’,可以提高政府对糖业的预测、监管和调控能力,提高种植户对甘蔗‘耕种管收砍运’的一体化调度效能及订单履约率,助力制糖企业精准估产,提高生产调度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以“互联网+糖业”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甘蔗产销信息资源,着力推进甘蔗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与耕、种、管、运、收的有效融合,通过数据赋能整个产业上下游,实现糖业更好更快发展。□ 骆万丽 李新雄 黄 正 黄文莲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szdt/380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