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唯身与心均至处方为人迹——读《凉山纪》

发布时间:2021-10-17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书名:《凉山纪》

  作者:何万敏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五六年前,我写完长篇非虚构散文《踪迹史:唐友耕与石达开、丁宝桢、骆秉章、王闿运等交错的晚清西南》,希望利用古人的空间踪迹和感情踪迹,来盘活晚清西南空间的断代史。我提出的基本观点是:非虚构写作大于高于新闻特写、纪实文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强调的是以在场的方式呈现历史往事、现实真相,并将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等隐藏于描述的细节当中。凸显大众而非强势集团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又成为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向度。所以说,非虚构写作就是典型的大地写作。

  从何万敏的《凉山纪》中,我发现,他的笔触与方法论出现了与我心心相印的某种同构性。万敏兄与我均是新闻记者出身,职业记者的敏感与洞察力被他挪移到了非虚构写作场域。他不仅仔细拂去了历史表层的遮蔽物和龌龊的迷魂阵,还追踪蛛丝马迹找到了那些历史事件的原点。他抓起一把泥土,蛰伏在泥土里的远梦开始在光照下流出了眼泪……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的人反其道而言之: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其实,前方有无道路并不是最为要紧的,唯有行者的身与心均至之处,方为在场,方为道路,方为人迹。

  如此在探索历史真相的路上砥砺而行,摩顶放踵,孜孜以求,方有何万敏的《凉山纪》。

  构成《凉山纪》的十个章节,看似孤悬,实则统摄一体:无论是古蜀王朝通达西南诸国的“蜀身毒道”,还是汉代通往南方偏远山地或海滨的西南丝绸之路;无论是翻越“横断七岭”的茶马古道,还是散播一路铃铛声的闰盐古道;无论是彝人漫长的迁徙之路,还是西方学者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探险之旅……何万敏总是会从一个考察的事件基点出发,去尽力追踪、复原历史存留在现实大地上的人迹,由此构成了他丈量大地的踪迹。

  在我看来,历史即是由“人迹”铺成的,而重大的历史事件才成为“史迹”。近二十多年越发“润物细无声”的平民史观,让我们看到在个体生命与连续流动的历史关系里探寻历史运行的过程中,尤其是普通个体生命的“踪迹”,他们的恩爱情仇,很自然地成为微观史研究者的着手点,这恰恰是何万敏非虚构写作的立场与入口。

  何万敏写道:“沿着古道一路走来,我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个举足轻重、又颇为有趣的‘点’上,借用历史学家许倬云的眼界,汉朝‘开发西南地区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行政单位叫作道。道是一条直线,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从一条线,慢慢扩张,然后成为一个面,建立一个行政单位……汉帝国的扩充,是线状的扩充,线的扩充能够掌握一定的面时,才在那个地区建立郡县’。尽管横断山东缘的群山叠嶂、江河湍急,形成重重阻隔,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一直是推动人类持续寻路与探索的原动力。只要你有过在连绵的山峦或者无垠的旷野目睹道路网络般的延伸,你就会对此深信不疑。”

  在我看来,这是构成《凉山纪》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道路如线,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何万敏追踪历史中的人迹,他的足迹与历史之道合辙、合股而绞缠,由此托举起扎实、丰满、感人、绵延的叙事。当叙事之道在他手中盘聚为一体,这就像彝族村寨里的多锭纺车“罗噜颇”一样。所以说,何万敏的《凉山纪》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以凉山为核心的锦匣式叙事。

  何万敏的历史视野与学术视野是非常开阔的。他注意到,早在1944年,著名学者林耀华在成都燕京大学校园完成了10万余字的人类学实地考察报告《凉山夷家》,为民族志的写作提供了绝佳范例。有鉴于此,他在多年前重走“洛克路”,又逆着金沙江水由北向南经过雷波、金阳、布拖到宁南等县,追寻即将消失的手工榨糖和人工溜索(这也是古蜀筰桥的遗存)。他在美姑县一个叫依洛拉达的地方,深入彝族聚居区,细心品尝彝族年的坨坨肉和泡水酒,观察寒冬中的人们如何建筑新房;他连续五次登上螺髻山、两次登上小相岭、四次进入甘洛大渡河峡谷、十几次在泸沽湖畔踯躅……他非常注意百年之前的山河、道路、驿站、植被、风俗与现在的对应关系,并从中寻找出那些失落的事体,由此凸显那个时空不再的事体的珍贵意义。

  优秀的非虚构写作一定不可能是宏大叙事,一定不可能是那种一心构建“历史体系”的蹈空之论。历史一直就蛰伏在大地上,历史与大众的生活血肉相连。而一些作家非要把历史像对待古希腊大神安泰那样,高举在高空,这形同扼杀……作家祝勇曾经这样对我坦承:“其实历史是看不见的,某种程度上讲历史也是写出来的。历史可能只为现实留下了一个地名,一个渡口,一条山道,一个让人费解的山间空地……尽力打捞藏匿于其中的秘密,就是复活一段鲜活的历史。”

  何万敏说:“历史在我们的目光所能看到的范围之内,几乎就是那么几样东西:日、月、云、雨、山、水、土、石、草、木……”《凉山纪》里出现了很多凉山区域里的风物,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风物更蕴藏着一时一地民众的哀伤与眼泪。这恰恰是何万敏笔下“历史微观写作”的渊源与来历,也是他俯身大地精雕细刻草木虫鱼的文学结果。他的非虚构写作所彰显的价值尺度,是真实、自由、独立人格等特质,其着眼的文本价值在于让一切事实进入熔炉,炼就文学的纯铁。一言以蔽之,这样的非虚构写作正是反虚伪的真文学。

  何万敏在《凉山纪》里写道:“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语言也许粗陋却真挚坦荡;我用凝视的方式和凉山相守相望,避免陌生得互不相认,擦肩而过。”在写出这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之后,我寄希望他在将来写出一部更为丰厚的“凉山传”——因为他有这个责任和能力。

  (蒋蓝)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0c46b8017c835adb7106b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