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大世界”名导戏剧工作室上线
4月23日是莎士比亚诞辰456周年,“万众编剧·陈薪伊云客厅”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启动。首期节目中,戏剧导演陈薪伊以“莎剧《麦克白》是我们的毕业大戏”为题,讲述了她与莎剧结缘的经历。有意思的是,陈薪伊也曾不懂莎翁,觉得他就是一个“严肃的老头”,而在戏剧舞台的探索过程中,她将京剧和莎士比亚一起视为终生教科书。
从事戏剧创作69年,执导作品140余部,曾连续十届获得文华奖,陈薪伊去年4月将她的艺术中心落户上海“演艺大世界”所在的人民大舞台。三个月后,她改编的中文版百老汇舞台剧《洋麻将》,由关栋天、奚美娟领衔在沪首演,市场反响热烈。此次将工作室搬上“云端”,这位82岁的戏剧名导希望能继续以艺术之光鼓励人们,静待剧院场灯再次亮起来。
也曾不懂莎翁
莎士比亚和京剧成终生教科书
“云客厅”的第一场对话是关于陈薪伊的莎士比亚情结。1954年,16岁的陈薪伊在新华书店看到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剧作,顿时就被吸引了。整整30多册,几乎花掉了她半个月的工资。将这些书在自行车后座牢牢捆好,陈薪伊突然间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我带着它们向前骑行,可能我也会成为一个艺术家。”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后,陈薪伊在恩师孙家琇先生的带领下走进了莎士比亚的世界,让她受益终生。当时,她在中戏导演了《麦克白》片段,李保田饰演麦克白。后来在毕业大戏中,陈薪伊再度和李保田合作,成为第三组的麦克白夫人与麦克白。那次毕业大戏,让陈薪伊深深上了一堂莎士比亚的课,“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决定将莎士比亚作为我终生的教科书,另一本教科书是京剧。”
年轻时的陈薪伊还无法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1956年电影《奥赛罗》上映,她被“奥赛罗”的饰演者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迷住了,特别向往出演“苔丝狄蒙娜”,而且迷恋上了那种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那时候,莎士比亚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严肃的老头,还不能完全参透他对爱情的理解是多么有趣。”陈薪伊说,直到真正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每天练习“莎士比亚”的台词,才慢慢走进了那个戏剧世界的辽阔与伟大。
人得有精神
让“朱生豪”与哈姆雷特同上舞台
陈薪伊执导的国家大剧院版话剧《哈姆雷特》,让中国首套莎氏全集的译者朱生豪作为人物与剧中角色一同站在舞台上。朱生豪的莎剧译本对陈薪伊的影响至深,那套花了她半个月工资的朱生豪译本,如今被当作一种精神的传递,摆在女儿的书橱里。
排演前,陈薪伊与朱生豪之子朱尚刚有过多次深谈。朱尚刚回忆称,父亲翻译工作刚开始不久,便因战乱而频频受到干扰,译稿屡次丢失,朱生豪只能以顽强的毅力补译失稿。“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他的情感却是那样充沛,精神却是那样刚强,而语言又那么华丽优美。”陈薪伊说。最终,“烧焦的手稿”成为该剧在舞台布景上的一大亮点。
在“云客厅”里,陈薪伊还朗读了“十四行诗”第116首。“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明不确,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她说这诗句给她很深的启发,“就像京剧里的定场诗。”陈薪伊说,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看戏,那个舞台仿佛跨越时空与“出将”“入相”相重叠,东西方的戏剧艺术在这里巧妙地汇聚。陈薪伊说,唯一有所不同的是,莎士比亚的剧场还多了一个出场口——在舞台的中央。这激发了陈薪伊新的创作灵感,在她和学生孙超的全新话剧创作《龙亭侯蔡伦》中,舞台上也设置了三个出场口,希望以此将莎翁的空间想象与京剧的听觉和视觉艺术相结合,探索现代剧场的全新方向。
《龙亭侯蔡伦》原定于4月24日首演,但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还未能与观众见面。陈薪伊特别提到,莎士比亚诞生的那一年也发生了瘟疫,他的母亲抱着他到另一个村子避难,才逃过了一劫,“对于剧作家而言,剧场关闭是灾难,幸好今天的我们有网络。”陈薪伊认为,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是需要有精神。据悉,首期节目后,“万众编剧·陈薪伊云客厅”将每周与戏迷朋友们“云端”相约。
编辑:杨岚
>>上一篇:陕西公布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下一篇:戏曲“线上见” 传统别样美
最新加入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刘宁出席全区产业园区项...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