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政协——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发布时间:2021-11-03 来源: 河北省政协网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效能,团结和凝聚各族各界人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列强瓜剖豆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全国一盘散沙,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先后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和人民团结进步的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8年4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响应。这说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的决议,选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形式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总任务而奋斗、活跃国家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扩大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贡献了力量。

  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主题、职能,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修改宪法明确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这一系列措施,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制度保障。人民政协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汇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的战略高度,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9月,党中央召开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科学总结做好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重点工作,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党中央颁发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国各级人民政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泛凝心聚力,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回顾人民政协7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参与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政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政治结晶、理论结晶和制度结晶,其全部理论与实践都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原则、范畴、概念,基本来源于“三大理论”。

  (一)人民政协全部理论与实践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基本原理的红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最广大的统一战线,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并要联合广泛的同盟军,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一切劳动者联合起来。我们党始终重视统一战线问题,把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团结一切力量进行伟大斗争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强调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按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建立和巩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必须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必须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必须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人民政协成立以后,始终坚持这些重大理论、重大观点,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从全国政协看,组织构成上,按照“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的方针,政协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均由34个界别组成,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在履职实践中,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为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能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人民政协全部理论和实践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本原理的红线。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为了完成历史使命,必须努力争取“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原理,形成自己的政党理论并不断加以完善。按照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领导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力量。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些重大理论、重大观点是人民政协70多年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积极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十三届全国政协为例,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党外代表人数占委员总数的60.2%、常委总数的65%、副主席总数的54.2%,并在副秘书长、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中占适当比例。全国政协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全体会议期间参加共商国是活动、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视察考察、调查研究等形式履行职责,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作出制度性机制性安排。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以本党派名义积极参加政协履职活动,在政协发表意见和建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责的重要力量和重要依托。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人民政协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人民政协全部理论与实践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基本原理的红线。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列宁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些重大理论、重大观点始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责的重要遵循和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人民民主重要实现形式的作用。全国政协以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重点,不断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远程协商会等为常态,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为日常渠道的协商议政格局,增加协商密度,丰富协商形式。创建双周协商座谈会,以参加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为主,选择切口小、社会关注度高的具体问题议深议透,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工作。开展网络协商议政,为委员不受时空限制履职创造条件。设立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推出48个主题议政群。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多项沟通、多方面互动交流,综合报告与专题信息相结合报送重要成果,成为制度性安排。政协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充分调动了委员履职参与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政协协商民主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人民政协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通过协商广泛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有利于实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通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不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生命力,而且以其独特的实践形式和理论价值,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的征程上,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做好人民政协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在新征程上,人民政协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协党的建设,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通过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做好广泛凝聚共识工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一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把凝聚共识融入政协会议、视察考察、调查研究、提案办理等各项履职活动中,在建言成果和思想收获上一体设计、一体落实。建立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完善委员讲堂、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等工作机制,宣传阐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为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加强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助推巩固发展港澳台侨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议大事、抓大事。新征程上,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运用各种协商形式协商议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着力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努力把党中央关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政协具体的履职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战略性、宏观性研究,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更多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四)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新征程上,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更好凝聚共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建立健全政协协商规则,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进一步明确协商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交流方式等。丰富协商形式,进一步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的协商议政格局,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探索政协协商同社会治理相结合等新形式。提高协商质量,加强协商前的深入调研,强化协商中的交流互动,抓好协商后的成果运用。积极培育政协协商文化,发扬“团结—批评—团结”优良传统,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遵循规则、有序协商,体谅包容、真诚协商,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五)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新征程上,要把履职能力建设作为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抓、经常抓、不断抓出新成效。应聚焦提高协商本领这一重点,抓好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专业性针对性教育培训,组织引导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广大政协委员应当努力把握履职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扎实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善于做界别群众工作,全面增强履职本领,承担起当好人民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贡献。(张庆黎)


原文链接:http://www.hebzx.gov.cn/system/2021/11/02/0301239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