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多能协同 低碳清洁 助推宁夏绿色供热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 作者:佚名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大幅增加,电力将越来越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也越来越低。因此,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为驱动,结合屋顶光伏发电,利用热泵技术回收自然低品位热量(空气源、污水源、地表水源、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的低碳供热方式以及生物质能等,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大势所趋。宁夏的风、光等新能源资源禀赋突出,银川市属于光能资源高质区,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状况综合排序中,银川市占第三位,仅次于拉萨和呼和浩特,年太阳辐射总量大部分达6000MJ/m2以上。同时,银川市地热田是银川盆地地热田的一部分,水属中温型地热资源。

  在集中供热不可及的城镇周边区域,尤其是新建的节能建筑上,利用闲置屋顶面积资源,推广光伏发电+(空气源、污水源、地表水源、浅层地热能)热泵或中深层地热(2000米-3000米)无干扰井下换热+热泵的低碳供热方式,可满足区域用户的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等需求,技术经济可行。例如,2021年投用的固原市彭阳县敬老院煤改电(清洁取暖)项目,采用太阳能光热+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多能互补的复合能源,在天气良好时以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水源热泵耦合系统作为基本热源,在阴天及太阳能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对供热系统进行补充,保证稳定热水供应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行费用。该项目原先采用燃煤锅炉供暖,每年燃烧300吨煤(650元/吨煤),原先运行费用64元/㎡。项目改造后,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运行费用低至25.4元/㎡,采暖总时长150天。

  除上述多能协同绿色供热方式外,还可根据我区生物质能较为丰富的特点,大幅提高秸秆等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全区作物秸秆年可资利用折合约220万吨标煤,年可开发牲畜饲养量粪便折合约250万吨标准煤,人均年拥有量100千克薪柴。若利用银川及周边丰富的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实施多能互补,可形成“零碳供热”系统。系统适用于建筑密度低的分散区域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等需求,例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以及各地的养殖区等。为此,我建议:

  一是重点针对我区的牛、羊养殖区和葡萄酒庄等产业,解决其供热制冷问题。这类产业具有规模大、地域广、相对不集中等特点,可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风能、空气热源泵、地热源泵和生物质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既解决发电自用,又通过热泵供热用电及对牛羊粪、葡萄枝等生物质有效利用,挖潜我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积极开展“多能协同、低碳供热”和“智慧供热”。建议研究出台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相关激励、奖励、补贴和优惠政策机制,引领行业发展,为我区实现绿色供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典范。

  根据调查,宁夏贺兰山东麓共有葡萄酒庄211家。位于贺兰山东麓的志辉源石酒庄现有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2021年计划供暖面积2.53万平方米,该酒庄原计划采用6蒸吨燃煤锅炉供暖,每年排放二氧化碳1605吨、二氧化硫48.3吨、氮氧化物24.1吨。今年,拟采用蓄热式电锅炉、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电采暖等多种采暖技术完成酒庄“绿色供热”改造,通过绿色能源管理模式开展源网荷储积极消纳清洁能源。据统计,项目建成后每年节约标煤644吨,减排二氧化碳1605吨,等效植树14445棵。

  二是针对城镇重点区域、城镇周边区域以及农村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低碳供热工程推广。大力推广彭阳县的经验,以城镇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成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发电+热泵等“多能协同、低碳供热”系统示范区或示范项目。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先行区,既是党中央赋予宁夏的时代重任,也是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突破,积极实施清洁能源在取暖领域的应用,努力为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提供可借鉴的“宁夏经验”,让绿色能源逐渐转化为受益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王 宁系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环境能源科技学会会长)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sqmy/sqmydsyjwyh/202112/t20211208_4756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