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老行当里的时代情怀——读《百工记》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书名:《百工记》

  作者:潘伟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磨刀、锔碗、补缸、打铁、钉马掌、编蓑衣……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老行当,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某些地方,依然有一群执着的老手艺人,坚守自己的传统技艺。兼具作家、摄影家双重身份的潘伟,一手纸笔,一手相机,游走全国各地寻访手艺匠人,并对拍摄到的200余幅实景照片,整理、分类、撰文,最终结集成为《百工记》。翻阅其间,可以让我们一窥原汁原味的民间风情,感受淳朴而厚重的时代情怀。

  该书内容涉及民间百业,既有视作“民生之本”的耕田、牧牛、晒盐,也有彰显“一技之长”的刻碑、制墨、吹糖人,更有堪为“江湖营生”的耍皮影、摆残局、择日师等。这其中,潘伟收录了不少行将消失的、“非遗”级别的老行当、老手艺、老物件,它们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傍身技艺和日常物什。

  行走乡间,哪怕是一件铁器、一张草席、一双布鞋,都凝聚着手艺人的极致追求。“边纳鞋底,边守摊,针脚密,工夫长,不计生意,但度日辰。”《纳鞋底》中,几位依墙根而坐的老太太,身边摆满了纯手工制作的布鞋,脸上流露出岁月沧桑后的恬淡。日常女红,总剩些碎布边料,扔了可惜,就用来纳鞋底。得先熬米浆半锅,在板上浆贴碎布,纵横交错,层层浆粘,重叠若干层……“千层底”,哪一层都含糊不得。老行当的背后,是充满了烟火气的生活,也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

  随着时代变迁,有些老行当的用途发生了变化,由实用价值转变为精神寄托。《卖灯盏》里的老人,祖传三代做灯盏,现在都用上电灯了,却依然年销灯盏数千个。原来,在当地,点灯不只为照明,还会用来“做事”——结婚、生子、搬新居,都要取其“添丁、入伙”的美好寓意。

  技有高低,业无贵贱。无论是“上刀山”的杂技师傅,还是拔火罐、割鸡眼的街头游医,各有聊以糊口的门道。潘伟在《拔火罐》一文中说,腰酸腿疼,百姓不觉是病,不上医院,只找街边郎中拔拔火罐。罐具信手拈来,茶罐、药罐、饮料罐皆有。但见郎中点燃纸片,放入罐中,纸烧毕,速将罐口紧压患处,即被紧紧吸住。虽是“雕虫小技”,倒也方便了四邻,很受老顾客欢迎。而穿乡走村的卖货郎、赊刀人、阉猪匠,也同样得到了乡民的尊重。

  老行当,凭的不只是技艺,更有一份人情味在里头。诚如《卖葵扇》中,面对少年“家家都有风扇、空调,还有人买葵扇吗”的疑问,卖葵扇老人回答道:“用惯了葵扇,我不卖,街坊去哪里找?”一把廉价的葵扇,拿在手中,摇出来的,有清凉的风,有儿时的夏夜,有母亲针线笸箩里的故事。

  《百工记》既是一部行业影像志,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从手工制作到机械量产,从乡野集镇到摩登都市,老行当里留存着我们曾经的生活,旧物什上铭刻着一代人的光阴。历史从来不是冰冷而抽象的概念,镜头下的民间劳作,凝结着智慧与心血,传递出物质生活的内在温度,让人回味无穷,备感亲切。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行当或会变得无迹可寻。然而,依托民间物事的影像和讲述,尽可能唤醒全民记忆,延续这份独特的人文精神,便足以慰藉远去的时光。

  (刘学正)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e9cb8c017dc3dd4b2b13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