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视听报道 > 正文

跨海建大桥 不砍一棵树

发布时间:2021-12-25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跨海建大桥 不砍一棵树

  

  这是一座工程浩大的在建大桥,被称为“广西第一跨海大桥”,混凝土浇筑一再打破世界纪录。

  

  这将是一座景色别致的跨海大桥,桥下桥边的红树林生长环境依旧,或飞或歇的野鹭群春夏秋冬常伴……

  

  这就是打通钦州和防城港两大港区交通“卡点”的广西龙门大桥,动土动海的工程已基本完成,作业区红树林安然无恙,没有一棵被砍伐。

  

  简直不可思议的奇迹,究竟是怎么样创造的?

  

  避 多花五亿元 保树改设计

  

  早在2013年1月,龙门大桥可研报告就获得批复。当时设计的东引桥穿越1200米红树林生长区,施工将影响到所途经的“海中森林”。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2020年大桥开工建设前,如何避开红树林保护区,成为必须解决的课题。专家、领导群策群力,重新修改设计,提出多种方案,反复比较论证,最终,新设计方案比原方案多花5亿多元。

  

  经济账一算便知:宽度32米的引桥,原设计可能危及的红树林,如果按宽度100米、密度100棵/亩计算,修改设计让引桥绕行,保护红树林的代价接近3万元/棵。

  

  生态优势金不换!共同投资建设龙门大桥的自治区政府、钦州市政府和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都不含糊:改,坚决改!

  

  于是,跨海大桥的两座桥塔分别立在两个小岛上,桥塔后面的两岸锚碇各自建在沙质浅滩上,四大主体建筑原址全都没有一棵红树。

  

  钢结构栈桥虽然建在保护区之外,途经或邻近的海滩上,同样分布有红树林。安装桥柱通常要清理地表,伤及红树在所难免。为此,施工单位绞尽脑汁,采用一种全新的“插针法”作业:把钢质桥柱从高空吊来,选择红树之间空地缝隙,“大钢针”般垂直扎下滩底。支撑栈桥的两排钢柱跨海而立,与周边滩涂上12212棵红树比肩作伴,相安无事。

  

  移 再难也要试 挪树开先例

  

  作为广西首座单跨超千米的特大桥,建在钦州市茅尾海红树林分布区,绝对不动一棵红树,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修改设计后仍然无法避开的少量红树林,按照“3倍恢复、管护5年”的规定,建设单位投资350多万元异地补种,提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动工在即的大桥这边厢,将要清理地表时,望着海滩上经历了数十年风浪的红树,没人忍心去砍伐。林业专家请来了,共同商议可否就近移植。

  

  红树林生长在潮涨潮落的泥滩,根系特别发达,扎得深而且伸得远,世界上还没有大龄红树移栽成功的先例。

  

  搞科研就是要敢为人先,难度越大越值得尝试。广西林科院的专家团队十分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泥滩无法使用机械,连根带泥挖红树全靠人力。好不容易挖出来,再把根和泥一起包裹好,一棵树也要用上七八个人,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一步一步移上岸。

  

  现在,300来棵大龄红树,已经“乔迁”到千米之外的“新家”。

  

  护 多道防线堵 拦死砂石土

  

  眼下,龙门大桥每天都在繁忙作业,车进车出。

  

  有心人注意到,别处大都是泥土路的施工临时便道,在这里全都是高标准硬化路。

  

  大桥竣工后,临时便道需要平整复绿,何必“浪费”水泥沥青搞硬化呢?

  

  施工单位负责人指着海里的红树林解释说:硬化路遇大雨甚至台风,都可以大大减少砂石土入海。

  

  这位负责人又指向路边一座座“小山包”,每一座都用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那下面全是修路挖出来的表土,给它遮风挡雨也是为了不让泥土入海,同时更是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将来复绿使用时依然是肥土。

  

  路边又宽又深的排水沟,是清一色“三面光”硬化渠,雨水顺渠流入沉淀池,入海前在池里过滤净化。

  

  路边渠边池边翻动过的新土上,新种的草木藤本植物绿油油,裸土不见天……

  

  这些拦截砂石土的“封锁线”,一一细数共有八道之多。怪不得,如此宏大的工程,如此繁忙的施工,作业区域海水依然碧蓝如初。

  

  施工难免扬尘,尘土难免飘落红树林。有关方面专门购置喷淋车,每天给红树林“洗澡”,让它们始终“身体”洁净、“容貌”美丽。

  

  桥让树之“避”,树让桥之“移”,人对树之“护”,多么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景象! □ 张 雷 吴德星 袁 琳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szdt/392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