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精神高地上的乡村振兴梦——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采访纪行(一)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记者随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建党百年·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前往黔西、金沙、大方、赫章等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旨在通过不同的报道形式,将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全国统一战线各级组织倾情倾力、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参与建设毕节,助力毕节试验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成效,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采访团一行日前走进黔西市化屋村和赫章县海雀村,了解民建中央、台盟中央倾力帮扶两村改变落后面貌的生动实践。
化屋村的蝶变
2021年的冬天,黔西市化屋村在浓浓的雾霭中于山水之间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在人们眼前。
有客来,就有笑迎的乡人。身着苗族盛装的赵群就是化屋村的“迎宾”之一。22岁的她通过参加民建中央在化屋村开办的旅游培训学习,现在已经是村里一名专业、合格的导游了。
赵群家原本是化屋村手扒岩边上的村民,现在是化屋村的易地搬迁户。她用普通话给客人们介绍化屋村乡村美景的同时,也介绍起了化屋村的过去。 “化屋村也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听寨子里的长辈说,他们是苗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歪梳苗。百年前,他们的先祖为躲避战乱,跋山涉水迁徙至此。多年来,因刀削斧劈的山势围困,进出村寨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外出都要经过险峻的手扒岩,时常攀爬悬崖,生活物资也全靠人背马驮。
赵群说,她曾经在外地打工,当从村里的帮扶干部那里知道自己的家乡要做旅游开发,要招聘导游后,经过一番考虑,她选择回来参加培训,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村里的11名导游之一。现在拿着三四千元的工资,不仅能在家门口照顾父母,还能把家乡的美景和变化介绍给全国各地的游客。“比起在外务工,我更喜欢现在这份工作。”赵群说。
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告诉记者,化屋村的蝶变缘于2004年民建中央将化屋村定为扶贫帮扶示范点开始,他们帮助化屋村解难题、定思路、谋发展,多方协调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最终助力化屋苗寨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变成了如今的旅游胜地。
“我是因为跟着村里发展旅游产业才享了福。”35岁的村民何兰告诉记者,趁着化屋村依托青山绿水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2018年,她和丈夫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开办了农家乐,经过多年努力,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旅游旺季时,每天能接到30余个电话,最多时一天要接待700余人,能有1.5万元的收入。现在的何兰,已经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一个人好了,也想大家都好”,何兰的民族山庄带动了周边近10位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从2004年开始,民建中央将黔西列为重点帮扶县,共投入帮扶资金8452.3万元,促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个,签约总金额100亿元,协调项目建设资金3亿多元。10多年来,民建中央及会员企业先后投入和协调帮扶资金上千万元,在化屋村实施了旅游和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学校建设、沼气池建设等项目。
“今年民建中央协调了10万元的资金,帮助化屋村开展导游培训和打造长桌宴特色旅游项目,助力我们旅游产业发展。”新仁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许蕾介绍,今年导游培训累计培训38人,赵群就是其中之一。在民建中央帮扶下,化屋村村民代表还前往外地学习旅游发展经验,进行农家乐服务、厨艺技能等培训,化屋村的农家乐从最初的3家逐步发展到33家。
何兰说,现在别看村里清静,但乡亲们都在忙着呢,像她就在为自己的农家乐和家庭旅舍备货、改造,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又一波游客高峰忙碌着。
是啊,化屋村此时的平静就像山脚那条流淌着的鸭池河,一切清澈明净,皆蛰伏着,似乎在等待来春后的澎湃勃发。
从“苦海雀”到“金凤凰”
来到海拔2300米左右的赫章县海雀村,村前绿水青山下的文朝荣海雀党性教育基地复原区是必去的“打卡圣地”。 “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村里只有茅草房——”,外人如果没来过这里,这种昔日的“苦甲天下” 的面貌是无法想象的。
“海雀村的今天,离不开统一战线对我们的倾力帮扶。”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
“我们有一个亲戚在北京,名字叫台盟中央”, 这是海雀村人民中流行的一句共同话语。
海雀村是台盟中央帮扶赫章县的一个成功范例。台盟中央把海雀村作为定点帮扶联系点后,以整村推进彻底改变贫困面貌为目标,突出“专精深久”的工作特点,以教育、医疗作为改善民生的切入点,投入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物力,拉开了对口帮扶的序幕。
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统一战线的大力帮扶,为毕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全国统一战线各级组织倾情倾力、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参与毕节建设,为助力毕节试验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家有20多亩,一年光是这一项收益都有7万多元。”海雀村村民朱跃花说。
这些年来,毕节市大力发展以林业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林业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绿色制造产业、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山地旅游产业、以生态保护为代表的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数据显示,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已达77.21%,林木价值达8000万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效应与经济发展“双嬴”的目标。通过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海雀村创建了“1125”产业模式,即:建成了“1个服装厂、100亩食用菌大棚、20万羽蛋鸡养殖场、500亩矮化苹果种植基地”。此外,还发展起能繁母牛养殖、脱毒马铃薯种植等项目。
文正友自豪地说:“通过这些产业,海雀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2020年初的16200元。”
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海雀村的绿色增收之路是毕节市“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一个缩影。
如今,依托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当地村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办起了民宿,并发展林下养殖、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多种致富创收路径。
如今,3000平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及4500平米的生态公园,让海雀人也同城里人一样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丰富了文化生活,通村、通组公路的完成,让村民组连户路实现无缝对接和院坝硬化全覆盖……
原文链接:https://www.gzszx.gov.cn/zxgz/tzgz/2918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民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何力出席
最新加入
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
24-12-23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