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知识 > 正文

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2-03-26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目的、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正确发展观、现代化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彰显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价值追求。在发展目标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力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在发展成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源远流长。与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的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一基础上,我们党“打江山”为的是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守江山”为的是更好地为民执政、建设好巩固好人民政权,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底气。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启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一切束缚先进生产力和群众创造力的制度障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证明,人民是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的目的所在、胜利之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看任何问题、作任何决策、抓任何工作,首先都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谋划工作时人民利益是逻辑起点,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坚决不干。从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从团结全民族抗战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到带领广大人民建立新中国,从“一化三改”到改革开放,从全面小康到促进共同富裕,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人民立场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用好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善于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党的方针政策,再到群众中宣传执行,在群众的实践中进行检验,在这一过程中深化认识、改进工作;锤炼“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优良作风,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全民性决定了发展成果必须全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发展成果必须全面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阶段性决定了发展成果必须渐进共享。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共享发展也需要经历一个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也不好高骛远,把握好节奏、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活的新变化。

  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要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几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善于在变化变局中看到机遇,科学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内涵,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更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用好机遇中创造新的更大机遇,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二是把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三是持续优化良好市场环境,坚持公平公正,促进良性竞争,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调动人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提升国家总体安全水平,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

  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必须继续做大蛋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聚焦缩小地区差距,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聚焦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十几亿人共同努力,一起迈入现代化。

  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涵养更为充沛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现代化建设坚持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必须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进步规律,强化全球思维、国际视野,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本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我们要坚持不懈推动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规则制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0041/202203/c583edea-8a07-4869-b15b-f1d98a0465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