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让城市雨水成为可用之水——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围绕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言

发布时间:2022-03-26 来源: 作者:佚名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水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提交《关于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平的提案》,从完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雨水利用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为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助力。

  结合实际 完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城市雨水作为重要的非常规水源之一,推进其资源化利用,既可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减轻市政排水压力、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又能够通过涵养和补给城市地下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由于老旧小区建设年限久远,管网建设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设施老化等问题较为突出,雨污合流排放普遍存在。

  提案指出,部分居民私自变更雨水管道用途,将生活污水等废水排进雨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和水环境污染。老旧小区硬化面积普遍较大,低洼绿地较少,雨水不经过植物净化和利用就直接排入地下管网,造成雨水资源严重浪费。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建议,将雨水利用、面源污染控制与老旧小区改造、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统筹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有条件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进行透水性改造,“见缝插针”加强绿地建设,建立雨水蓄渗系统,降低雨水径流。在小区雨水排口末端设置雨水池,收集整个小区雨水径流,用于浇洒绿化等。

  “要从用户端开始梳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对‘错接乱排’现象进行整改,不断完善小区雨污管网,真正做到雨污分流。”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多措并施 切实提高雨水利用水平

  我区虽然降水量小、且降雨时间短蒸发量大,但“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对于干旱缺水地区而言,开展雨水收集利用意义重大。

  “2019年8月,银川市因短时强降雨,部分路段积水超过30厘米,2000平方米的积水面积,积水量达1500立方米。这些水用来绿化可节约大量水资源。”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由此可见,我区雨水资源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提案指出,当前我区尚未出台雨水收集利用相关实施细则,未将雨水收集纳入规划前置审批要点。建设单位在建设立项、规划要点审查等过程中,也没有对雨水收集系统提出必须设计或建设要求。

  “许多投入建设的单位因未在前期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从而错过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的最佳时间,若后期进行改造,不仅投入高,居民小区还无法落实资金来源,成为推广难题之一。”提案建议完善雨水利用系统设施和雨水收集、入渗、储存与回用等系统实施方案,加大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建设。

  提案中介绍,对屋顶硬化的城市建筑,可在合适位置建设雨水收集设施,通过落水管将雨水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对水泥或柏油路面,可在道路两边结合沿线绿化带的建设,修建蓄水池或其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无法渗漏到地下的地面水收集起来。对学校、企业、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硬化面积较大的地方,可通过建设蓄水池的方法,努力实现雨水零排放。

  因地制宜 制定雨水利用技术标准

  “目前我区在节约用水和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立法薄弱,现有政策法规中,只是提出鼓励雨水资源利用这一倡导方向,没有相应的刚性要求,更缺乏奖惩性的规定。”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已建成的雨水设施未能出台补贴、减费等经济激励政策,使我区雨水资源利用难以规范化发展。另外,我区各地区气候气象和水文地质差异较大,并没有建立雨水专项利用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

  提案建议,根据宁夏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加快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图集,编制合理可行的系统实施方案,有效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水平。

  “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雨水开发再利用。”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要加强雨水利用专项设计审查力度,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各环节,严格实行雨水利用设施“三同时”管理,确保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进行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时,提高雨水利用指标比重,加大政策奖补力度。

  提案还建议,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有力促进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加快实现我区城镇水资源利用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单 瑞)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203/t20220322_5230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