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下庄坑,满山花开春正浓

发布时间:2022-04-16 来源: 江西政协新闻网 作者:佚名

  □ 刘志明

  春天的一个周末下午,自驾来到铜钹山红豆杉风景区。当来到一座山的森林深处,我们竟然找不到回去的路。

  于是,沿森林深处的一条野径,不停地往山下走。在山下的一条小溪边,居然住着人家,一个有着十几户农家的小村庄赫然在目。我仔细观看村庄的模样,好像曾经到过这里。我问溪边摘菜的一位老人:这村庄叫什么名字?老人回答说:下庄坑。

  听老人一说,我记忆复苏:2008年秋天,我在县报当记者,曾到过这村庄。那天,是到这采访一位靠采集、销售中草药致富的年青妇女。当时,我们是沿着村口的一条沙石路进村的。采访结束时,那年青妇女说,明年春天你们再来作客。春天时,我们村庄很美丽。那年的一番话,深深印在我脑子里,但因路途遥远,却一直未能如愿……

  当我还在愣神时,女儿指着溪边右岸的小径说:啊,那些花儿好漂亮!沿着女儿的手势望去,只见一长排红杜鹃、紫杜鹃,鲜艳地绽放着,煞是好看。从溪边向村庄走去,农家门前屋后、村中小广场、村口草坪,长满了山茶花、野杜鹃、绣球花、木槿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的,各种颜色交相辉映,五彩缤纷。花儿在春风吹拂下,芬芳四溢,绚烂多姿,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心旷神怡。

  在这山花盛开的村庄里,我一边观赏着花儿,一边向当地一位村民了解村里的情况。下庄坑位于铜钹山腹地的红豆杉风景区,海拔1000多米,属铜钹山镇七星行政村管辖。村庄很小,才几十户人家,因形状小、人口少,常常被笑称为铜钹山的“袖珍村”,以前这里偏远、僻静,山路崎岖,弯道重重。村庄处在一个空旷的山谷间,四面被大山所困,没有一条通车的水泥路通向镇区,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主要靠到城市打工为生。

  自从景区开发后,打通了一条通往镇区的盘山水泥路,来这里游玩的人便增多了,村庄也成为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村里人靠经营野蜂蜜、茶叶、竹笋,培植优良树苗为生,出外打工的人渐渐减少,许多年轻人在县城、五都镇开了小店出售野蜂蜜、茶叶、竹笋,一些胆大的年轻人在当地把自己原来的木房修葺好,用来开办农家乐。我采访过的那位青年妇女,依旧还在,只不过她已转行开办农家乐,她家里盖了洋房,买了小车,全家生活过得红红火火。那个背着一只竹篓、弓着身子在山腰采药的妇女身影,将消逝在遥远的人间烟火中……

  也许这采药女的故事,是下庄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景区开发后,下庄坑大多村民赚钱的路径比以前增多,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富有,或村里新建的房屋全部是高大的钢筋混泥土楼房。那些原来的木房,有的用于开办农家乐,有的用来开办民宿。村庄四面环山,泉流淙淙。远远看去,从镇区通往村里的那条水泥路,盘旋而上,像一条黑色的玉带,飘逸在大山之中。村外有两茬出口,一茬连接镇区,另一茬通往福建浦城。村庄房屋大都坐南朝北,南面的山脚边,一条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溪流,铮铮琮琮,似乎日夜不息弹拔着清悠悠的山韵。村中及村口,全部的楼房粉饰着雪白的石灰。村里中心地带,辟有小广场,广场边修葺、复原了一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队队址。队址全部是用上好的杉木建成,占地300多平方,里面空旷、凉爽,犁、耙、锄、草帽、斗笠、蓑衣、水碓、石磨等一应俱全。

  薄暮已降,村庄农家乐里升起了用柴火做饭时的一缕缕炊烟。我向陪伴我游走的那位淳朴的村民告别。随后,发动车子,沿着出村的盘山公路环山而去。从山上向山下望去,只见开满绚烂山花的小小下庄坑,深藏于偌大的山谷间,在葳蕤草木的掩映下,倔强地散发着安静的人间烟火……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2/04/15/0195993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那 条 小 道

>>下一篇:芍药诗话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