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小城白石山

发布时间:2022-05-21 来源: 江西政协新闻网 作者:佚名

  □ 刘力

  从赣州城区东行百余里,曾经有座小城叫白石山,是全国十大钨矿画眉坳的一个分矿。称之小城实在是抬举它了,可周围村民谓之“小香港”。那里,留着几代矿工的岁月痕迹,留着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美丽。

  相传三百年前,山坳之石渐次变白,居住在那的客家人便取地名白石。白石群山环抱,变白之石便是钨矿,建矿后命名白石山。

  白石山鼎盛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盛时居者万人。伴全国开矿潮,小城两个月建起,因钨而起,因钨扬名。一群人,一座城,组成一个有感情,有温度,有能量的生命体。

  小城呈蛇形,方圆不足一公里。山坳依次是粮站、车库、街市、办公楼、宿舍楼、学校、医院……应有尽有。山上是采矿区,那些栉风沐雨的日子,机器轰鸣,焊花飞舞,号声嘹亮。

  食堂对面的灯光球场常常人山人海,旁边的俱乐部则不时让人熟识屏幕上的人物,还有文宣队的演出,我母亲便曾是文宣队的编导。

  山坳中央的两层办公楼当时挺显眼,人们常踱步到橱窗看报,更有百十人团座看新闻听戏曲,热热闹闹看春晚,极像一家人。

  小城有条小街,沿街30米摆摊卖菜,母亲常沐晨曦拿着肉票排队,给读书的孩子添点荤,街边有一排商埠,我珍藏的几百本连环画便购于此。

  最壮观的是倚坡而建的18幢家属房,居厨隔道,中间的小马路把它辟得方方正正,邻居们常常带着冻米糖、油炸果子串门,亲如一家,每每冬天,隔道上便全是家家户户自做的咸鱼、腊肉和香肠,香飘满坡,主妇们竞技,风景靓丽无比。

  子弟学校在家属房后,老师们多是高中毕业的矿工,平房环绕圈成校园,中间是运动场。我在这学了六年,中小学一体,课桌很旧,学风很浓,老师们连乡音也传给了弟子。这里走出了博士、企业家、领导干部,以至几十年后同学相聚,话语中都是硬核求学路。我们那届爆了冷门,数十人进城中重点,也成就了我的中考状元梦。

  中考过后,我离开了白石山。从同学那知道,九十年代中期,矿源渐尽,分批转场。白石山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热闹。而矿山的轮廓,却依稀在我的梦中。

  “细饮清溪水,梦回白石山,昔日小香港,今朝客乡缘”。初中毕业四十年,同学终相约,我回到了梦里的故乡。旧迹还在,却是车马无踪行人稀,溪流两旁草萋萋。从粮站走起,至学校,寻找当年的生活年息,观不完听不够,徘徊留恋,不舍离去。同学们沿溪拍照觅气息,在子弟学校停留,看教室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字迹依稀。

  偶遇一位当年的大叔,年逾八旬,便说起我们的父辈,情依依梦依依,激活了粗犷的大山,划过了地球深处的记忆。

  两年后,朋友一部电影在白石山附近开机,我多留半日,再次寻旧,忽然失去了记忆,大多建筑不复存在。庆幸前次回返留下的那些照片,成了珍贵史料。当地领导说:要在这重建一座小城,主平窟,有意义的建筑留下,供人记忆瞻仰,旧屋将变小楼新房,见证历史,穿越时空,念叨初心,还叫白石山。多少年过去,往事被时代的手轻轻抓起,像沙粒般散落在尘世的角落,而那些斑驳的碎片,便是岁月的痕迹。

  “钨金莫问有还无,百载人间一画图”。我再次登上山坡,耳边依然是熟悉亲切之音,如象坡上的喇叭仍在播放着《东方红》,轻抚主平窟洞口锈迹斑斑的矿车,忆起父亲带我到地下八百米采矿区的情景,身影依稀,一如电影慢镜头,讲述沉积的往事,过往的欢畅。满载钨沙的矿车带走的是矿工们的一片片深情。

  “荡去灰尘身不倦,倾尽平生一缕情”。那些欢乐哀愁,与曾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的血液和细胞融为一体。它能生生不息,让人永远追寻那座曾经的小城。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2/05/20/0196434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韩纯:以初心 助振兴

>>下一篇:悠悠扁担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