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知识 > 正文

宜州区政协努力释放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08-27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整合资源激励全民参与 寻史撰史读史蔚然成风

  宜州区政协努力释放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

  

  “历史证明,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宜州古城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壮、汉、瑶等民族融合发展的移民城市。”71岁的邱伟华先生通过深入研究宜州民俗发展史,最近向公众提出了新观点。

  

  “宜州城区内外50多处历史遗存遗址背后都有丰富生动的故事,像龙溪书院、文庙、三元祠等遗址至今仍然有重要纪念价值,建议恢复重建。”近年来致力搜集整理文物古迹史料的杨廉洁先生道出了真切感受。

  

  邱伟华和杨廉洁这两位退休干部目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殊身份——“政协文史研究员”。这支队伍眼下共有31人,包括高校退休教授、中小学退休教师、在职干部职工、文化团体人员和普通市民,平均年龄50岁左右。

  

  为解决体制内人员少、力量弱问题,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政协经过调查了解,将本区域内具有文化情怀和一定文史资料搜集研究能力的各界人士聘为“文史研究员”,组建一支不占编制、不发工资、没有固定待遇的特别文史资料工作队伍,并明确其功能定位为“讲好宜州历史故事、发挥以史育人作用”,鼓励和支持“文史研究员”尽已所能做好宜州两千年人文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阐释、传播、弘扬等工作,努力释放出地方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

  

  同时,宜州区政协研究建立健全文史工作机制,力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果频出。城区政协集中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专门微信群,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开展各种专题交流讨论;提出重点参考课题,提示工作方式方法,提供相关资料信息;修改点评文稿,帮助提高质量,厚植兴趣“土壤”;以内部专辑或综合期刊《宜州文史》为稳固阵地,刊发“文史研究员”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并免费向社会各界赠阅,在激励“文史研究员”的同时增强广大群众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美丽家园的认知,增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健全、灵活、人性化的机制大大激发了文史“土专家”们的探索研究激情,打开了政协文史工作崭新局面,考古寻史撰史修史讲史读史蔚然成风。比如,“文史研究员”施铁靖、钟醒民等联合编纂《龙头乡志》,覃桂群与人合力编撰《清潭村史》,邱伟华收集整理了15万字的《宜州民俗》,杨廉洁搜集整理了宜州境内数十处文物古迹史料,还有20多位“文史研究员”撰写了考古和历史研究新文稿。

  

  受政协文史“热风”熏染,宜州区很多干部群众阅读本土历史书籍兴趣倍增;不少老村民、老街坊主动向城区政协文史委和“文史研究员”讲述历史故事、提供历史资料线索;城区政协编纂的文史书籍《宜州文史两千年》《宜州九街十八巷》成为本地热火的文史读物,阅读者超过5万人次,有的政协委员还建议将之改编成中小学校乡土学习教材;一批新的文史爱好者要求加入政协“文史研究员”队伍;凝聚多位“文史研究员”心血的有55万多字、300余幅照片的文史新著《千年古城话宜州》将于9月付印。□ 韦英宁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9&id=4280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