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久治不愈?专家教你秋季扶阳远离慢性病
步入十月,秋高气爽,但秋季也是个“多病”的时节,中医强调人们起居生活应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平时衣、食、住、行要合乎健康要求,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慢性疾病,才能做到“无病可发”。《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养生方式,那么秋季养生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呢?
多数慢性病皆因阳气不足
天津市中研附院心身疾病科扶阳门诊主任医师顾石松介绍,所谓慢性病,大到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肾的病变、肿瘤等,小到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及众多失眠抑郁等心理、心身疾病。
这些病一般很难根治,因为这些病大多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免疫力从中医来讲就是阳气的功能。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讲“阳气有卫外功能”,就是讲阳气足,正气足,免疫功能就正常,机体就不易患病。也可以说,现代慢性病增多,与人们不注重养生,过度耗损阳气有关。
所以说,调理慢性病还是很适合中医的。慢性病不过是不同程度的阳气不足的症状而已,只要能使阳气从下降趋势反转成上升趋势,所有的慢性病都有机会痊愈。
秋季扶阳养生四大原则
秋季一般是每年的8月初到10月底。这期间共包含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是阳消阴长,从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夏季逐渐转换到阳气最衰弱的冬季。人在这个季节也会觉得困乏,就是平时所说的“春困秋乏”。夏天是人体代谢活动最为旺盛的季节,同时空调、西瓜、熬夜等又使人体体内的阳气消耗往往过多。而秋天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减少,人体自身的代谢活动还不能及时调整过来,所以秋天就容易感觉到困乏。
秋季阳气渐收,所以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就是顺应自然,扶助、保护、收敛自己的阳气。
秋季扶阳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应当早睡早起,起床的时间和鸡鸣的时间差不多。秋天之后日照逐渐减少,阳气开始收敛,所以人体应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早点睡觉来收敛自己的阳气,以免阳气耗伤。
2、睡前洗热水脚,揉涌泉穴。
“人老脚先衰。”临睡前用热水泡脚,保持水温,不断地加热水,至少浸泡15分钟。擦干脚,用小鱼际揉足底涌泉穴1~2分钟,以透热为度。涌泉为肾经起始穴。肾中真阳是人身生命之本。搓涌泉穴可以补肾阳,潜阴火,对于慢性病恢复有极大的帮助。
3、多灸关元、足三里。
慢性病用灸扶阳还是很适合的。其中灸关元穴可壮元气,温肾固本,补气扶阳,这是补了先天之本。灸足三里具有理脾胃,调营血,补虚损的作用,是补了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之本旺则正气盛,各种慢性病自然可以康复。
4、适当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有“动则生阳气”“流水不腐、户枢不蛀”等养生理论。所以适当运动,流动气血,促进阳气生长。对增强免疫力慢性病康复很有好处。
但“动能生阳,也能耗阳”,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所以体弱多病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适度运动,不能过量。现在很多人喜欢秋冬及晚上运动健身,也是违反了“秋收冬藏”的自然原则,秋冬及晚上要“无扰乎阳”、“无泄皮肤”。秋冬季及晚上大量运动出汗影响了阳气的收藏,尤其使心、肾阳受损,更要注意。
原文链接:http://www.tjszx.gov.cn/xxyd/system/2022/10/17/0300089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吃豆制品时最好避开这些“坑”
>>下一篇:鼓励老年人经常食用大豆制品
最新加入
以基层之治为“中国之治...
24-12-24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4-12-24凝聚政协力量 爱心汇聚...
24-12-24民建宁夏区委会举办20...
24-12-24履职担当践初心 一枝一...
24-12-24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李秀英主任率队赴佛山市...
24-12-24南宁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