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代名师张鹏翥

发布时间:2022-12-25 来源: 江西政协 作者:佚名

  □彭发生

  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集福村现尚存一块长2.13米宽0.89米的横幅大匾,上书“至德可师”四个大字。

  为寻找此匾的来由,上世纪80年代,我曾前往调查考证。据介绍,此匾是当年朱轼赠给张鹏翥的。事情是这样的,朱轼父亲朱极光是个锯匠,有一年秋季,朱极光来到水江锯木,年幼的朱轼跟着父亲来到了水江,他父亲每天上山锯木,朱轼就到附近的竹园冲张鹏翥开办的私塾周边玩。

  有一次张鹏翥在课堂听写单字,许多学生写不出来,这时,朱轼用红珠石写在屋檐下的石板上,朱轼请张老师过目。张鹏翥近前仔细一看,全都对了,不禁脱口而问:“你在哪里学的?”朱轼回答说:“我站在窗外跟你学的。”张鹏翥听后连连赞道:“少见,奇才!”随后,张鹏翥便问了他和父母的名字。

  第二天,张鹏翥便找到朱轼的父亲,要他让孩子上学读书。朱轼的父亲听后,面露难色。张鹏翥爱才心切、为人诚恳地说:“朱轼聪明过人,日后定有出息。”接着又说到:“你让朱轼来我这里读书,不收一文钱。”朱轼的父亲听后激动万分,连连称谢。此后,朱轼就这样在竹园冲读书。在张鹏翥的悉心教导下,朱轼一心攻读诗书,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几年后,朱轼考秀才、举人、进士,一路青云直上,直至成为清代名臣。他历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兵部尚书,被乾隆帝誉为“帝师元老”。

  出身贫寒的朱轼,之所以能改变命运,顺利走上科举之路,他深知与恩师张鹏翥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朱轼在水江苦读数年,得到了张鹏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厚爱。张鹏翥爱生如子,耐心授学,不仅没收学费,在朱轼科考时还慷慨为他提供路费,可谓倾心育人,不图回报,让朱轼终生难忘。

  雍正元年(1723年),时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的朱轼念念不忘这位恩师。有一次,当雍正问及朱轼儿时家境状况,朱轼如实以告,把张鹏翥对他的帮助从头到尾说了一遍,雍正深为感慨,于是便下诏请张先生进京一见,准备给他封予官位。张鹏翥进京见到雍正,却吓得惊慌失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雍正念其年迈,视听不敏,特御赐“至德可师”匾并银钱千两,以示褒奖。

  张鹏翥,生于康熙二年(1663年 7月 29日),于乾隆二年(1737年)12月 12日逝世。民国版《宜春县志》有传:他学问渊博,手不释卷,至老弥笃;他为文挥毫落笔数千言立就,群推倚马才,寻医问药,学习医术,善于总结,著有《高山医案》传世;善吟咏,著有《曲江杂录》为一时传颂;他一生以授徒为业,所创办蟠龙书院名重一时,并常开讲席于萍乡、袁州一带,一时学者多出其门。

  张鹏翥一生虽怀才不展,但他为困境中的朱轼提供了无私的学业帮助,以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熏陶和影响了朱轼的一生,为国家培养了杰出的人才。他甘为人梯,为人师表的师德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2/12/16/0198856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寻古访新吉州窑

>>下一篇:情系心安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