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从“国之重器”到“民之利器”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从“国之重器”到“民之利器”的跨越

  ——烟台中集来福士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内容摘要】烟台中集来福士作为国内高端海工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注重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勇于跨界探索打造动能转换新平台,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树立了典范、创造了经验。主要启示:一、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二、人才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三、跨界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工产业发展的一个范例,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秉承“持续改善、永无止境”的管理理念,坚持自主创新,在国内外复杂艰难的行业环境中生存、成长和壮大。经过10年的改革探索,实现了海工装备核心产品自主设计,具备了跻身世界一流海工行业的能力,打造了海洋开发的“国之重器”。2018年,中集来福士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夯实核心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建造出一批引领海洋新技术的“民之利器”,实现了海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一、坚持自主创新,跻身世界海工装备第一方阵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可追溯到1977年的烟台造船厂,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地方集体企业到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中方控制企业的变迁。2008年,成为中集集团的子公司。

  十年前,中国海工行业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深水平台领域自主设计和建造业绩为零,主要依赖国外购买,而且都是已使用多年的老旧平台。装备能力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深水海洋开发。中集来福士坚持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设计建造能力挺进世界前列,实现全球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市场份额从零到25%的突破,建造周期从50个月缩短到28个月,在超深水平台和极地平台两个领域全球领先。

  2017年,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作业深度最深、钻探深度最深的“蓝鲸1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向全球展示了“大国重器”的实力,助力我国在深远海核心装备领域弯道超车实现领跑,并在连续产气时间和采气总量上打破世界纪录。2020年,建造的“蓝鲸2号”助力我国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成功,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蓝鲸1号”“蓝鲸2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从国产率40%提升到60%,创造了多项全球第一,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重量超过4万吨,体量和能力均为世界之最。截至目前,中集来福士向全球客户交付了11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国内80%以上份额,突破了深水平台设计建造被欧美、韩国、新加坡等国垄断局面,已名符其实地跻身全球深水海工装备领域第一梯队。

  二、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00%的突破

  对中集来福士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为打破国际上对海工产业的垄断,中集来福士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以建成全球一流企业为目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和关键工艺上进行创新突破,掌握制约行业引领的最关键核心技术,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从0到100%突破,把基础的、核心的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加强科技研发的基础建设,先后收购瑞典BT和挪威BE两家知名海工设计公司,拥有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和5个海洋研究院,形成中欧互动研发格局,并搭建了研发技术平台,实现了深水平台自主设计突破。2018年孵化了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发展公司,专注深远海渔业装备开发。2019年成立了海洋油气研发中心和海洋新动能研发中心,夯实在油气海工领域的领先地位,激发培育海洋新动能的研发动力。

  建立长效科技研发投资机制,从2008年至今,中集来福士逐年提高科研投入,近三年年均研发投入5126万,约占公司经营支出的7%。目前,中集来福士拥有国内外海工专利400余件,实现了深水钻井平台、工程平台、生产平台、拆解平台的系列化自主设计。

  三、勇于跨界探索,打造动能转换的崭新平台

  近年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暴跌,世界主要石油公司进入深度结构调整阶段,全球海工产业受到的影响更加深远。面对严峻的国际市场,中集来福士抓住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凭借在海工装备领域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运营管理能力,主动变革,转型升级,勇于跨界探索,以平台打造平台,书写了“大海洋、新海工”的新篇章。

  首先在海洋渔业取得突破。2016年7月,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的我国首座海洋牧场平台“六十里”一号交付,这座平台从设计到完工仅用了40多天时间。2019年4月,中集来福士研发建造的全球首个深水坐底式养殖大网箱“长鲸一号”在长岛投入使用,这种适合中国水域的智能养殖网箱,从近海走向了深远海,颠覆了中国传统渔业养殖模式,将养殖、旅游融为一体,是一二三产业结合的跨界创新。“长鲸一号”如今已经成功出鱼,为客户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省海洋渔业发展的示范产品。因此,烟台市政府今年启动了“百箱计划”,规划在烟台海域建设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截至目前,已有20多座海洋牧场平台矗立在我省各沿线海域,使中国渔业迎来了第六次浪潮。凭借在海洋渔业装备领域强劲的自主创新能力,中集来福士又一举为挪威建造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 ALBERT”号,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工艺改善,丰富了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经验和能力,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成为拉动中国乃至全球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民之利器”。

  同时,中集来福士立足深海钻井平台优势,坚持跨界融合,在成功“油转渔”的同时,不断探索“油转游”“油转军”“油转民”“油气产业链延伸”,向大海洋产业延伸。积极进军生产平台和模块、滚装船、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综合体、军民融合等领域,努力把海洋新经济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作为国内海工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烟台中集来福士在自主创新、科技研发、跨界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为我省海工装备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带来了深刻启示。

  启示一: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13日视察烟台中集来福士时指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总书记的话,既是对中集来福士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所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此,企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牢牢掌握核心技术这个“命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瞄准制约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发力,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海工装备制造业向大型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建立战略研发同盟,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务实合作,在省内空白项目填补、新产品研发设计、配套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创新政策扶持、科技项目支持等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逐步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跃升。

  启示二:人才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集来福士之所以在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方面成绩斐然,与其多年坚持抓核心设计能力和本土化核心人才培养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要健全企业人才培养、选拔、引进等机制,最大限度地引进各类高层次技术人才,同时鼓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实训培养。积极推动板块和创新企业“管理层持股”,通过分层管理、权力下放等机制,让企业创新发展再增新动能,让核心团队与企业风雨同舟。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和科研激励机制,落实好人才的落户、住房、社保、子女入学等政策,在科研奖励、奖金分配、荣誉嘉奖等方面做出制度性保障。实行创新工作容错机制,坚持给年轻人实现价值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实现人才聚集效应。

  启示三:跨界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企业只有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抢抓机遇、谋新求变才能做大做强。中集来福士正是借新旧动能转换之势,用跨界变革打破“围墙思维”,不断加强海洋新领域产品研发力度,以二产带动一产、推动三产,形成了新动能主导发展的有利格局。要善于借势挖潜,引导海工企业把握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寻找海工产业向其他领域延展的机会,探索跨行业、多元化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对传统海工装备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实施以现实需求为牵引的跨界融合,构建“海洋牧场+海工装备+海上旅游+海洋运输+军民融合”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建设海洋强国,海洋装备必须先行。但与发达国家海工产业相比,我国海工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像中集来福士这样既能打造“国之重器”又能开发“民之利器”的海洋装备高端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打造大海洋产业的“国之重器”纳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十四五”发展规划。针对海工重大设施项目投资高、回报慢的特点,应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并统筹用好省市两级财政科技资金,加强对海工产业投入、重大科技项目、公共平台建设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的扶持。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175/202104/4fbb9d13-f19a-4464-97ce-a93b2606e18a.shtml

>>上一篇:植桐引凤筑药谷

>>下一篇:明妆丽服共春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