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视听报道 > 正文

以“绿”为底 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民建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3-02-03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如何推动我区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民建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围绕打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范区、建设低碳社区等方面积极建言。

  节能先行

  打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范区

  “区外很多城市和地区都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等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目标。当前,我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还未在全社会形成,在有关法规政策上还不能适应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流通需要。”民建宁夏区委会在《关于建设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范区的提案》中指出,我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4个细分领域碳排放总量特征、存在的问题、政策导向及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路径还不清晰和完善。对碳交易、碳金融、生态碳汇等方面的支撑保障措施研究不深,不能分级分类开展碳培训和碳减排,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谋划还不精准。

  若宁夏建设高水平的新能源示范区,就需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营造低碳生活费、促进低碳城市建设。民建宁夏区委会建议,科学谋划加大力度推动我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范区建设,把低碳消费纳入政府决策层面,制定低碳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健全以绿色电力消费为导向的市场机制,提高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探索打造“低碳社区”“零碳小镇”等低碳样板,引导工业、交通、农业等终端用户优先选择选用清洁能源,拓展新能源消费领域。

  与此同时,提高公众低碳生活意识,进一步普及低碳知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传播科学的低碳思想和方法。在全社会加大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将节约作为“第一能源”,提升社会节能意识,倡导生产生活绿色低碳用能,构建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生态氛围。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做好垃圾分类,逐步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以镇、街道为单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尽早实现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建设20%,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实施“统建统管”模式建设个人充电桩。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节约行为纳入相应记录体系,让普通群众在减少浪费、厉行节约的同时获得一部分收益。

  加强规划设计夯实低碳社区建设基础

  城市承载着60%的常住人口,排放了占总量70%以上的二氧化碳,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场所。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不仅是人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家园,也是人口活动及碳排放的重要区域。“推动社区‘低碳化’,是城市减排的重要落脚点,也是控制碳排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点。”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杰在《关于建设低碳社区倡导绿色生活风尚的提案》中建议,在我区低碳试点城市中推进低碳社区建设,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通过前期调研,张杰认为可以选择成熟区域着力推行低碳社区建设,借鉴广东、浙江等地经验,结合近年来出台的低碳城市发展相关政策,做好低碳社区的规划设计,研究制定低碳社区建设和评价指南,按照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节能便捷要求,从社区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应用、公共设施建设、低碳文化传播等方面,明确低碳社区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建设路径、建设领域、建设步骤和评价指标,为新建社区、既有社区的低碳建设及改造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建设、改造、运行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还可以建立低碳社区建设激励机制,鼓励物业公司、社会资本及居民在社区建筑物屋顶、空地等闲置空间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积极挖掘社区的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潜力。相关部门为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入网提供支持,加大新能源在社区的应用,逐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张杰说。

  在加大技术应用,提升社区建筑能效水平方面,张杰建议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既有社区实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提升存量建筑的运行能效。在新建社区推广被动式建筑设计,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加大土建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在社区建筑中的应用,逐年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提升社区建筑绿色等级。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供热、制冷,特别是采用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回收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地对社区建筑能源系统进行系统更新改造,形成太阳能等新技术和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提高建筑整体能效水平。

  (记者吴倩)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ywbd/202302/t20230202_6842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