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扎根盐碱地 圆五彩藜麦创业梦——访自治区政协委员 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夏蕊

发布时间:2023-05-15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吴夏蕊(中)与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进行土壤样品分析检测。

  

  “从城市到乡村,从繁华到荒凉,多少人离开,她却折返。山川作伴,藜麦私语,多少执着守日夜,多少寂寞卷春秋。她激活沉睡的盐碱地,让贫瘠里滋生出新的希望。”这段“CCTV中国创业榜样”颁奖词,正是她多年坚守在盐碱地培育藜麦品种的真实写照。

  她就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夏蕊。

  多年来,吴夏蕊带领科研团队以“分享农业”为目标,以农业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在宁夏开展了多个藜麦品种的试验研究和种植基地示范,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进行孵化和推广实现产业化发展。

  怀揣梦想 返乡创业

  吴夏蕊在石嘴山市出生和长大,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她毕业于河海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在高校当了8年老师。

  2013年联合国宣布为国际藜麦年时,吴夏蕊出于专业的敏感性,她发现被誉为“植物黄金”的藜麦不但营养价值极高,还耐寒、耐旱、耐盐碱,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我的家乡宁夏能不能种植?”带着这个疑问,吴夏蕊和科研团队回到宁夏,多处采集土壤样品和气象资料,与藜麦原产地的种植条件做对比分析、做品种筛选。

  可行的结果令人欣喜,然而,想把藜麦带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都读到博士了,你竟然要去种地?”“我就想不通你放着大学老师不当,要去种地,那还不如别读那么多书,直接去种地……”

  质疑声、反对声不断,吴夏蕊却有自己的坚持。

  “我对家乡的盐碱地并不陌生,随处可见田间白茫茫的一片,别说农作物,就是那些非常顽强的野草也难以生长。”吴夏蕊知道,盐碱地是制约家乡农民增收致富的“病根”。

  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方法,是用水利工程降低地下水位,或用添加剂改良土壤本身,或在原有的盐碱地上再覆盖土层。“我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作物它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且有高附加值,还能使土壤的盐碱度降低。”设想要靠理论和科学的实践去验证,吴夏蕊查阅古籍发现用作物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的方法早有记载,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性。

  把藜麦带回宁夏创业,通过推广种植藜麦作物改良和利用家乡的盐碱地,对吴夏蕊来说,是个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圆梦机会。

  2015年,怀揣着创业梦想和家乡情怀,放弃了多年的从教生涯,吴夏蕊带着藜麦种植的研究成果回到了宁夏,创办了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初心不改 勇闯难关

  创业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让项目落地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有过绝收的失落,有过失望的迷茫,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可吴夏蕊一想到返回家乡的梦想,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创业初期,找不到土地、没有合适的机械设备、第一年试验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第二年又碰上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雨,把将要丰收的藜麦淹在田里,颗粒无收……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也让吴夏蕊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会念书不等于会种地。”

  缺少专门的藜麦机械,吴夏蕊和团队就在田间一穴一穴地手动播种锄草,后来又自己动手修改农机下田播种、除草、收割,三暑天顶着烈日在田间监测藜麦各项数据,灌溉时节既要控制水量又要昼夜不停……可是“博士”光环似乎也没有那么耀眼,农民对这种全然陌生的“洋庄稼”疑虑很大,没有人愿意种植。

  为了说服乡亲们合作,吴夏蕊挨家挨户串门和他们打成一片,示范种植,让农户看到藜麦生长过程,为了让农户毫无后顾之忧的种植藜麦,吴夏蕊起初不但免费提供种子,还跟农户签订回收合同。通过一年一年的尝试对比产量,逐渐获得了农户的信任,也打破了以前藜麦种子贵、种植难、产量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困境。

  2016年,吴夏蕊报名参加了自治区团委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宁夏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她和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大赛金奖。之后,主办方推荐她们团队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的《创业英雄汇》栏目,当场成功签约融资。这次比赛和展示,让吴夏蕊创业信心更加坚定。

  力争超越 未来可期

  从繁华的都市到荒凉的乡村田野,整日穿梭于藜麦田间,吴夏蕊利用现代农业化技术,进行了藜麦试验种植的示范和推广以及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宁夏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小高地、宁夏藜麦育种科技研发中心、绿峰源博士工作站、实验室、绿峰农业科技服务星创天地等。

  “我们致力于盐碱地种植品种的培育和产业化开发,产品已有宁藜品种系列、藜享产品系列和藜贮饲草系列。目前是全国唯一提供盐碱地藜麦高蛋白饲草种植品种的企业,拥有《盐碱地藜麦种植方法》发明专利等27项。”吴夏蕊凭着一份执着,带领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受到国家及省级、市级部门的认可,在创业创新大赛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

  从开始的一亩地到现在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寻求种植合作,累积种植土地面积达到了3.8万亩……吴夏蕊和她的团队一直坚持做盐碱地利用的藜麦种植推广,目前已经将藜麦种植推广到江苏、四川等地。他们到过最远的地方,坐完飞机还要再坐9个小时汽车,当地农户说:“我们这里太远了,想种藜麦好几年了,没人愿意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你们来了太好了。”每当这时候,吴夏蕊就更加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截至目前,吴夏蕊和她的团队在宁夏累计种植藜麦2871亩,带动1006户农户种植,利用盐碱地2551亩,农民年均增收1万元至3万元,是原本种植小麦、玉米的3到5倍,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走下了讲台,走在实践的路上,盐碱地的藜麦种植推广让吴夏蕊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创新之路。“藜麦种植不仅改良和利用了盐碱地,优化了环境,还让许多人都了解了宁夏。”吴夏蕊说,现在她的团队已培育出第四代藜麦品种,它更抗倒伏,更耐盐碱,产量也更高,未来发展可期。(记者 赵婵莉 文/图)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wyfc/202304/t20230425_7164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