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吴晓军:让陕西厚重历史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07-09 来源: 陕西政协 作者:佚名

  □ 记者 李彦伶
“文化与科技密不可分,科技的发展支撑文化的发展。我们利用现代科技挖掘我省文化资源价值,助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6月6日,省政协常委、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吴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年来,吴晓军聚焦文化资源的活化与利用,带领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让陕西厚重历史文化“活”起来,提交了《关于加快汉长安城遗址数字化保护利用的建议》等多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随着大西安北跨战略的实施,汉长安城遗址已成为大西安的几何中心,做好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迫在眉睫。”吴晓军说,“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快速到来,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
吴晓军建议,挖掘汉长安城遗址文物与文化资源,立足整理与活化讲好故事,借鉴“数字故宫”模式打造汉长安城遗址数字化平台,高品质展示文化遗产,把文物保护、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数字经济等结合起来,推动文旅融合数字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岭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文化遗产达1100余处。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库与资源名录,秦岭保护与利用要进行多维度调查研究。”吴晓军说,应建立资源数据库,编制秦岭人文资源名录,整理挖掘秦岭北麓独特而丰富的人文资源。
“凤翔泥塑的生产与民俗生活紧密相关,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通过数字化赋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实现传承与创新。”吴晓军说,通过AI、AR等技术,可以让泥塑“活”起来、“动”起来。
作为陕西首个、西部首批获批的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在吴晓军的带领下,探索出了一条文化科技深入融合的新途径。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因火烧而分成两部分。近日,吴晓军带领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历时一年多成功复原了《富春山居图》。团队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古代名画《秋亭嘉树图轴》《千里江山图》及其题跋等进行了补全和修复。
“未来,我们团队将不断拓展AI技术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方面的应用场景,在文化资源数字化、内容创作、智能交互以及文物数字化修复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让文化活起来,更有色彩、更有张力。”吴晓军说。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如何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有效激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直牵动着吴晓军的心。
在今年省两会上,吴晓军提交了《关于整理编写“秦创原”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案例汇编的建议》的提案,建议以“秦创原”创新平台为基础,编写《“秦创原”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案例汇编》,为科技人员进行科技转化提供指导;设立咨询团队,直接面对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展相关咨询,并加强面向科研人员的政策宣传。
2017年以来,为完成国家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吴晓军带领团队多次走访民间艺术家搜集相关素材。团队在云南省澜沧县走访拉祜族期间,倾听民间艺人李娜倮讲述拉祜族的民间故事,观看拉祜族舞蹈及乐器表演,带回来二三十件珍贵的拉祜族资料。目前,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收集相关资料逾120万件。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情怀。”吴晓军表示,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我省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切实展现政协委员的担当与作为。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wyfc/534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