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工作 > 正文

蓝绍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23-10-26 来源: 黑龙江政协 作者:佚名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发挥凝聚共识作用、提高凝聚共识实效的高度重视、殷切期待和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民政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作出重要论述。2014年,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愿景越光明,我们的使命越艰巨,我们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2018年,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重要讲话中,首次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定位为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2019年,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三项重要工作之一作出系统部署。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政协要“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发挥凝聚共识作用、提高凝聚共识实效的高度重视、殷切期待和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中华文明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人民政协史,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沛历史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敏锐的历史思辨力、精准的历史判断力,特别善于以宏大的历史视野观察问题,以科学的历史思维分析问题,以生动的历史语言阐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理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能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既形成了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大一统传统、家国情怀、精神追求、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交往之道等方面的广泛共识,也积淀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包容胸怀,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和谐理念,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共识凝聚史。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深厚积淀。在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一直把凝聚各方共识、携手团结奋斗作为重要的斗争策略和工作艺术。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推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凝聚起打倒反动军阀、实现民族独立的共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长征等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凝聚起“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的共识;抗日战争时期,党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共识;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开展军事斗争、土地改革运动、爱国民主运动,阐明解放全中国的斗争纲领,凝聚起“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共识。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铸就了凝聚共识的百年历程、百年实践、百年积淀。

  (三)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政协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人民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心聚力,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回顾74年光荣历史,人民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凝聚了人心、汇集了力量。

  二、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铸牢了坚实理论基础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就要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党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在统一战线理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重点任务和领导力量,是指导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重要论述认识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12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了概括性阐述。认真学习就可以体会到,这12个方面都蕴含着凝聚共识的政治导向、价值理念和实践要求。比如:“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凝聚共识的工作艺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作用”等则是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这些部署和要求,为人民政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从统一战线理论上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在政党理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并用三个“新就新在”论述了其“新在哪里”。认真学习能够认识到,三个“新就新在”都与“凝聚共识”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我们的新型政党制度要求“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其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在理论上明确了我们在凝聚共识过程中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我们的新型政党制度要求“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根本前提,以大团结大联合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高度政治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从而在理论上明确了我们在凝聚共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我们的新型政党制度要求“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协商合作为特征、以助力科学民主决策为目的、以制度机制为保障,从而在理论上明确了我们在凝聚共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要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

  (三)在民主政治理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成果,也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提供了重要指导。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看,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既形成了保证凝聚共识完整、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也构建起实现凝聚共识多样、畅通、有序的工作渠道。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看,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凝聚共识必然贯穿全程、渗透其中、深度融合,是所有民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涵。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位作用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主体是人民,实践主体是人民,成果享有者是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各领域各层次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共识无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目标实现之路、成效深化之道。

  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明确了重要实践要求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指导思想、主轴主线、中心环节、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凝聚共识息息相关、紧密相联。

  (一)凝聚共识的根本原则: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不迷航、不偏向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握好“凝聚什么共识”“谁来凝聚共识”“如何凝聚共识”等重大问题,才能保证凝聚共识思想上的纯洁性、政治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正确性,从而使人民政协真正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二)凝聚共识的最大共识:“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重大的政治判断、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最确凿的历史结论,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第一位的就是要凝聚起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共识,并不断增进这个共识、深化这个共识、维护这个共识、传播这个共识,使其成为其他所有共识的理论源泉、政治基础、方向指针。

  (三)凝聚共识的科学方法:求同存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我们要客观看待因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而产生的多样性,积极寻求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一致性。要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理性看待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声音,通过学习、协商、宣传、实践等多种途径,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在寻求公约数中画好同心圆。虽然可能最终各方面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不能完全达成统一,但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立场必须是一致的,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追求必须是一致的,团结奋斗向前进的方向必须是一致的。

  (四)凝聚共识的重要对象:界别群众。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人民政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要牢牢把握界别特色、紧紧抓住界别群众,以增强政协委员界别代表性为基础,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为依托,在做好普遍性、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围绕界别群众思想认识的疑点、工作生活的难点、关心关切的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原文链接:https://www.hljzx.gov.cn/index/gzyw/20231024321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