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知识 > 正文

南宁市政协协商建言“引育产业人才 助力工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让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

  ——南宁市政协协商建言“引育产业人才 助力工业振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

  

  南宁市的产业人才现状如何?能否匹配企业需求?如何加速以重点产业为导向的人才集聚?

  

  今年,南宁市政协将“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加强培养和吸引重点产业人才 助力工业振兴”作为专题协商内容开展深入调研,形成对策建议,并于近日召开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高校学者围绕主题与市政府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议政,建言献策,推动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助力南宁工业振兴。

  

  “1次外省市考察、2次区内调研、3次召开调研座谈会……”一系列扎实有序的调研工作,成为深入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推动成果转化的前提。

  

  “实现工业振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南宁市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全市人才工作树立“一盘棋”思想,制定了《南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更多力度促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南宁就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集聚来邕留邕就业发展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6万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254人;围绕千亿元重点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及团队,2022年度“邕江计划”支持重点企业集聚领军人才及团队22个,集聚人才187人,共给予项目资助2400万元。但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人才政策同质化、人才引育与产业融合度不高、部分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与中直、区直驻邕高校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还是存在。”市政协副主席梁鸿代表调研组提出,要从进一步抓好各项人才政策落地见效、完善配套支撑的操作性和便捷性、提升服务人才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加快人才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优化政策兑现的流程和时限。同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建立紧缺人才名录,强化“筑巢引凤”,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破解难题中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南宁产投集团负责人表示,当前高层次产业技术人才聚集难度较大,产业核心技术人才主要依靠“飞地人才”进行“输血”,建议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落地、落户的意愿与需求,建立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的引育一体化机制,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培育机制的建立。

  

  “建议搭建常态化产学研政校企合作桥梁,促进政校企精准对接;取消应届毕业生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这一限制,以增强毕业生留邕吸引力。”桂电南宁研究院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

  

  “目前,技能人才的技能要素在薪酬结构中所占比重偏低,导致技能人才流失。应提高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提升技能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扎实推进全市‘能级工资’集体试点协商工作。”市政协常委、市总工会副主席冯晓华建议,企业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晋升机制,以促进管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三大职业通道之间的融会贯通,进一步完善一线产业工人基础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

  

  “各部门政策发布不集中,不利于企业发现和应用。”市政协委员、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陈成建议,市相关部门在发布人才政策时,可以集中发布在“南宁市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统一的政策体系,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和应用,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

  

  实现重点产业人才助力工业振兴,不仅是南宁市的发展所需,也是人才和企业的迫切需求。

  

  受邀参加协商的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郭伟表示,将认真吸收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把建议纳入到下一步工作改进中,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做好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吸引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和措施。

  

  市政协主席杜伟认为,留邕人才数量是检验首府的政策是否有效果的标尺。要深刻领会人才引育对工业振兴的重要意义,紧扣广西和南宁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优势产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要以南宁市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抢占产业转型新领域、新赛道,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政策,稳步推进高水平人才汇聚,增强产业人才对工业振兴的重要支撑,让人才在南宁实现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同时积极谋划在南宁建设高水平新工科大学,以新建的方式在南宁打造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具有广西地方特色,具备龙头带动作用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型、创新型的国家级高水平新工科大学,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广西、为南宁市工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任 瑞 程 超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9&id=4979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