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广西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4-02-24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厚植“中华魂” 育出“团结花”

  ——广西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纪实

  

  进入新年,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迎来“开门喜”——

  

  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公布,包括梧州、防城港、河池、崇左4个设区市,柳州市柳南区、贺州市八步区以及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4个县(区)在内的广西14个地方和单位上榜。

  

  自治区党委、政府近日也作出关于表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200个集体、299名个人获奖。

  

  近年来,全区各地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巩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月19日,正值雨水节气,大地万物在春风雨露滋润中苏醒。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大岭村,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村党支部书记相珍兰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她组织村委工作人员下村入户,动员群众春耕,到全产业链万亩优质瑶药示范基地检查鸡血藤种植情况,还到村里的民宿向游客征求意见,思考如何进一步升级旅游服务。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相珍兰是大岭村的致富能人,“十三五”期间她带领当地瑶族群众发展瑶家特色旅游民宿,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全村已有20家民宿,245间客房,300多张床位。2018年至今,该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十大森林康养基地等称号。“如今大岭村形成了以乡村民宿旅游产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万元。”相珍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奏响团结曲,开出幸福花。全区各地各部门不懈努力,涌现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连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党委书记蒙佳龙进村入户与群众一道谋划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该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集“民族文化、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田园旅游业,打造柳浪咧民族特色商旅小镇,易地搬迁群众就近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镇党委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我们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全镇产业帮扶覆盖率达100%,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1.7366万元。”蒙佳龙介绍。

  

  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的河池市,总人口433万,居住有47个民族,其中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6%。该市抓经济促团结,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间全市76.5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困扰民族地区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环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施产业强县、交通强县、教育强县行动计划,让全县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防城港市是全国两个既沿海又沿边的城市之一,全市105万各族人民合力建设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京族成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率先迈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崇左市有4个县(市)与越南接壤,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该市高效实施“富裕边疆”工程,2020年以来连续4年GDP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区前列,增进边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是广西易地搬迁第三大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4606户2万人,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占94.52%。南站社区第一书记粟斌介绍,社区近年来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难点问题,采取“转移就业+‘万亩茶园、生态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微车间、微田园、微市场’+公益岗位开发”的“1+3+3+1”后续扶持模式,搬迁群众走出了一条“安置即安家、安家即安心”的幸福路。

  

  让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卞成林表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编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编纂工作委员会,编委会由广西民族大学等相关高校专家组成,具体负责《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的编纂工作。截至目前已辑录史料140余万字、图片1200余幅,约完成编纂任务的70%。

  

  据了解,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两次入选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文公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并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广西拥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我区大力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持续提升“广西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传承保护铜鼓、壮锦、风雨桥等民族文化瑰宝,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民族团结广西故事,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增进文化认同,焕发民族文化新活力。

  

  “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发挥青年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西壮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培文表示。2016年,兰培文大学毕业后,发现家乡忻城的壮锦文化濒临失传,于是辞掉大城市的工作,立志将壮锦技艺传承下去。这位壮族小伙返回家乡,发起“壮锦技艺·复兴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开办公益性“壮锦技艺”培训班1500多场次,带动300多名“绣娘”就业创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南宁市明秀小学,民俗文化舞台、风雨桥长廊、传统节气墙等文化景观,营造了民族交融、团结和谐的氛围,成为孩子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该校从多个角度切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举办民族趣味运动会、民俗文化节,会鼓表演、原生态山歌、天琴、侗琵琶等节目多次获得南宁市各级各类比赛金奖;引领各班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入课程、融入活动。例如在学习绣球制作中,学生除了了解绣球的寓意及传说,还在老师带领下用折纸或布艺缝制等方式设计制作绣球。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贺州市民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姜晚英,率领团队制定了特色办学的目标,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她陆续将优秀民歌、瑶族长鼓舞、瑶绣等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她创建的“乡愁馆”已成为瑶族手工艺文化传承特色实验室,入选“广西中小学生创新优秀案例”并在全区全国推广。

  

  2022年以来,我区持续开展“四个共同”文化长廊宣传教育工作,在沿边沿海地区建立22个“四个共同”宣传教育点,让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边关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交流互鉴,大力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马头琴声激越,疍家渔歌唱响,川剧变脸,京剧联唱,各民族舞蹈裙裾飞扬……1月26日,北海市人民剧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春晚”。

  

  这是由北海市旅居者联合会承办的“民族情相融,欢歌迎新春”的主题文艺晚会,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欢聚一堂。北海市秉承“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理念,引导各族群众在北海互嵌融居。北海市旅居者联合会会长樊国仁介绍,联合会于2017年12月成立,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创建“党建+民族团结”品牌,每年接纳近10万人的各族旅居者。联合会通过组织旅居者参与文化、体育、艺术等联谊活动,同时组织有能力的旅居者开展科技咨询、解决技术难题等志愿服务活动,“新老北海人”共同描绘了一幅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互助和谐的壮美画卷,北海市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多民族聚居的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新区,累计吸引近6万家企业扎根落户,大批流动人口务工经商。良庆镇党委书记姚毅表示,该镇突出党建引领,推动民族事务与高质量发展、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按照区域统筹、条块结合的思路,挂牌成立企业之家,打造15分钟服务圈,常态化提供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优惠政策解读、企业入驻落户等惠企服务,为各族同胞提供创业就业新路子,切实让大家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发展好。”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梧州市创新实施“四大工程”,高质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截至2023年底,“头雁”工程累计举行领导干部培训班92场,覆盖全市各级领导干部5400余人;“群雁”工程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场宣讲下基层3800余场次,受众达43.5万人次;“浸润”工程累计在乡村、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艺术表演275场,观演人数超47万人;“种子”工程从国民教育入手,累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民族运动会等活动1500余场次。

  

  河池市构建跨省区创建联盟,打造桂黔红水河流域6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该市天峨县、南丹县、凤山县、东兰县与百色市乐业县,以及贵州罗甸县、望谟县,探索推行党建“联建联创”模式、人大代表跨区域联建履职活动、政协区域协作机制,加快构建桂黔红水河流域经济协作带,呈现出“同山同水同血脉·同心同德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贺州市八步区与广东怀集县联创共建“粤桂一家亲·怀八好邻里——共建省际边界红色睦邻廊道”示范区,依托省际边界乡镇建立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委员行动”等,在民族团结、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如今,全区上下持续深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铸魂。57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引领,着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厚植“中华魂”,育出“团结花”。□ 覃文武 何明华 李晓璇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szdt/50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