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助力红色产业“优”出产值——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枸杞产业发展建言

发布时间:2024-02-24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自古以来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枸杞在宁夏已拥有600余年的栽培药用历史,成为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枸杞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一,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为助力枸杞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和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枸杞产业发展提交相关提案,呼吁借助道地产区优势,助推枸杞产业高质化、高值化发展。

  突出道地优势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枸杞是药食同源的上品中药材,宁夏枸杞药用价值最具优势。近年来,随着枸杞品种增多、种植扩大,枸杞商品品质对药用品质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建议,要充分发挥宁夏枸杞的药用品牌优势、区位优势、道地优势,联合西部枸杞产区,组建多省区共同参与的枸杞产业共同体,在种质创新、生态栽培、贮运加工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药用枸杞相关创新平台,将宁夏打造成药用枸杞产地和枸杞技术研发高地、人才聚集洼地、产业振兴福地。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助力药用枸杞营销“加速度”。

  “如今,市场上的大颗粒枸杞产量供大于求,导致低价竞争。由于宁夏种植枸杞面积有限,只有通过差异化显著的品质优势,才能提升价格。”自治区政协委员何伟宁围绕枸杞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他建议,利用双质量体系开展双向驱动,既有宁夏道地特征的枸杞新发展,也有已成熟的枸杞市场,逐步实现枸杞千亿产值的目标。扶持有利于宁夏的新质量体系,将道地宁夏枸杞作为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滋补性状上凸显宁夏产枸杞的差异化特征。建立枸杞的种植、采摘、烘干、包装、出货、销售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可品质溯源管理,实现种植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数字化。

  加强质量监管 提升“宁夏枸杞”美誉度

  产品质量监管,是助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从宁夏和外省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看出,发现枸杞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对宁夏枸杞品牌价值的提升形成威胁,影响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国庆希望,加强枸杞质量监管,提升“宁夏枸杞”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和美誉度,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她建议,严格落实《宁夏现代枸杞产业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防止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枸杞进入消费市场。做好枸杞病虫害的早期预防和监测。加大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以及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和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对违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杜绝禁限用农药、掺假农药用于枸杞种植,引导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推广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推广枸杞绿色防控技术,完善覆盖各主产区的病虫害网格化监测预报体系,达到绿色防控,在发病长虫早期及早发现,抓早抓小。

  “要持续加强枸杞日常抽检,增加枸杞抽检频次和批次,开展专项抽检监测,定期对枸杞中农药残留等进行风险监测。加强枸杞进货销售的索证索票管理,对质量不合格枸杞产品查清产地,加强处罚,确保宁夏生产的枸杞质量合格。”马国庆说,加强“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地理标志的授权使用监管,形成宁夏产的“宁夏枸杞”就是高质量信誉保障的良好声誉,打造好“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个区域公用品牌。

  挖掘枸杞文化 助推产业文化繁荣

  枸杞文化是宁夏的独特文化资源,为深入挖掘枸杞文化,自治区政协委员郭嘉呼吁,加强枸杞文化传承和保护,推动枸杞文化的繁荣和宁夏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枸杞是宁夏的传统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郭嘉说,应加强对枸杞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收集和保护有关枸杞的历史、传说、民俗等文化资料,加强对传统枸杞种植、加工和饮食习俗等技艺的传承和培养,确保枸杞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只有深入挖掘枸杞文化,才能增强宁夏枸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枸杞文化的繁荣和宁夏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郭嘉说,枸杞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枸杞文化旅游线路,包括枸杞种植基地参观、枸杞采摘体验、枸杞制品展示等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和了解枸杞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枸杞产业的繁荣。加强对枸杞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开展枸杞文化的讲座、培训班和展览等活动,传授枸杞的历史、文化和产业知识,鼓励学校和社区开设枸杞文化课程,培养年轻人对枸杞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记者 李 莹)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402/t20240220_8376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