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侧记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4月18日至19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银川举办。会议期间,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部分省(区)市政协与会人员齐聚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家表示,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良好景象,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实践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贯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主题突出 分享学术“精品课”
4月18日,19名来自相关省(区)市政协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主旨发言和大会发言,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央党校文史部二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兼职教授、费孝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平说,中华文明数千年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就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涵是一个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以“宁夏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路径”为题作发言。他说,近年来,宁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显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宁夏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研究工程、文化遗产转化为铸牢力量工程、促进各民族“三交”工程等“五大工程”,打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品牌、铸牢宣传教育品牌、铸牢示范园品牌等“五大品牌”。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条主线,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过程论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规律深刻结合,以‘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导,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各类人群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张利国聚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四重维度”主题,从把握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逻辑、把握大一统历史传统的制度逻辑、把握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柔性浸润、把握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发展的领导核心等方面进行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认同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就是对已经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历史回顾与总结,并使之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路线继续发展。为此,我国应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发展、完善过程,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借鉴。
与会人员边听边记,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大家围绕主题,既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又提出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不断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
凝智聚力 画好最美“同心圆”
4月19日上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分组讨论中,大家踊跃发言,研讨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实践及研究成果,深化重大基础性理论性问题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共同体心理认同,准确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要义和层次结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讨会主旨发言、大会发言等内容主题鲜明、见解深刻,听后我感到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清晰,对我研究民族工作具有启发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大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他说,“共同性”和“差异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如果说“统一”决定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共同性”,那么“差异性”则是由“多民族”生成的。我们要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具有先天优势,理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积极作为。”她举例说,壮族《十劝歌》之《劝孝顺歌》以歌谣的形式奉劝年轻人孝敬父母,仫佬歌谣《巴望世人把心修》、毛南族《嘱咐歌》等都以良好的劝善形式,调和夫妻矛盾,稳定家庭关系。民族传统的礼仪文化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稳定的治理目标。
有形、有感、有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遵循,明确了实践要点。
“在宁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吴忠市利通区各乡镇社区,每年9月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邻居节’,赏歌舞、品美食,各族群众欢聚一起,共叙邻里情,群众自豪地把‘邻居节’誉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宁夏社会科学院古籍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马广德说,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各族群众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主动性。
聚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覃娟带来了“地方经验”,她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和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五个家园”为部署抓细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我们成立由自治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指挥棒’,形成各部门‘同商同议、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同力同创’的创建经验……”覃娟的一条条分享引得与会人员频频点头。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高志明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系统集成内蒙古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等文化形态,着力打造以守望相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北疆文化”品牌。并积极争取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对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持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和“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各部门如何做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感知得到的工作?与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蒲雪梅介绍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政协作为”。她说,近年来,新疆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30个界别优势,鼓励各族各界委员加强同界别群众的联系,政协通过筑牢重要阵地、巩固重要平台、畅通重要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呼吁,要系统推进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传承保护,国家相关部门牵头进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工作,在全面摸清国内外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的基础上,做好全国性的整体规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基筑垒。
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淑霞说,要大力弘扬宁夏移民开发中形成的开拓、包容、团结、自强、奋进的精神品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深植于各民族的内心深处。
讨论期间,与会人员在沟通交流中凝聚共识、昂扬斗志,会场内处处洋溢着同心同向同力、坚定信心前行的浓厚氛围。宁夏政协将认真收集整理,形成专题报告报全国政协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具体的意见建议将以专报形式报自治区党委。
深入调研 探访团结“密码”
在宁夏,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由来已久,各族人民心手相牵的历史积淀尤为深厚,生死相依的深情厚谊浓逾骨肉。
4月19日下午,与会人员前往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考察观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社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情况等。
一场春雨过后,闽宁镇街道上红色的瓦房更加干净绚丽,高大繁茂的树木也更加绿意盎然,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向远方延伸,早已看不到曾经“一身土一脚泥”的景象……
考察组一行走进闽宁新貌展示中心,在这个梦想照进现实的展厅,短短几分钟的宣传片,介绍了闽宁镇的“前世今生”。破旧不堪的窑洞、赤脚劳作的农民、贫瘠干旱的大地……墙上的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文字再现了搬迁前的艰苦生产生活。展厅里,大家被眼前这个从曾经一片茫茫戈壁滩、风吹沙石跑、干旱不长草的荒芜之地变成如今模样而深深震撼。
“展示中心通过情系闽宁—总书记亲自推动、东西协作—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全面脱贫—脱贫摘帽迈向小康、殷殷关切—察民情抓落实、乡村振兴—强镇等篇章,呈现了闽宁28年来从昔日‘干沙滩’变成如今‘金沙滩’的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西藏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普琼说,作为我国东西部协作的成功典范,闽宁协作不仅有效推动了闽宁两省区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也促进了各族群众大交流、大团结与大融合,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案例。
“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如今,学校、医院、商店、广场等应有尽有,已经发展成6万多人的生态移民示范镇,人民生活日渐富裕,创造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崭新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政协主席胡建华说,福建、宁夏两地大量干部群众展开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也增强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协作发展中凝聚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应该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4月的吴忠,天蓝地绿,万物生机勃发。
金花园社区石榴籽广场上,老人们坐在石凳上有说有笑,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和谐动人的画面勾勒出居民的祥和生活。
广场上方,标注“开放式党校”字样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着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
利通区金星镇党建办统战干部、金花园社区第一书记张丽萍向考察团成员介绍道,“当时总书记就站在这个位置,说了这段深情的话语,让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倍增干劲。”
在张丽萍的带领下,考察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感悟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和对各族群众的深情厚爱。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幕幕鲜活的影像中,大家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深情嘱托,感受“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在该社区的具体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编辑部主任边巴拉姆感慨地说:“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宁夏的民族团结不光是停留在口号里,或是张贴在横幅上,大家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实现了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全方位互嵌式发展。”
在金花园,“花”的芬芳,源自深厚的土壤。大家赞叹交流,身临其境感受宁夏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东平说,让他深受触动的是,从金花园社区走出的“热心大妈”王兰花,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解决居民“急难愁盼”,这些故事中没有感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展现了宁夏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助画卷。
行程虽匆忙,收获却丰赡。考察团的每一步,都踏在了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亮点上,目光所及是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真实注脚。通过参观考察,“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更加深入人心,大家表示在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者、见证者、践行者。(记者 李 莹 邓 蕾 单 瑞 张红霞 罗 鸣 张海峰 马 军)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ywbd/202404/t20240424_8626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陈雍带队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议题调研
>>下一篇:自治区政协机关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
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
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
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
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
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
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
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