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让科学教育转向“为创新而学”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 上海政协 作者:佚名

  ‍拔尖创新人才有三个共同特质,一是特别自主、有行动力;二是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三是有韧性、能坚持。“一个孩子无论考试成绩好坏,我们都应培养他的这三个特质,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没想到我在全国两会上做的一个小实验,让这么多人开始摸自己鼻子。”昨天举行的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沙龙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演讲伊始,做了一番调侃。作为科学教育专家,他的演讲题目是《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在他看来,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要加强动手实践,让孩子们通过做科学实验、投身工程探索,开拓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据透露,正在升级改造的上海科技馆将开辟“科学工坊”,指导孩子动手做机器人、传感器等创新作品。

  “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更不是解题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基于各种现象进行研究。万物皆可研究。”正因为万物皆可研究,倪闽景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展示了“摸鼻子实验”——把食指和中指交叉以后摸鼻子,会觉得有两个鼻子。为何会出现这种错觉呢?他解释说,两根手指交叉以后,它们与鼻子接触的两个侧面相距较远,这些触觉信息传到大脑后,大脑本能地会以为食指和中指没有交叉,而是在正常触摸鼻子,因为两根手指的接触面相距较远,于是产生了它们在摸两个鼻子的错觉。

  如何让科学教育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倪闽景认为,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实践环节,改变看实验、读文本、听故事等传统形式。很多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显示,动手实践对培养孩子的科研兴趣和能力非常重要,会让他们从单纯的兴趣转化为从事科研探索的自觉。这位全国政协委员觉得,这类小实验可以融入科学教育,从而激发孩子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正因为万物皆可研究,哪怕是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能成为科学教育的探究对象。

  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多样化的行动。“创新不怕愚蠢,就怕相同。”倪闽景说,“多样化的好处是让缺点和错误也能成为资源和优势,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有行动力但思维方法不一样的人。”

  如果科学教育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方法都是趋同的,那么很可能无法培养出创新人才。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以前做中学物理老师时,给同学们讲解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讲完这个定律,我看到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在点头,只有一个孩子皱着眉头。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既然能量不会消失,那人类怎么会有能源危机?”倪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角度,值得肯定,于是要求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倪闽景表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我国需要通过科学教育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有三个共同特质:一是特别自主、有行动力;二是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三是有韧性、能坚持。“一个孩子无论考试成绩好坏,我们都应培养他的这三个特质,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此次校长沙龙正值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问辩日。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市参赛选手正式提交的15791份申报材料,数量较上年增长11.2%。大赛择优评选出的2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将参加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原文链接:https://www.shszx.gov.cn/shzx/mtsd/content/7e16029d-0193-48be-831a-763224c1af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