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纱帐里寻“蜜”方
如果要形象地描述广西糖业在全国的地位,有一句话颇为贴切——“中国每三勺糖,有两勺来自广西”。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进入7月,八桂大地,蔗林如海。
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近郊,当地甘蔗种植大户蒙毅广带着草帽,蹲在自家甘蔗田里,他一边伸手晃动比手腕还粗的甘蔗,一边拿出矿泉水瓶认真比照,“今年产量稳了!”
稳,不只是甘蔗产量,还有种植面积。
“糖业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今年预计超过1130万亩。”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糖业发展办主任李文纲告诉记者,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占全国六成左右。
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基地,广西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33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服务保障国家食糖供应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桉退+蔗进 稳定种植面积
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连片的甘蔗地一望无际,上万亩甘蔗长势喜人。
“去年,这里还是一片片速生桉林。”禄新镇党委书记余佩兰告诉记者。
2023年以来,禄新镇“退桉”8900亩,其中,4000亩流转给甘蔗种植大户。余佩兰说,现在,农户种植甘蔗,清桉钩根、甘蔗种苗、机耕等各种补贴算下来,一亩地能拿到1200元以上,“大家种蔗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广西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1159万亩,并出台《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起保护区动态平衡机制。
为解决桉树与甘蔗“争地”问题,自2022年起,我区开展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桉退蔗进”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桉树等非蔗作物面积104.43万亩,提前超额完成3年100万亩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糖料蔗种植面积92.45万亩。
“桉退”是基础,“蔗进”才是关键。
为引导农民种植甘蔗、扩面增产,不少制糖企业主动与当地乡镇政府、村屯和清桉户对接,因地制宜推出桉树砍伐、钩根、机耕的补贴措施,为改扩种甘蔗的农户给予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
“现在种蔗政策好,除每亩能享受200元的农资补贴外,制糖公司还对清理速生桉700元/亩的机械清理费用和种蔗所需农资进行无偿补贴及垫支扶持。”广西糖业集团黔江制糖公司蔗区村民张业忠打消了顾虑,今年他先后清理100多亩桉树,全都种上甘蔗,“相信会有好收成!”
从“不怎么赚钱”,到效益逐年增加;从“不愿意种”,到积极改种扩种,农户观念的转变,折射出广西守护“甜蜜事业”的新成效。
为持续稳定糖料蔗生产,我区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2020—2022年每年对新植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补贴350元/亩;2023年起,对新植脱毒种苗与健康种苗实行330—600元/亩的差异化补贴。
初步统计,2020—2023年全区累计推广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面积约1418万亩,糖料蔗种植面积牢牢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
新技术+云服务 推动产业升级
在驮卢镇蒙毅广种植的蔗田里,甘蔗行距宽得几乎能够容得下并排两人。
与传统密不透风的蔗林不同,这里的甘蔗才生长半年,却根根粗壮。
“传统种法认为越密越好,其实不然,甘蔗也需要生长空间和自由呼吸。”蒙毅广选种桂糖44号、桂糖55号、中蔗9号等成熟的良种,宽行距种植,配合水肥一体化模式,亩产达10吨以上。
记者看到,在蒙毅广家的蔗田边,建有大小两个水池,从水池接出去的管道和滴带遍布蔗田垄间。
“大池是水,小池是化肥和农药搅拌池,按下按键,一两个小时就能灌溉上千亩甘蔗林。”蒙毅广化身“科普专家”为记者答疑解惑,“定时定量供给,甘蔗均衡吸收营养,无需担心旱季缺水减产。”
近年来,我区组织技术专家对糖料蔗主产区分片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增产、增糖、降本、增效。
在广西久洋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甜蜜之光”现代甘蔗产业园的智能灌溉区,一根根灌溉管道和滴灌带纵横相连,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手机App输入指令,就能对7000多亩甘蔗进行精准灌溉。
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学介绍,产业园通过实施甘蔗良种繁育、水肥药一体化栽培、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运用规模化生产、适度经营、精细化管理模式,每亩甘蔗可增收节支500元以上。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我区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糖业领域的应用,为糖料蔗生产补充新“养分”。
当前,不少企业正致力于构建“云服务”平台,旨在打造为甘蔗种植户与糖业企业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其中,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代表之一。该公司由广西十大糖企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立。
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泛糖科技为蔗农、糖企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并通过科技、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助推糖业产业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机械化+良种化 补齐糖业短板
糖料蔗生产成本偏高,一直是制约我区糖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为此,我区大力推进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通过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等,想方设法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
在崇左市扶绥县,隆安洋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多个甘蔗种植基地。今年初,在完成砍收的地块上,各类农机设备来回穿梭作业,土地平整、甘蔗下种、培土覆膜等步骤一气呵成。
“我们通过土壤改良、深翻深松、引进新品种等现代模式,提高甘蔗种植科技含量,有效降低了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该公司总经理刘志刚告诉记者,基地还将尝试甘蔗和土豆轮作,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通过北斗定位开行、宜机化改造、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隆安洋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糖料蔗种植基地可实现平均每人管理3000亩蔗地,人工管理成本降低80%。
“生产机械化水平是糖料蔗稳产提质增效的关键。”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科技推广部部长黄严介绍,我区拥有甘蔗联合收获机3077台,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84%,目前正大力推进糖料蔗机收机具研发、推广和应用,争取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0年以来,广西已成功创建3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23个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
蔗种是糖业的“芯片”,关系着“糖罐子”能否端得牢。
为打赢种业翻身仗,我区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糖料蔗新品种研发攻关,培育出一批高产高糖、抗旱抗倒伏、适宜机收作业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多个“桂字号”品种从八桂大地走向祖国各地。
盛夏时节,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万亩蔗林,郁郁葱葱。
“要想稳产增收,蔗种是关键。”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所长吴建明介绍,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种植的甘蔗品种包括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55号和桂柳05136等,种苗是广西农科院生产的脱毒种苗,供给基地种植。
食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近10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选育并登记的桂糖、桂柳和中蔗系列甘蔗新品种超过40个,广西自主选育的甘蔗品种占全国种植面积70%以上,为我国甘蔗种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区甘蔗良种覆盖率达98.62%,其中,广西自育甘蔗品种覆盖率达91.1%,均创历史新高。
采访结束,走在凤凰镇,成片的甘蔗一眼看不到边,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片轻柔的青纱帐。
微风吹拂,葱翠的蔗叶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
刚刚结束的2023/2024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约618万吨,连续20个榨季占全国六成左右。
“糖罐子”,正牢牢地端在手中。■ 记者 岑 琴 通讯员 熊名正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szdt/529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刘宁主持召开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集体谈话会 蓝天立出席
>>下一篇:刘宁到自治区气象局和南宁市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最新加入
以基层之治为“中国之治...
24-12-24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4-12-24凝聚政协力量 爱心汇聚...
24-12-24民建宁夏区委会举办20...
24-12-24履职担当践初心 一枝一...
24-12-24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李秀英主任率队赴佛山市...
24-12-24南宁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