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视听报道 > 正文

南华县政协以“政协之为”助推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0 来源: 云南政协 作者:佚名

  在南华县罗武庄乡七彩彝绣扶贫车间里,10余名绣娘坐在绣架前飞针走线、上下蹁跹,不一会儿,一只只活泼的小松鼠就跃然于绣布上。

  “我们夫妻俩肢体有残疾,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平时也没有条件出去打工,在家又干不了什么重活。现在好了,夫妻俩一起来车间里做绣活,两个人一个月可以挣六七千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绣娘张兰凤激动地说。“从没想过我们能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还能挣三四千元。”绣娘们说。

  近年来,南华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坚持县委想什么、县政协就谋什么,县政府干什么、县政协就帮什么,聚焦中心大局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在南华县彝绣产业的火热实践中,以“政协之为”奋力助推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彝绣产业宣传力度和氛围营造力度不够;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研发加工和市场营销人才匮乏;产品营销市场有待开拓”等短板,在县两会上,县政协委员提交了题为《关于助推全县彝绣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全县彝族刺绣及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的提案。县政协及时组织住南华县的部分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委员和县政协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推动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为彝绣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出“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彝绣品牌影响力;扩大规模,进一步推动彝绣产业化进程;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快研、产、销人才队伍培养;多措并举,进一步开拓彝绣产品营销市场”等良方,意见和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落实。

  以“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上海机场南华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南华彝绣产品展演展示,提升南华彝绣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东南大学专家团队资源,成立专家工作站,挖掘南华彝绣市场潜力,将绣、艺、礼与地域特色相融合,研创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彝绣伴手礼系列产品、具有收藏价值的商务馈赠、节庆纪念定制产品和婚服、面扇、首饰盒等婚庆系列产品,助力彝绣产业实现“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的转变。举办了2023年海峡两岸高校彝绣艺术创意大赛,收到来自海峡两岸11所高校200余件作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举办电商直播带货,培养“懂运营、会传播、能带货”的乡村数字人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本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为南华彝绣插上飞出大山的“翅膀”,奏响彝绣与电商的“交响曲”。

  在全县建立10个乡(镇、街道)彝绣生产车间,组织开展彝绣从业人员培训231期15389人(次),举办彝绣技能大赛、彝绣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搭建各民族交流互促平台,提升彝绣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带动10个乡(镇、街道)60余个村(社区)2万余人和197名残疾人从事彝绣加工。目前,全县共有固定绣工2161人,有“彝族服饰”“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160人。涌现出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23年度“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丁兰英为代表的一批彝绣传承人。目前,全县有从事彝绣加工企业15户、经营店铺21个、彝绣专业合作社9个、电商销售主体1家。

  今年上半年,南华县彝绣产业销售收入达3263.2万元,同比增长43%,固定绣工月工资收入近4000元。“指尖技艺”转化成为“指尖经济”,有力推动地区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小产业”撬动“大民生”,南华彝绣的民生价值不断凸显。(周建兰)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zszx/27475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