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赢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动

发布时间:2024-08-14 来源: 天津市政协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决定》从三个方面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动,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把握改革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大势指明了方向。

  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主题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从战略和全局上把握这项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主题主线。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主线是制度建设。《决定》既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又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科学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制度建设的内在联系,实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与主线的贯通。

  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拓展和推进,又需要以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来保驾护航,这就要持续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制度是治理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制度现代化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推进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决定》总体谋划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民主和法治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蓝图和主攻方向,这种谋划顺应了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人民群众新期待,适应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更为迫切的需要系统建章立制的新内涵新特点,更加突出了制度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大局中的重要分量。

  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主动精神。战略主动建立在历史主动的基础之上。《决定》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创造性提出,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来理解和把握改革的一般规律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框架中加入“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创新了对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决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改革任务,归根结底都是要让人民更加公平普惠地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决定稿通篇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旨,突出了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的历史主动。

  坚决树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安全自觉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也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应重点认识和处理的一对战略关系。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决定稿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等内容。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善于运用完善制度的方法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安全挑战。《决定》提出“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分领域改革目标相比,其进一步增加了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目标。《决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章部署,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部署,提出了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同时,《决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原则贯穿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比如在经济安全方面,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在科技安全方面,强调“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强调“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等。这些举措都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现,彰显了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性,其目标是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作者李国泉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www.tjszx.gov.cn/xxyd/system/2024/08/12/0300161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