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上海市政协十四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建言摘编
编者按:7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围绕“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协商议政。
会上,陈学军常委代表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作主旨发言,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厉震林、于雪梅、于秀芬、金江波、刘新宇、赵丽佳、陈海波、祝学军、谷好好、洪清华、杨蓉、林丽平等市政协常委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界别代表分别发言,提出了推动人才产业双聚集、做强做优博物馆教育功能、加强城市文化资源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艺术、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等意见建议。
在此辑选刊发委员相关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陈学军
上海市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上海市委明确提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以“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题展开调研。先后召开8次近百人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并赴9个区开展10余次实地调研。
一、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展现新气象新格局。文化市场迎来蓬勃发展;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显著优化;城市文脉传承保护持续推进;文商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文创产业内生活力不断激发;国际传播建设积极拓展。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文化整体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彰显;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新质生产力有待进一步培育;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三、对推进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紧抓支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其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要进一步优化重大文化设施运行机制,强化与基层文化场所的融通互动。践行“儿童友好”“老年友好”“青年发展”的公共设施服务理念。其二,深化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侧改革,优化丰富全民共享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力推进文化服务资源向每个新城远郊和大型基础社区覆盖,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性和便利性。其三,推动优质文化内容的基层供给。倡导文化名人、文艺院团和文艺精品走进乡村和社区,将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服务带给群众,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
突破难点——讲好上海故事,增强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其一,大力推动上海文艺原创的文化牵引作用。聚焦重大主题,健全院团“出人出戏”激励机制,沿袭《繁花》模式,推出更多“上海原创”精品,向全球推广上海形象。其二,深耕孵化、创作、交易、演出全产业链,打造创新策源平台、艺术评论平台、交易推广平台等。其三,着力打造文化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高文旅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大力推动沪产文艺、游戏、文创精品的“出海战略”。
聚焦重点——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其一,加强数字文化内容资源建设,提升文化大数据管理服务水平。其二,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打造数字文旅超级场景,培育文旅最优营商环境,健全文旅法治体系。其三,充分利用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手段,推动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开发,融入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各领域。
夯实基点——加强城市文脉保护传承,助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一,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策划、推介一批红色文化精品展览。其二,推进城市文化记忆工程。完善非遗传承机制,拓展传承空间和场景。进一步挖掘城市文脉,利用周边文化资源打造兼具文化味、高颜值、烟火气的特色文化街区,比如,深化上海音乐学院周边的音乐街区打造。其三,聚合上海外宣资源共同发力。集中上海的对外宣传资源和渠道,攥紧拳头共同发力,传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城市形象。
直击堵点——强化文化人才高地建设,巩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支撑。其一,制定、完善优秀文化人才所适用的个性化政策和机制。加快建设文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完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和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其二,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一流文化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精简行政手续,彰显上海文化人才的集聚优势。其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培育激励政策,鼓励引导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扎根于基层文化事业。
探索文化出海出新出圈
增强上海全球叙事效能
■厉震林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
上海国际文化传播,近年在制度创新、发展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使全球叙事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上海方案”。
制度平台。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内容生态系统,扎实开展上海“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和“银鸽奖”评审,深化布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数字生态发展空间,探索数字艺术品、数字文化贸易等新业态,创新建设上海自贸区和“进博会”文化板块,积极开展上海十大文化贸易品牌评选和上海文化贸易集市活动。
传播方式。“如何讲”上,充分利用“老外讲中国”,深耕网络平台,科技赋能传播;“讲什么”上,强调传播共鸣;“传播讲”上,强化基层、专业、品牌和学理等多种方式供给。
城市贡献。从个别精品输出到成批佳作组团,从文本、作品、IP出海到模式、文化出海,不断探索全球叙事出新、出圈,作品类型日趋多样,传播半径延伸扩大。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等文化出海“新三样”迅速崛起,在全国处于“头部地位”。上海城市国际形象愈加精彩。
与此同时,相关工作还存在一些瓶颈短板:
首先,短期“引爆”能力较强,长期规划能力不足;能够“走出去”,并不意味着“走进去”,能够使全球叙事入心入脑;借助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外籍人士共同参与,缺乏系统谋划以及有效推进;上海故事成为时代IP、全球IP数量不多。
其次,上海叙事作品的“国际语言”感染力量还不够强,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和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实效性。
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表述不够。
为此建议:
一、中国进博会和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国际重大节展赛事平台,加快迭代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更多国际头部作品以及文化机构参与,大力提升参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版权交易水平,将上海打造成为对接全球文化的“世界会客厅”,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首选地”,是创新型企业和新兴文化项目发展成长的高地,也是共享利益和创造效益的高地。
二、培育和聚集一批精通文化传播的专业“国际操盘手”,即在跨境文创的IP产业链运营领域,业界经验丰富,深谙中外文化,具有较强专业策划、运作能力的策展人、经纪人等,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使上海文化形成长期持续的国际影响力;尝试在国际文化中心城市设立上海文化中心,运用人工智能精准传播,开展全球叙事活动。
三、推动文化产业从“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转型,从“上海创造”向“上海时尚”升级,以时尚传播作为文化产业基本理念;加快“上海出品”影片在全球同步放映的步伐,在国际主流电影节设立“上海单元”,同时加大上海电影人工智能发展力度,在虚拟制片方面力争走在世界前列;上海“驻场”演出作品,从国内巡演扩大到国际巡演,努力培育成为全球IP。既有上海风,又有国际范,培育更多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品牌。
四、打造国际传播的媒体矩阵,深化官方媒体与自媒体、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国内媒体与国际媒体的有机整合,探索人人创作、人人展示、人人分享的新型传播模式,开发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融媒体产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受众“听得懂、愿意听”。通过经贸活动、教育合作和艺术交流,推动和促进上海“走出去”,增强上海全球叙事能力。
推动人才产业双聚集
加快上海“电影之城”建设
■于雪梅
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大学副校长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历经百年,仍然领风气之先,出品了多部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精品力作。2024年6月,上海发布了《弘扬城市精神打造电影之城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从创制、产业、市场、人才等方面详细绘制了电影之城蓝图。
然而,上海电影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才供需失衡。虽然上海有多个专业影视院校,但优秀的专业人才仍然相对稀缺,实际需要的人才和供给之间存在差距。尤其在特效、后期制作等专业领域更加明显。
资金链压力。电影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而制作成本高昂,很多小型制作公司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上下游协作不足。影视创作、发行以及放映等环节之间的协调常常不够紧密。
数字化转型挑战。随着数字流媒体的崛起,传统电影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产业链上下游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环境。
上海电影一直是这座城市的骄傲。鉴于上海的“中国电影摇篮”历史地位以及城市文化战略需求,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让更多的有志于电影的年轻人留在上海,为产业聚集奠定人才基础。一是对于本市专业影视院校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进行支持。二是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政府扶持项目中,扩大对于年轻编剧、导演的扶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三是为年轻电影人才留在上海提供便利条件。四是对留在上海创业的年轻影人开设的个人工作室提供资金及税收上的扶持。
第二,为电影融资、拍摄提供便利条件,吸纳更多的影视公司和影视项目落地上海。一是发挥上海金融中心功能,推出引导基金、版权抵押、融资担保等多项服务,尤其是提供项目早期开发阶段的扶持。二是对影视项目在上海实施落地成本部分返还,增加影视项目注册在上海的意愿。三是通过一站式服务降低拍摄许可成本。
第三,引入后期制作与宣传发行知名企业,完善电影产业链,重视电影前沿技术的发展,重组人工智能应用下的电影产业格局。一是有目的地引进知名后期公司入驻,为本地导演提供在地服务。二是引入知名宣传发行公司,与本地流媒体平台等建立宣发新体系,让影视项目拥有高质量的本土服务。三是鼓励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等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在促进全行业降本增效的同时开创电影产业新格局。
第四,依托沪上专业影视院校,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打造“电影之城”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一是联合全球顶级业界、学界专家和机构,打造高质量影视孵化平台。二是在研究院的框架下,建设有院线资质的“国际电影院”和“大师工作室”,打造上海电影文化新地标,使上海成为国际电影文化交流驻泊的“码头”。三是充分发挥上海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的优势,结合上海电影产业实际,开展有关电影金融、新质生产力研究与应用、IP产业链构建、上海电影评论与评价体系等相关专题研究,为上海电影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进一步做强做优博物馆教育功能
■于秀芬
上海市政协常委、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上海的博物馆建设发展快速(上海共有各类博物馆165座,每1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高于全国人均水平)。网红展览此起彼伏,参观人数也居全国城市前列。
前不久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又引发了一大波“文博热”。展览第一周显示:上海以外的观众占七成。上海博物馆周边酒店、餐饮、购物迅速升温。
对标上海所提出的要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的目标;对标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的第一功能是教育”的新定义,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内涵建设,上海博物馆的功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对参观人群结构分析以及多元需求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常设展和主题展的策划,以及为参观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产品有待进一步拓展。
为此,提三点建议:
第一,要把博物馆打造成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一是要深挖潜力,让更多的文物从库房里走出来,走进展厅,走进观众。在理念上,要从“以收藏和研究为主”转变为“以教育和服务”为主。要围绕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深化研究,并借鉴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有效做法,开放尽可能多的空间,让观众能够观赏更多的藏品。二是要增强展陈方式的生动性,引导观众主动参与。在被动式的“看”“听”的同时,可增加开放式的展示,如提供模型、视听等;也可开展观众参与的活动,如电脑游戏、示范表演、角色扮演、益智问答等;还可提供体验式的产品,如三维空间的情景塑造、遗址复建等,引导观众耳听、眼看、手动、心跳,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第二,要把博物馆打造成公众终身教育的大课堂。一是要延伸展览的时间轴。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开展不能局限在观众的实地参观阶段,还应包括参观前和参观后两个阶段。既要立足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形式,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又要把展陈前、展陈后两个阶段的教育产品和活动与展陈一并谋划和实施,吸引观众因为一个展多次走进博物馆。二是要服务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多元多样需求。从幼童到长者,对知识的探究是多元的,观展需求也是多样的。博物馆要应对多种需求,不仅要贯通古今、追根溯源,也应服务人们当下的探究和好奇,甚至为未来提供一个全新的探索空间。如科技新知、环境保护、技艺传递等。
第三,要把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2018年,中办国办明确“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多年来,上海坚持“文教结合”,很有实效。下一步,一要进一步放大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多感官学习机构,这是学校通常所不具备的媒介,也是较之其他校外教育机构的最大优势,更是青少年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的鲜活教材。特别在网络时代,从实物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为此,要从组织、机制、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二要进一步丰富展陈方式,在展览内容设计上,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要推出一批具有时尚感、科技感、创新性的专题展览。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展览。让青少年能够沉浸式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和探索欲。
加强区域化城市文化资源协同发展
激发“魔都文化新活力”
■金江波
上海市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担当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使命。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是注重城市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是卓越城市建设的核心要务。通过社区艺术营造、“无墙博物馆”、社会美育等行动,充分实现城市文化的价值,促进当代城市功能更新再生,激发民众关爱生活、关注城市未来和关心时代精神塑造,使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化发展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上海,是奋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创造文化新奇迹的领航地。上海更是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输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出海港和实现国际文化竞争力的前哨站。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城市生态、人文以及未来,如何更可持续地彰显文化软实力?如何更好地以时代文艺成就来书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城市的盛景蓝图与实景画?如何成为全球享受与消费原创性、高品质多元文艺精品的目的地?
为此,提三点建议:
加强区域化城市的协同合作与多向交流。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璀璨多元、绵延不绝的核心流域,也是当今中国最富经济活力、经济体量和人口密度集聚的重点城市带。上海处于长江下游,拥有超大经济规模、完备的科学技术研发、产业生产和物流全链化的体系。以上海作为长江入海口的优势与特色,携手流域兄弟省市构筑长江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合作联盟,围绕节点城市的资源优势,开展长江流域的文化艺术内容的共享、共建和共创,建设“长江流域文创产业联盟、文旅活动共享大会、长江文化艺术节”等,有组织推动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艺术市场繁荣。
加强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艺术的合作。大湾区与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其特征相近,形态相仿。目前均处于城市转型发展关键阶段,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老城片区均需要成为城市新业态、新消费、新风尚的新场景。可设立专项合作机制与平台,打造“沪港澳青年英才”在城市文化艺术项目上专项通道,让城市年轻态的文化项目和节目内容,数字化、体验式、原创性与场景感强的新兴文艺业态成为城市的新质生产力之一,让年轻人动起来、燃起来,城市会更有希望,更有活力,更有未来。
拓展国际合作新渠道、新平台。要充分借助“‘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东盟成员国、联合国”等重要国际合作渠道,开展重点文化艺术培育项目,打造文艺出海计划、人才互访驻地创作计划、文化艺术产权国际贸易交易平台等,在上海国际艺术节、进口博览会、上海双年展等平台上设立专区,促进高质量与多元化的世界文艺精品服务于市民的高品质精神生活需求。用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温暖人心,促进世界文明互动互鉴。
积极发挥侨海资源作用
助力上海文化国际交流
■刘新宇(代表致公党界别发言)
上海市政协常委、致公党界别召集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上海市委秘书长
近年来,本市围绕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相关评估报告显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近九成市民认为成效良好。但对标全球知名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仍有差距:城市形象标识度需提升;文化风潮引领力待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需强化,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领军创意人才紧缺;侨海特色优势未充分发挥。
为此建议:
抓好顶层设计,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形成“聚合力”。组成联合课题组,全面排查侨海文化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开展主题调研,充分发挥建言献策智库作用;制定专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发挥侨海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交流,增强“表现力”。统筹侨海资源力量积极发声,努力参与构建海外自主传播平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重视培育侨界新生力量,成为上海文化民间外交使者以及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上海声音的讲述者、演绎者、创造者。鼓励第三方民间机构在海内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利用海外商业关系,促进文化贸易,提升“竞争力”。充分利用侨海资源,向海外传播上海文化品牌、企业、重要活动。积极推动上海文化产品、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扩大文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促进与海外文创产业合作,吸引外资投入上海文创项目,特别是数字文化新赛道。
借助海外资源力量,打造节展品牌,强化“影响力”。通过海外渠道,加强上海国际电影节等成熟品牌宣传,提升国际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联络国际顶尖文艺资源来沪交流展演,举办论坛、沙龙、赛事、节庆等,实现与世界一流文化艺术活动同频共振。
挖掘海外人才资源,吸引文创人才,涵养“支撑力”。鼓励海外华侨华人投资上海文化项目;设立基金、奖学金等,支持上海文创及人才培养。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杰出文创名人、团队来沪发展。积极推动国际项目合作,提高海外文创人才资源开发效能;利用在沪海外人士,特别是留学生、港澳台籍学生等开展文化交流。
坚守初心,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赵丽佳
上海市政协常委、工商联界别副召集人,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经佳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和创新行动,参与全球文化竞争,高水平地打造中国文化全球品牌。上海在“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文化发展改革、厚重传统文化传承积淀,弘扬、放大传统文化效应等提高城市文化精神的系列工作。
上海的目标是建设世界级文化大都市,成为国际领先的全球城市,就现状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机制有待完善;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机制有待完善;传统文化融入学校体系不足,造成培养断层。
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挖掘潜力,多渠道多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为推进“两创”,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多渠道、多样化创新的表达形式等推动“两创”广见实效。一是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上海文艺创作平台,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开展各类文艺创作。二是在城市公共文化阵地中弘扬传统文化。以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目标,建成覆盖全市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地铁、进绿地、进商圈;利用上海330多个公交车站、400余列轨交列车,持续实施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进地铁工程。推进传统艺术场所、名人纪念馆建设开放,使之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打造上海品牌,促进海派文化出海。上海文化底蕴深厚,文创产业发达,文化IP众多,仅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超310项,不少都具备开放包容的“出海基因”。因此,建议借助上海与各国友好城市的外交资源,提前为“文化出海”提供海外文化法规政策辅导、境外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等必要指引。其次,支持上海各类非遗艺术团体“走出去”,前往海外进行民间文化交流,将上海的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评弹等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海外人士能近距离、真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于润物细无声中传播文化的影响力。
多措并举,推动传统文化薪火传承。如何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同时又与时俱进,保持其生命力?首先,推行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共同协调发展。推动上海各剧团携手各区镇文化中心,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提供传承弘扬各类剧种与传统文化的舞台。其次,优化传承抓手,通过文教融合路径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实《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为抓手,设置专项课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利用新型的传播渠道和方法,并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人,让国潮国风成为新时尚。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艺术
打造数字城市文化名片
■陈海波
上海市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
当前,数字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与驱动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底蕴、创新活力等元素进行整合和呈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这张名片不仅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吸引国际关注、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繁荣的经济和多元的文化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在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过程中,也需在数字化时代不断积极探索和创新,致力于打造一张独具特色的数字城市文化名片。
虽然数字技术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作用巨大,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数字逻辑对艺术深思方面的挤压,需要警惕避免技术至上主义、短期网红但可持续性不足等造成的深度审美向浅度审美转变等问题。
为此建议:
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的融合。上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应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上海独有的文化遗产,同时展现其现代都市的魅力。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将上海的历史建筑、博物馆藏品等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呈现。此外,还可以开发更多数字艺术展览、数字音乐会和数字戏剧等新型文化产品,让人们在数字世界中感受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提升数字文化内容的创新与应用。上海在打造数字城市文化名片时,应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将其转化为数字故事、数字游戏等新型文化产品,并与数字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城市品牌、艺术家和设计师创作具有上海特色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现上海的文化创新力和创造力。
构建整合文化资源的数字文化大平台。上海已不乏小而精的数字文化平台,但尚无具有整合及搜索功能的数字文化大平台。可以通过建设数字文化大平台,整合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与内容、汇集各类文化艺术机构线上平台入口、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一平台应具有多重功能,并可向全球用户开放,让更多人了解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在数字文化生态系统构建、城市公共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效应,促进上海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技术研发与数字文化人才的培养。数字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需要一支具备数字化技能和文化素养的人才队伍。一方面,上海可以通过高校、科研机构等渠道培养数字文化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也可鼓励机构间共同研发适用于文化艺术领域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持续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文化理念,提升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注重文化供给大循环
更有效发挥文化滋养功能
■祝学军
上海市政协委员、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闵行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基层文化配送是一项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府工作,目前采取政府主导、基层点单、购买社会化服务、面向基层投放的方式,包括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讲座讲演、体验型特色活动等。通过与有关部门座谈交流,了解到如下情况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基层公共文化配送取得的积极成效。基层文化配送分市级和区级两个层面,市级主要通过市群艺馆公开采购确定每年配送清单,经各区挑选后输送;各区负责区级公共文化资源的征集审核分配与落实;街道、镇也有不少主动作为。各区都打造有招牌项目,比如静安区的“浓情静安·爵士春天”等“三节首汇”,吸引市民超过350万人次;奉贤区的“艺享新江南市民文化展”,观展人数超50.1万人次;闵行博物馆“万历那年文物特展”,观众累计22.05万人次。从配送内容看,无论市级资源或区级资源,基本都实现按需点单,突出满足市民实际喜好,受到热捧的项目日渐增多,且市民更倾向于参与感强、体验性突出、参加方便的线下文化艺术指导、非遗手工等项目,不少课程常“一票难求”。
第二,当前工作的需求和困难。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设施吸引力不足。提升群众文化感受度满意度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不够。
第三,关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配送的建议。从工作定位看,基层公共文化配送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做引导、促均衡,文化供给重在质量、意在分量、胜在容量。如果善于借力形成合力,让全市文化资源和基层互动循环,我们可以让基层文化配送更加给力。
一是坚持普惠原则,进一步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支持力度。
二是希望制度化安排市级文艺团体和高校艺术团队“三人成戏”“四面出击”。市级文艺院团艺术家应当成为市级公共文化配送的重要力量;高校艺术团队水平也非常高,我们要多为文艺工作者创造连接基层群众的机会,引导他们“三五成群”,组成小巧精干的演出团队,以公益表演、暑期巡演等形式走进社区校区厂区,举办文艺演出、公益培训和讲座,广泛深入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高雅文化,让各类公益文化活动此伏彼起。在文艺服务群众的同时,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创造更多更新的好作品。
三是高度重视发挥民间文化机构和群众文化团队的作用。当前上海的民间文化场馆众多,美术馆、展示馆、纪念馆、专题收藏馆和博物馆等遍布全市。要搭起平台,实现民间文化机构展演信息的互联互通、广而告之,让更多文艺爱好者共同分享。我们还有大量民营文艺院团和群众文化团队,要让这些机构和团队加入到基层文化配送的队伍中来,产出更多亲民的文化节目。
四是注重发挥各类公共服务场馆功能,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场所。建议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运行的办法,打造小而美、小而近、一室多用的家门口文化场地,开放更多亲民的文化场所,鼓励社区定期组织自编自演的音乐会、展演会、面向大众的艺术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自我供给、激发民间文化活力。
五是千方百计扩大基层图书馆藏书报刊来源,让书香上海更具实力和活力。鼓励市民参与书刊义捐、图书漂流,并合力举办各类阅读活动,让书香弥漫上海城乡各个角落。
激发戏曲活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谷好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
上海是戏曲重镇,多个剧种在这里交融发展——京剧在上海获得命名;昆曲在上海培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专业演员;越剧、淮剧在上海发祥。一批名家开宗立派,和众多剧场共同确立了上海“戏码头”的地位。近年来,上海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戏曲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戏曲人迎来了最好的时光。
相关建言如下:
第一,探索在深化改革中整合优质资源,推进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各区优质资源,集聚文商旅等关键要素,将各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地标性景观、街区等与文艺院团的优质内容供给相结合。打破传统戏曲与现代资源间的壁垒,通过艺术上的交集、空间上的交错、内容上的交融、消费上的交互等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戏曲IP发展的强大合力。
希望能加大融合力度、扩展融合广度,实现“戏曲+”的跨界融合。在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戏曲元素。
建议在商业街区设立戏曲体验馆,提供戏曲服饰试穿、戏曲化妆体验、戏曲唱腔教学等服务,让游客亲身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开发戏曲互动游戏等。催生更多像“武康路、安福路”文化+商业街区的样本,让文艺院团有机融入到全市各区的文化创新战略中,助力上海文化“一盘棋”的大发展。
第二,探索全媒体深度合作,助力传统文化提升“能见度”。文艺院团非常重视全媒体传播,但囿于能力水平、人才技术等因素,对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用户审美需求的认识存在差距。
我们希望,一是探索全媒体矩阵引领,重塑戏曲审美潮流。通过全媒体平台的戏曲宣传普及计划,利用主流媒体与抖音、小红书、B站等热门新媒体,共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与话题,引领公众审美潮流,提升戏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二是探索“直通车式合作”,深化戏曲网络表达。积极探索并实施新媒体平台与戏曲院团的深度直通合作机制。政府搭台、平台赋能、院团唱戏,形成三方联动的良好格局,助力戏曲院团精准触达网络受众,重建当代观众与传统戏曲之间的情感纽带,培育新一代的戏曲爱好者。
第三,探索培育更多演艺新场景,提升文商旅消费。近年来,上海首开先河,大力推动演艺新空间发展,促进沉浸式驻场演出等多业态的剧目创作演出,推动剧目走进商场、写字楼等,以亚洲大厦为代表的新空间迅速崛起,形成在演艺大世界区域的集聚,为文商旅消费注入新动能,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新活力。
当下,“文化内容+场景”的体验型、沉浸式消费越来越为消费者所偏爱,戏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如上昆与故宫开展战略合作,拟再现宫廷演剧的沉浸式体验,实现“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我们希望为国内外游客呈现更多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新场景,开展数字赋能戏曲场景建设与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焕新发展,发挥国潮对文化消费的赋能和带动作用。
希望政府部门对待新萌发的演艺新场景,在演出审批、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好政策加持,丰富演出样式,促进演艺主体的活力迸发,形成发展新质文化生产力的一个全新范式。
创造场景、整合运营、强化示范
文旅融合助力上海新发展
■洪清华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如何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展示中国形象,助力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是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实践的重要议题。上海要把文旅融合作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好抓手和场景。
为此,提三点建议:
将世界一流资源整合成顶级文旅产品,让文化“火起来”。目前,单纯以资源主导型的时代已经过去,产品与运营双主导时代正是当下,未来将属于场景化时代。上海有世界一流的各种单项文化资源,但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运营成世界一流的高质量文旅消费产品和场景。比如2024F1中国大奖赛三天近20万人次现场观赛,外地外国观众占八成,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网友通过F1中国大奖赛和周冠宇的表现,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和文化自信。2023年,有129万人次现场观看在沪举办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再比如上海有很多明星演唱会、音乐会,影视剧,从年初爆火的《繁花》到最近热播的《玫瑰的故事》,再到6月份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上海有中国顶级的文化演出资源。但目前,围绕顶级体育赛事、顶流文化演出、世界性节展等“上海唯一”的文化资源,包括酒店住宿、美食餐饮、标志景区、购物消费的顶级打包产品还比较缺乏,需要精心设计、专题开发、整体运营,形成“爆款”文旅产品,这里面蕴含了最大的附加值和购买力,对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会很大。
重视植入年轻化业态,让文化“活起来”。城市的未来属于年轻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也需要年轻人。建议通过动漫展、游戏、元宇宙技术等方式,专注文化与科技、设计的深度融合,让年轻人为城市骄傲。
打造中国入境第一城和长三角入境游示范区,让文化“强起来”。上海是中国的世界会客厅,承载着世界游客对于中国国际大都市的美好形象的期待和向往。围绕全面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应该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打造入境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一是扩大创新营销。从供给端与需求侧双向增强中国入境游的宣传。从国外游客的思维与角度,讲好好玩上海、美好长三角、友好中国的故事。利用好国外主流新媒体平台,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推介上海城市文化。二是建设友好型入境游环境。建议上海在电信网络、消费与支付、酒店选择、更多样的公共语言标识等方面,从国外游客尤其是自由行客人的需要出发,创造更友好、更便捷的服务环境。三是打造长三角入境旅游示范区。长三角三省一市自然风光、人文度假各有特色,互补性很强,建议参考国外成熟旅游目的地大区模式,由上海发起成立长三角入境旅游示范区。四是提升游客体验,开辟上海特色的入境游线路。
用活用好红色档案资源
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
■杨蓉
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用活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对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城市基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存在以下问题:区域联动不足,保护力度有待加强;数字运用不够,提炼演绎有待深化;传播渠道单一,服务品质有待提升。
上海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提升策略如下:
一是多元协同,加强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加大全市统筹力度,从上海红色档案资源的时空特点出发,连点成线、连点成片,强化与长三角及其他省份红色资源的合作。对上海红色档案资源摸底,为珍贵红色档案“定制”专用库房,出台红色档案保护修复指南,利用3D扫描等技术对红色建筑、文物等资源进行扫描和数据提取,实现永久的预防性保护。
二是数据赋能,丰富红色文化产品供给。创新编研成果形式,以红色故事重构上海红色文化精品,打造上海红色网红产品,推动城市红色文化与品牌营销紧密结合。以觉醒时代、党的诞生以及改革开放为主题,推出上海“必听”红色党课。围绕石库门建筑、《新青年》杂志、革命人物等红色元素,打造上海经典红色文创产品。
三是创新形式,提升红色文化服务水平。各档案机构联通微博、抖音等平台,多形式展示红色资源,构建优质红色文化品牌形象。通过“上海发布”等渠道及时、准确传达红色信息,在咨询、交通、参观等方面提供特色服务。打造沉浸式场馆、沉浸式历史舞台剧、虚拟红色旅游,增强红色文化中的临场感、交互感。
以游戏产业为载体
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林丽平
上海市政协常委,台盟上海市委研究室一级调研员
随着两岸局势的变化,目前正常的交流交往仍然受限,电游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发挥文化输出的作用。游戏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对文化具有更大的游移性和适应性,在游戏中的互动体验,令玩家接受度和认同感更高。腾讯游戏、米哈游等已进入台湾市场。以游戏产业为载体,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为此建议:
设计打造既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被台湾青年接受的作品。目前大陆武侠和仙侠题材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等在岛内及海外已有受众。可以此类主题为题材制作更多有IP基础角色代入的游戏,增强体验感和认同感。深耕宏大叙事背景下中国优秀人物,宣扬中国集体主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奉献精神,给岛内青年受众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
鼓励国内游戏大厂开展台青游戏创业孵化项目,吸引优秀台湾青年结合台湾文化历史典故和两岸文化融合等元素,开发本地化游戏。
原文链接:https://www.shszx.gov.cn/shzx/zxyw/content/b7828899-4ab5-4913-bbd9-c983d121651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以基层之治为“中国之治...
24-12-24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4-12-24凝聚政协力量 爱心汇聚...
24-12-24民建宁夏区委会举办20...
24-12-24履职担当践初心 一枝一...
24-12-24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李秀英主任率队赴佛山市...
24-12-24南宁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