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如何治理“幽灵外卖”,守护“舌尖安全”?

发布时间:2024-09-08 来源: 河南政协 作者:佚名

  部分处在热销榜上的高分外卖店铺,有的只是租借了住户家的营业执照,其实和住户并没有关系,甚至连营业地点也不是证照上的地址,宽敞明亮的堂食照片更是“照骗”;有的“实况厨房”中藏身了几十家外卖店铺,所使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一模一样;有的外卖店铺竟然和废品收购站开在一起,卫生状况堪忧……

  随着媒体曝光,“幽灵外卖”引发社会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普及的外卖早已嵌入人们的生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该如何治理“幽灵外卖”,守护“舌尖安全”呢?

  “幽灵外卖”

  为何屡禁不绝?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兴起带给消费者很大便利。同时,由于颠覆了传统堂食模式,消费者无法实地接触商家,一些线上光鲜亮丽、线下疑点重重的“幽灵外卖”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威胁。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分析称,“幽灵外卖”屡禁不绝,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从商家、外卖平台和监管部门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是商家层面的原因与责任缺失。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选择租借或盗用他人营业执照,甚至使用假地址、假照片进行线上宣传,以吸引更多顾客。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部分商家对食品安全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外卖平台监管责任缺失。有的外卖平台在商家入驻时,未能严格执行审核程序,导致一些证照不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商家混入平台。外卖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技术支持,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部分平台甚至为了追求用户数量和交易量,对商家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纵容包庇。

  三是监管部门责任缺失。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面临着监管资源不足、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覆盖所有商家和平台,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

  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幽灵外卖”屡禁不绝,与网络餐饮行业独特的运作模式有关。

  “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不仅削弱了消费者直观判断能力,也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难以窥见商家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部分外卖商家便利用监管‘盲点’,罔顾消费者权益,以图短期利益最大化。”陈音江表示。

  整治“幽灵外卖”

  须进一步强化监管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网络餐饮安全的法律规范仍不完善,这导致了对第三方平台的资质审核、商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等‘关键一步’缺乏有效监管,而且我国尚未形成网络餐饮安全的全国统一标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施乾平表示。

  施乾平表示,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但是常常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分辨商家信息是否真实。“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要有更强的互联网思维和相应的新举措,实现全链条、全方位监督制约。”

  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服务?

  对此,李志起建议: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外卖行业的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商家、外卖平台和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二是加强执法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幽灵外卖”的查处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线上外卖店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增加执法频次和覆盖面,确保监管无死角。三是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联合监管的合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四是提升公众参与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积极举报“幽灵外卖”等违法违规行为。

  “要让‘幽灵’外卖无法再‘幽灵’下去。”陈音江表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智能的监管体系,形成“以网管网”的治理模式。同时,通过引入信用管理机制与大数据分析手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留下“痕迹”,实现信息的全面追溯与透明化,让监管“触角”延伸至网络餐饮的每一个角落。

  外卖平台要扮演好

  “守门人”角色

  “整治‘幽灵外卖’,外卖平台应主动出击,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施乾平表示,平台应积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把控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准入审核,将证照不齐、所提供餐饮服务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非法主体排除在“网外”,切实净化网络餐饮服务提供主体,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用餐环境。

  “同时,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也要‘无缝对接’,标准一致、品质同优,并在配送环节严格把关,防止餐食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施乾平表示,这不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之举,更是平台稳健运营、赢得长远未来的关键所在。

  李志起建议,外卖平台应从源头端过滤“照骗”,通过完善商家资质审核、风险管控、举报处理等机制,确保证照信息真实有效,避免租借证照、代开店铺等行为。

  “平台可以进一步完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对商家的资质、经营场所、卫生条件等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定期抽查和复查制度,对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持续监管。加强对商家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李志起建议。

  “同时,还可以开展‘明厨亮灶’的工作方式,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后厨加工烹饪全程进行视频直播,实现消费者在网上实时查看订餐企业的加工场所,对网络订餐进行全方位监管。”陈音江补充说。

  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

  和社会监督

  食品从加工到餐桌,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业态种类丰富,相关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众多,加强食品安全须臾不能放松。

  “消费者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应积极行动起来,让‘幽灵外卖’见见光。”李志起表示。

  “首先,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李志起建议,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和有效的救济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维权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推动社会监督。鼓励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外卖行业的监督工作。通过舆论监督、社会评价等方式,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李志起进一步建议。

  “再次,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李志起表示,外卖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家信息的公开力度,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地查询商家的证照、经营场所、卫生条件等信息。同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对不法商家的有效震慑。

  “幽灵外卖”乱象经媒体曝光后,近期,“怎么识别幽灵外卖”的话题也登上“热搜”。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有效识别“幽灵外卖”并正确维权?

  陈音江提醒道,广大消费者不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还应掌握更多实用的辨别技巧。“例如,在浏览外卖平台时,除了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信息外,消费者还可以注意商家的评分、评价数量及内容质量。一旦发现不符,可通过正规渠道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网络餐饮市场的健康与透明。”

  “整治‘幽灵外卖’,须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等多方形成合力,压实责任、积极作为,构建一个安全、透明、有序的外卖消费环境,才能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施乾平表示。


原文链接:https://www.hnzx.gov.cn/2024/09-06/43425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