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巴盐古道”上的政协委员身影

发布时间:2024-09-11 来源: 重庆政协 作者:佚名

  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的崇山峻岭间,一条沉寂多年的“巴盐古道”经过精心修复,即将“重见天日”、焕发生机。近日,县政协委员贾双艳激动地告诉记者:“石龙村连接黄水镇这段3.2公里长的‘巴盐古道’,经过‘梳妆打扮’后,将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巴盐古道”是石柱县境内多条从长江边通往湖北、湖南的古盐道,因历史上曾承担“川盐销楚”的重任,被誉为武陵山区各族人民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其中,石家乡石龙村梓潼沟的“巴盐古道”连接着西沱镇、沿溪镇,过赶家桥、鱼池镇等地直至黄水镇,进而通向鄂西利川、恩施等地。2011年,石柱县巴盐古道“盐运民俗”被列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迅猛发展,这条古道被废弃,逐渐隐没于深山之中,加之长年累月雨水冲刷,损毁严重。如何留住文化遗产根脉,保护传承好古道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在贾双艳看来,“巴盐古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去年起,他联合该片区的崔渝玮、谭洪波、陈翀等政协委员,积极助力“巴盐古道”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们集思广益,深入挖掘“巴盐古道”的历史故事,提出增设文化宣传墙的建议,得到了石家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还多次实地调研、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为今年初石柱县正式启动“巴盐古道”修复工程注入了政协力量。

  据了解,修复工程包括修复3.2公里“巴盐古道”、整治2.1公里“巴盐古道”河岸线,并增设巴盐古道沿线文化宣传墙6面、旅游导视系统1套、亲水平台2处。如今,修复完成的“巴盐古道”路段,青石板路面平整光洁,沿着山势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秀美的群山之间。

  “梓潼沟‘巴盐古道’沿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特别是直径1米以上的古银杏树,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石家乡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保护传承好“巴盐古道”文化,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凌云 通讯员 隆太良)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4-09/09/content_1072270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