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委员呼吁:让科技全领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 河南政协 作者:佚名

  编者按:

  文脉赓续,弦歌不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考察时指出,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背景下,记者采访了部分政协委员,通过他们的视角,深入探讨我国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弘扬国家文化遗产,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秋风送爽,枫叶渐染。十一国庆长假期间,众多国内外游客涌向麦积山景区,只为一睹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的独特风采。据统计,国庆七天,麦积山大景区(不含白鹿仓)共接待了高达24.9万人次的游客,与2023年同期相比,实现了47.91%的增长,其中麦积山吸引了8.3万人次的游客。

  “悬崖千重梯,洞窟如蜂房”,麦积山以其独特而险峻的地貌特征,成为大自然与人类智慧交相辉映的奇迹。在这悬崖峭壁间,栩栩如生的“薄肉塑”飞天与温婉含蓄的“东方微笑”泥塑,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不断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壁画1000余平方米,各类造像10632余身,北朝崖阁8座。”甘肃省天水市政协委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介绍,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主,全面展示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不同特点,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史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

  “麦积山石窟位于丝绸之路东段,是佛教东渐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看来,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反映了印度佛教造像经丝绸之路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碰撞融合,演变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历程。麦积山的雕塑形象从最初的“胡貌梵像”到后期的“华夏风范”也体现了佛教东渐过程中的文明互鉴和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多重挑战

  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之一,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然而,历经千年风雨洗礼,麦积山石窟的保护之路并非坦途,尤其是其所在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给石窟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场风霜雨雪的侵蚀、地质灾害的破坏,有的佛像已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有的佛像已破损斑驳。塑像和壁画也因环境潮湿频发空臌、开裂、脱色等病害。

  麦积山石窟保护中面临的问题,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缩影。

  “文物的生命在于保护。”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表示,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传承水平。不过,当前我国文物科研技术在很多领域受制于他国,自主研发实力有待加强。而加快文物本体保护研究技术迭代更新,是提升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此外,他在深入调研和日常实践中发现,科技与文物的融合程度仍然不均衡。无论是文物科研机构,还是博物馆等场所,普遍存在文物工作者多,但科技文物复合型人才少;全国顶级文物科研机构科技与文物融合度高,基层文物机构科技介入程度不高等问题。

  马千表示,自然灾害、旅游压力以及专业人才匮乏是当前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最为突出的三大问题。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历史、考古、地质、化学、生物、文物修复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学科技术人才。然而,当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条件艰苦,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使得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建立科技全领域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机制

  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庄严敬礼,也是对子孙后代福祉的深切关怀。那么,如何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

  “文物与周边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深度联结、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保护文物本体,要同步保护好周边整体风貌。”马千建议,要强化整体保护的理念,按照“预防性保护和文物本体保护”、采取“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统筹做好遗产地的整体保护。让每处文保单位都有保护范围、保护标志、记录档案、保管机构。

  马东平则着眼于文化遗产的内涵传承与创新融合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深入挖掘与继承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保护与传承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技术、理念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为文物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例如,通过传统泥塑与现代影视、动漫的跨界合作,创造出具有新颖艺术形象的作品;利用数字技术重现珍贵文物,既保护了文物本体,又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在展示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价值的同时,让遗产地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应从国家层面建立科技全领域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加快文物本体保护研究技术迭代更新步伐。”石培文呼吁,加快科技文物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或奖项,支持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各地打造国家级文物科研平台、国家级实验室或文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大力提升文物科技装备水平,提高考古技术装备标准化水平,加强便携式分析检测、考古物探、考古测绘和数字化等专业设备的应用与迭代更新等。

  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遗产资源蕴含着丰富多样的价值,如何发挥其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作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业界共识。

  石培文建议,要打通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科技通道。他介绍,这几年,从“数字藏经洞”到“数字敦煌”“数字故宫”,再到壮丽的“数字中轴线”,从数字藏品、虚拟展厅、一键策展等,一场场“数字+文物”的故事正在云端上演,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数字技术让古老的文物“活”起来了,“火”了起来。因此,要引导AI、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文物保护、研究、传承、推广工作。

  “要支持各地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与文物‘触手可及’;开发历史故事现代科技演艺,让游客与文物‘身临其境’;开发博物馆‘云旅游’,让游客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开发数字文创产品,让游客把‘文物’带回家,有效拓展文物资源的旅游消费功能,吸引更多游客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搏。”石培文进一步建议。

  在马千看来,文化遗传“活”起来,不仅可以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还能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展示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成就。这有助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马东平补充说,文化遗产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可忽视,它涵盖了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维度。应依托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各类科普活动,研究开发课程体系,丰富相关研学载体和形式,打造相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基地。


原文链接:https://www.hnzx.gov.cn/2024/10-11/43439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