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搭建协商平台助力大武口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针对空间布局不优、地块破碎等突出问题,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田提档升级,实现亩均节水50%、节省肥料65%,亩均增收150斤左右。”……近日,自然资源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大武口区土地治理示范项目作为我区唯一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在会中作经验分享。
星海镇是大武口区唯一乡镇,位于主城区5公里范围内、邻县城区10公里范围内。2023年5月,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率调研组赴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包抓点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惠村调研时,搭建“有事好商量”平台,协商推动解决星海镇土地整理项目问题。当年6月,自治区政协召开协商会协调大武口区委、宁夏农垦集团,并与石嘴山市政协、大武口区政协“三级联动”进一步开展协商交流,就解决星海镇1800亩土地撂荒问题达成共识。星海镇作为自治区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强化规划引领、项目导入和环境整治,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各部门齐心协力共下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一盘棋” 金秋时节,驱车驶入星海镇星光村,农田交错、渠摆纵横,集中连片的农作物迎来丰收,昔日被撂荒的土地经历“蜕变”展现出勃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西吉县、海原县等地居民搬迁而来,在这里形成移民村,多年来,由于土地权属问题,紧邻星光村的1800亩土地撂荒,村民在此处堆放饲草、建设圈棚、倾倒垃圾。该片土地隶属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长期无人耕种,且由大武口区和农垦集团协调进行整治存在困难,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影响了周边环境。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以来,自治区政协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并搭建“三级联动”协商平台,邀请相关部门、土地隶属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围绕新增耕地发展项目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大武口区负责清理土地上的建筑物和废弃物,建设灌溉项目工程;宁夏农垦集团承担土地综合整治复垦复耕的重任,并承诺每年向星光村提供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自治区政协的推动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开发项目,实现新增净耕地千余亩。今年我们在这片地上全部种上了青贮玉米,到10月全面收割。”宁夏农垦集团前进农场土地资产管理部部长王剑说。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自治区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协助星光村盘活土地资源,有效破解了基层工作的难点、堵点,形成了各部门共下土地整理“一盘棋”的合力,为大武口区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注入活力。 星海镇隆惠村、祥河村分别是陈雍主席的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包抓点和基层党支部联系点。2023年7月,陈雍带队赴星海镇隆惠村等地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针对委员提出的抓好产业振兴、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建议搭建平台,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分协商,为大武口区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星海镇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示范镇献计出力。 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积极推动下,星海镇三合院组生态修复等7个全域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支持下,星海镇“三个零”技术示范产业园、菌菇产业园、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顺利投产使用。自治区财政厅、住建厅提供了有力支持,已拨付18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星海镇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自治区体育局指导协调,星海镇成功举办宁夏首届村BA总决赛,并支持800万元资金建设星海镇综合运动场项目。自治区林草局帮助祥河村、隆惠村经济林产业改造提升获得扶持资金245万元,发展高端果蔬产业。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力的基础,但过去的星海镇土地盐渍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过去流传着‘盐吃砖头’这句话,意思就是扔块砖头到地里,过段时间砖头就会被‘咬成灰’。”星海镇党委书记路朝喜说,有了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支持,星海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到目前,星海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造提质一般耕地10926.4亩,新增耕地3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通过实施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完成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筑防洪灌溉设施,坚持打造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让“粮田”真正变“良田”。 用乐居宜居“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锁”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大武口区通过整合碎片化土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菌菇产业园、果蔬采摘园等,探索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让当地百姓致富路越走越宽。 2023年以来,自治区政协多次牵线搭桥,推动大武口区加强与福建省古田县互访交流学习菌菇种植经验,以星海镇隆惠村菌菇产业园为核心,加快构建菌菇产业体系,为两地产业深化合作按下“加速键”。 星海镇建起1个菌菇产业园、1个科普基地,新建改造140栋菌菇棚,隆惠村带动辐射周边祥和村、星光村、枣香村等6个村,实现年产菌菇2000吨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谈起村里发展菌菇产业前后发生的变化,隆惠村党支部书记朱兵兵深有感触:“过去我们村处处盐碱地,种啥啥不成,大家找不到产业发展思路,摸不到致富门路,看不到过好日子的出路。自从引进菌菇种植,村民找到了致富新途径,逐渐兴盛起来的菌菇产业不仅就近解决了本地农户就业问题,还吸引了一些村民返乡创业,大家对菌菇产业前景十分看好。”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民富。借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武口区不断夯实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物质基础。 星海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先后引进先正达、百果园等龙头企业,贡献产值2000余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380余人,实现增收120万元;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产值13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村民就业130人,实现我区预制菜领域新突破;打造祥河村、枣香村2个宁夏滩羊出户入场示范点,壮大宁夏滩羊特色产业;推广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耐盐碱新对象筛选及驯养等技术,实施“鱼菜共生”发展新模式,发展鲟鳇鱼、南美白对虾、斑点叉尾鮰等名优产品养殖。 星海镇近两年借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为农业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305元,同比增长7.4%,全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85.1万元,全镇经济社会面貌变化巨大。 如今,星海镇大力实施土地规划和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构建起天蓝、水清、土净的立体生态空间。全镇的400多亩建设用地被纳入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中统筹推进,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祥河村八分沟组木材市场搬迁整治,腾退建设用地100多亩,为村镇建设用地提供增量。在各村裸露土地上,种植抗盐碱植物,试点推行“共享农场”“共享菜园”等裸露土地治理新模式,让“疤点”变“亮点”,让“裸土”变“菜园”。 随着一片片土地从碎片到整体整合、优化,星海镇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让曾经的贫瘠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探索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示范镇的实践路径,在广袤富饶的田野上描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记者 李 莹)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ywbd/202410/t20241016_9323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临沧市临翔区政协“茶山议茶”助力茶农增收
>>下一篇:立足本职主动担当 全力以赴打赢“百日攻坚战”
最新加入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刘宁出席全区产业园区项...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