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推动“银发力量”持续绽放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2024-10-19 来源: 河南政协 作者:佚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更加注重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不但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更激励着年轻一代在新征程上奋勇拼搏。

  老有所为引领老年志愿服务新风尚,如何积极推动低龄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退休不“褪色” 服务谱新篇

  “老师傅,麻烦问问去天安门怎么走?”“您坐9路或者622路公交车,坐4站,在前门东站下,走个100米就到了。”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76岁的志愿者汪维信像往常一样,在“北京市东城区党员义务指路亭”忙着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指路。对他来说,假期也和平日里一样,“志愿者就是要做好服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站附近出现了一群老当益壮、服务热情的志愿者队伍。2010年,退休后的汪维信加入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后来成为第三任队长。

  “14年来,几乎每天都在给游客指路答疑。时间长了,一条条路线都‘长’在了脑子里,张口就来,不带犹豫。”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经常被问到的景点以及公交、地铁路线,他带领队员们一一制成指路条,还学会了如何用智能手机查询路线,用科技助力义务指路。

  除了指引路线,供应热水、兑换零钱、失物招领、免费雨衣、应急药箱……汪维信和身边那些同样退休不“褪色”的志愿者,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也收获了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他们是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民政部获悉,2003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起“银龄行动”,各领域老专家、老教授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在欠发达地区发挥智力优势和技术专长,开展支农支教、健康服务等公益行动。

  截至目前,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有700余万人次,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贡献,展现了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很多老年知识分子退休后,身体状况良好,有继续发挥余热的愿望。组织这部分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认为,让老年人从被服务对象成为服务力量,“银龄行动”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的渠道,对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会主委谢商华在调研中发现,我国仍有很多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人“退而未休”,其中不乏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退休人员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低龄老人有不少,他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谢商华表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以“银龄行动”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智力援助和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活动,可以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大多存在的人才资源储备不足等问题,同时对老年人退休后的幸福感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老”帮“老老” 专长派用场

  目前,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高龄老人,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社区养老助老模式,“小老”帮“老老”的志愿团体也越来越多。

  一早把孙子送到幼儿园,65岁的陈淑华来到82岁的刘奶奶家,手里提着热腾腾的包子和豆腐脑。手脚麻利的她择洗干净顺路买的小菜,不一会儿工夫就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早饭。

  收拾停当,陈淑华熟练地把刘奶奶搀扶到桌边,两人边吃边热络地唠着家常。在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望塔园社区,她们门对门住了10多年,自打刘奶奶老伴过世,这样“远亲不如近邻”的关照,早已成为日常。

  帮忙采买些日常用品、相互陪伴着散步遛弯、上门照料一日三餐……社区里,像这样“小老人”主动关心身边“老老人”的场景并不鲜见,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让那些老人孤寂冷清的晚年生活照进了阳光。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告诉记者,考虑到社区里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另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想发挥余热,牡丹社区构建了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活力老人服务失能老人的互助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日常所需,更让他们“过得有品质、有尊严”。

  服务高龄老人,需要耐心、贴心、周到、细致,而这正是低龄老年志愿者的优势。同为老人,对老人生活的不易和艰难感同身受,对于服务高龄老人,“小老人”往往做得更到位,能够让“老老人”感受到别样的体贴和温暖。

  根据每位退休老年志愿者的特长和爱好,牡丹社区已成立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定期给老年人维修小家电、理发等。在王晖看来,这也是激励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的一种方式。

  “作为志愿服务的新兴力量,低龄老年志愿者不仅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更耐心、沉稳的性格,更有群体数量上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邓琳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健康中国的推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些都为“老有所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便利的条件。

  在她看来,我国目前已具备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基础条件,需要充分调动老年群体的生活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确定志愿服务的领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这需要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全面掌握需求,合理科学配置志愿服务资源”。邓琳说。

  建好用好银龄志愿服务队伍

  今年9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广大老年人参加“银龄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意见指出,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明确将“银龄行动”的参与主体由老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全体老年人,活动主题由援助为主扩展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推进老有所为,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和激励更多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甘华田提出,转变思想观念,倡导积极老龄观,积极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具体如何做?他建议加快制定完善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支持鼓励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搭建老年人力资源供需对接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老年人才市场,畅通志愿服务渠道,扩大和升级“银龄行动”,加强老年志愿品牌建设,为老有所为提供便利。

  “践行积极老龄观,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搭建平台。”认同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提升其社会参与能力的同时,邓琳表示,还要引导社会树立“积极健康老龄化”理念,搭建平台支持活力老人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老人发挥经验、知识、技能等优势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建设。

  “建好队伍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管好用好。”谢商华建议,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过程管控和效果评价,促进参与志愿服务的退休老人更大程度发挥自身作用。“推动‘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长期开展、走深走实,成为老年人服务社会的响亮名片,将助力更多老年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老有所为。”谢商华说。


原文链接:https://www.hnzx.gov.cn/2024/10-17/43441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