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工作 > 正文

郧阳一份协商方案推动沉寂山村变身“不夜城”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 湖北省政协 作者:佚名

  

  深秋时节,夜幕降临,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武当不夜城”灯光亮起,演艺节目轮番上阵。人流渐渐涌动,或驻足欣赏,或亲身体验,或点单烤串啤酒上桌……

  

  一年前,这里还是入夜便陷入沉寂的小山村。

  

  变化源于2023年,郧阳区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形成的一份建设“武当不夜城”方案。

  

  郧阳区政协深入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区域发展短板弱项、基层治理堵点难点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至今,累计召开民意恳谈会410多场次,推动290多件民生实事得到解决。

  

  “武当不夜城”年引游客200万人次

  

  龙韵村是全省首个易地扶贫搬迁新建的行政村,安置了来自柳陂镇24个村的840多户、3000多人。以前,村里配套产业业态单一,群众就业增收渠道窄。

  

  如何拓宽村民稳定增收渠道?2023年年初,由郧阳区政协领衔定点协商,多次召开民意恳谈会,形成《建设武当不夜城,丰富“农旅文商学艺”业态,系统缔造易迁和美乡村的方案》,得到郧阳区委、区政府重视采纳。

  

  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当年“五一”节前夕,集演艺、特色美食小吃、文娱互动等复合业态于一体的“武当不夜城”开街,3天就接待游客30万人次。

  

  39岁的陈云一家四口2019年从辽瓦村三组安置到龙韵村,家庭收入全靠丈夫务工。“武当不夜城”开街后,陈云来到街区一家烤冷面店打工,先跟着师傅学习,学成后租下了一间12平方米的店面。

  

  “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孩子上学。”陈云说,“武当不夜城”带来了人气,小店平常一天能挣两三百元,节假日最高峰一天营业额5000多元。

  

  “武当不夜城”吸引来100多家经营主体,兴办起露营基地、共享菜园、亲子乐园等项目,带动1000余人创业就业。2023年,该村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一份建议引来一座村庄蝶变

  

  “风景这么好,我们能不能也搞乡村游?”2022年7月初,郧阳区柳陂镇山跟前村召开庭院会时,部分村民提议,不能一直守着美景“讨饭吃”。

  

  “村庄环境与风景不协调,想吸引游客,难!”山跟前村党支部书记孙绍虎说。

  

  山跟前村离郧阳城区仅3公里、十堰市区26公里,面朝碧波万顷的汉江。但村里大部分房屋是上世纪60年代移民后靠而建,缺乏规划,房屋密集、杂乱。

  

  如何提升村庄品质?郧阳区政协组织界别委员、专家和区直部门负责人到山跟前村调研、协商,形成“以创建‘移民美丽家园’为目标,以房屋改造、庭院美化、道路硬化为抓手,以奖代补推进村居环境提升”的建议。

  

  就资金及改建成本等问题,郧阳区政协专题开展山跟前村环境改造提升问题协商恳谈会。经多方争取,最终整合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并将村里40余名建筑能人、60余名普通劳力组织起来施工。

  

  

  郧阳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共商山跟前村边坡绿化方案

  

  孙绍虎介绍,村里累计改造房屋167户、820间,铺设柏油路2.3公里,新建污水管网6公里,建设公厕4座、垃圾回收亭5个,成本比市场价节省30%以上。

  

  如今,漫步山跟前村,柏油小道如项链一般,串起栋栋白墙黛瓦的庭院。新希望集团、聚力菌业公司等5家企业到村租赁房屋,建设集办公、商务、团建于一体的“商务小院”。

  

  蝶变后的山跟前村,吸引了2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吸纳4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由2021年的18万元增长到30万元。

  

  有了互助组,种一棚菇能省1200元

  

  9月26日,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香菇生产基地五片区,菇农勾开秀和互助组成员一起清理棚内菌棒,为种新菇做准备。

  

  青龙泉社区是全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着来自郧阳区18个乡镇的4200余户、近1.5万人,政府在此配建了1100余亩香菇生产基地。

  

  “种香菇需要大量劳力。”勾开秀说,转运菌棒入棚、疏蕾、采菇等,都要劳力。家里有2棚8000棒香菇,仅菌棒入棚一项,就要6至8人忙活一整天。

  

  勾开秀介绍,鲜菇集中上市时,上午还能卖5.5元一斤,到下午就只能卖3.5元一斤了,一顿饭的工夫一斤少了2元,只好花钱雇人抢时间摘。

  

  得知菇农生产雇工难题后,郧阳区政协委员、社区居委会主任张颖召集驻站委员和菇农协商,建立菇农生产互助合作组。互助组以6至8户菇农为一组,在上棒、疏蕾、采菇等环节互助,成员间采取换工、缺勤续补、货币化抵工等方式互助。同时,为解决菇农菌棒入棚上架时间冲突,协商建立起“片区化管理、压茬生产菌棒、分户错时供棒”机制,把生产基地划为10个生产片区。

  

  如今,在青龙泉社区香菇生产基地,有500余户菇农结成了互助生产小组。

  

  “现在种菇不愁找劳力,而且还省钱!”勾开秀说,自己和舒芳、党家强、杨康国等7户结成互助生产小组后,一棒能省3角钱,一棚就省下1200元。

  


原文链接:http://www.hbzx.gov.cn/53/2024-11-03/655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