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打造高品质宜居地市政协五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作者:佚名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更好地推动重庆高颜值建设、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与会人员聚焦当前城市更新中的重点痛点难点,围绕“城市更新核心政策创新”“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传统风貌区保护传承”开展重点协商,为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将重庆打造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协商建言,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合力。

  

  重点协商现场

  第一专题组

  为城市更新提供核心政策支撑

  “核心政策要解决核心问题,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市场和市民这三个主体。”在8月27日召开的市政协五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上,第一专题组的常委们围绕“城市更新核心政策创新”建言。

  一幢楼房,建好不到十年就拆;一家工厂,因城市拓展连续搬迁几次;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就因一位住户不同意而搁置……面对这些问题,市政协秘书长秦敏认为,政府的规划犹为重要。规划做好了,就能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就能有效解决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矛盾。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比如原来的老旧工厂改造成旅游景点之后,产权单位不善于营运,使用单位善于营运却没有产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需政策的支持。

  张亚兴常委说,重庆在全国率先将城市更新项目各环节涉及市级部门审批的事项下放至各区,以审批权限下放激发各区县政府活力,这种创新举措要做实做细,市级层面要加强宏观指导,做好巡查评估。

  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发改、财政、规资、国资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还要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城市更新赛道。罗挺常委说,如果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资本要进入到城市更新的相关项目,政府部门就要梳理这其中有哪些壁垒,需要整合哪些政策资源。市场主体在新措施实施后,如何得到权益保障,这些也需要在核心政策中有所体现。

  刘光才常委认为,城市建设是载体,城市经济业态是血脉,城市人文历史是灵魂,要通过核心政策使三者有机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

  陈若愚常委提出,城市更新不仅要体现在硬件上,更要体现在在软件上,比如城市精神、市民素质。重庆要打造“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需要有内涵和深度。

  陈渝常委对渝中区大溪沟老发电厂的拆除感到惋惜,毕竟还是《红岩》小说中的场景之一,“今后我们要通过政策的形式,做到有章可循,科学地进行拆与建”。

  吴旭常委则表示,要让建筑具有生命力,就不能把文化搞丢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让市民多参与,他们对更新成果最有感受。(邓永宏)

  第二专题组

  从“面子”到“里子”改造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8月27日,市政协五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第二专题组围绕“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开展重点协商。

  “防火设施设备的设置应更加合理。”徐晓玉常委率先发言。她认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补短板”工程,建议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设外立面钢架结构的救灾逃生通道,以提高老旧小区面对火灾等灾害的逃生几率。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资金是关键。”杨虹常委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资金的不及时、不到位,使得一些在建改造项目存在遗憾,尤其是在管线改造、新增停车位等功能性改造方面问题突出。因此,他建议建立重庆城市更新基金,让城市更新中稳步推进高品质社区建设“有钱投”;多措并举,让社会资本“敢投”;推动居民积极参与改造,让居民“愿意投”。

  吴康明常委深以为然。他就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问题提出统筹专项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财税政策扶持、提高居民出资比例等建议。

  这也引起了莫裕全常委的共鸣。他建议,提升“四大团队”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即项目设计团队、文创设计团队、运营策划团队(物业等)和政策保障团队,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能得到极大提升。

  “应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幸福指数。”吴在学常委提出,要加快建立智慧社区数据规范,加快探索共建共享共治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共性应用系统,加快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要把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和自选类,实现改造内容的因地制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发挥市场作用,加大引入民间资本的力度,形成多方投入的工作局面;强化对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常委们畅所欲言,积极为促进城市从“面子”到“里子”的有机更新建言献策。(秦 杰)

  第三专题组

  立足山水特色提升服务水平

  “城市空间是有限的,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市山多、坡多、错落有致的地形特点,利用好立体空间,加强立体绿化、美化,让山城更美。” 8月27日,市政协常委会会议第三专题组讨论会上,常委们围绕“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展开热烈讨论,为我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建言。

  “建议以城市更新推动公园绿地建设,促进中心公园建设提升,同时加强袖珍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刘庆瑞常委注意到,当前我市建成的公园还不能满足市民在家附近就找到休闲娱乐好去处的需求。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强化我市全域公园有机串联,建设城乡公园体系,打造生态生产生活相互渗透、无间融合的生态公园,强化公园与城市全面开放融合提质。

  加快公园城市建设的建议得到了田盈常委的赞同。“利用城市建设中留下的小空间,打造一批离家近、环境美的社区公园、街区绿地,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田盈建议利用好立体空间,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同时可将原有的两江码头拓展改造为滨江公共广场,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空间布局。

  “年初一条名为‘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短视频火遍网络,这正是我市利用好山城地形特色,开展坡坎崖治理、美化公共空间后取得的巨大成果。”王昱常委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统筹力度,做到绿化美化工作同步设计、施工和管理,政府、企业、社会等各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项目后期管理维护,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温永学常委从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禀赋的角度,建议在城市更新中坚持生态融入,在保留自然地形地貌特色的同时,利用好城市建设边角地,建成公共绿地,增加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在城市未来建设规划中预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服务空间”“加强社区图书馆、小型博物馆、图书角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供给,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生命教育、防诈骗等公共服务”……除结合山水之城特色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外,讨论会上委员们畅所欲言,为城市提升更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真言、献良策。(陈钰铃)

  第四专题组

  让老旧工业片区重焕荣光

  “工业片区是我们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然而在城市的改造升级中,却逐渐成了一个‘包袱’。”8月27日,市政协常委会会议第四专题组围绕“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主题开展讨论。与会常委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积极商议作为“曾经的宠儿”的老旧工业片区重焕荣光之策。

  “可以有针对性地建设工业博物馆,展示工业发展历程,作为城市提升的名片和抓手的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生教学实践基地,从小培养孩子们‘工业强国’的意识,提升工业制造的现场感。”钱鹰常委率先建言。

  与钱鹰不谋而合,刘一常委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建议将特色工业博物馆作为宣传工业发展历史的主要载体,同时规划先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搬迁、安置等问题。

  “工业博物馆要讲清过去、陈述现在、面向未来。”周进源常委提醒,应加强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发挥好工业博物馆怀旧和教育基地的功能性。“老旧工业片区改造要因地、因势制宜,采取‘镶牙式’进行升级改造。”

  谈起因地制宜,众多常委都有话说。李长明常委建议突出自身特色,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强化项目支撑,注重产业引领、文化元素和生态保护,发挥整体效益。王平常委则认为要强化遗址保护意识,采取多元化方式,保留好具备文化特征、价值高的建筑,协调好利用、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将生态理念引入老旧工业区的更新与改造,突出自身特色,布局产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研学基地等现代服务产业。李国全常委建议将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纳入城市发展统筹考虑、整体打造,加大财政支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更好保留文化基因,传承历史文脉。

  转型升级,统筹规划不可忽视。对此,常委们建议“可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小微工业园区、软件园区,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配套支持,将有利于整体品牌塑造”“先摸清家底,将‘普查’和‘体检’统一起来,明确资源优势,分门别类,建立我市工业遗产评定标准和原则”“科学编制更新改造规划,明确过渡期间支持政策,对建设阶段、运营阶段、转型阶段明确相应政策支持”……(黎 赕)

  第五专题组

  留得住“风貌”看得见“新貌”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传统风貌区保护传承,是落实城市更新行动题中应有之义。8月27日,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分组协商第五专题小组的委员们围绕如何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以城市更新重塑城市空间品质,展开了热烈讨论。

  十八梯、山城巷,山水游憩休闲城、乡愁记忆人文道……前不久参与重庆传统风貌区保护利用调研时的所见所闻令刘宝亚常委至今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激活历史建筑、低效空间生命活力,打造品质高端、业态多元的新兴产业空间和消费集聚区,逐步形成母城主轴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带,无疑是城市更新中的亮眼举措,而如何在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中找到“更新”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也让他寻思良久。

  刘宝亚建议,要在保护原有风貌特色的前提下开展与时俱进的更新行动,不搞无中生有,避免千篇一律。“要集中重点,合理布局,搞好配套政策和资金筹措,努力打造精品。”

  “传统风貌区记录了清晰的城市文脉,彰显着独特的城市形象。”视野跳出主城,钟代华常委从区县传统风貌区保护传承角度畅述看法。他经过长期调研发现,区县传统风貌区点多面广,但价值挖掘力度还不够,导致传承保护重视不够,而由于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职不明晰、缺乏经费保障等,也给传统风貌区保护带来了困难,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他建议把传统风貌区保护传承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出台专门的保护条例。

  钟代华强调,传统风貌区的保护利用一定要注重实施品质和业态品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准定位价值特征、文化主题和利用方向,错位布局业态结构,合理配置业态比例,健全业态管理体系,规避低端业态重复,创造和谐业态氛围,实现传统风貌街区的文化认同、人气聚集和有序传承。

  常委们还建议,要不断提高传统风貌区保护水平,坚持推行微改造、小规模、渐进式、常态化的有机更新模式,反对大拆除、大规模、断崖式、运动式改造,避免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的中断。要推进适度活化利用,坚持历史文化街区镇村、传统风貌区活态保护、活化利用,促进街区业态有机更新、功能有机更新、服务有机更新、居民有机更新,让传统风貌区既留得住风貌,也能看得见新貌。(凌 云)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1-09/02/content_10224881.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