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别有情趣的“鸣虫”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古人有为听虫鸣而畜养昆虫的习俗,有关文字记载始于唐代。当时,首先被畜养的是蟋蟀,《开元天宝遗事》说:“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子,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同时,也开始养蝉听鸣,《清异录》说:“唐世京城游手夏月采蝉货之,唱曰‘只卖青林乐’。妇妾小儿争买,以笼悬窗户间,亦有验其声长短为胜负者,谓之‘仙虫社’。”

  两宋至元、明、清三朝,玩赏鸣虫之风经久不衰,在罗愿的《尔雅翼》中,专门说到宋人畜养纺织娘的情景:“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所谓“莎鸡”“梭鸡”“络纬”“络丝娘”,就是蝈蝈,南方人称“叫哥哥”,它的学名叫蠡斯。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蝈蝈就已广为人知和被饲养了。《诗经》上说:“蠡斯衍庆。”意思是它能为人们带来好处。至今,民间仍有“饲养此虫可以为小儿压惊”的说法,因此,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蝈蝈体长五厘米,绿色;触角细长,黄褐色;腹部膨大,腹面色较淡;翅短,绿色,不能全部遮盖腹部。夏秋间栖息在草丛及矮林、瓜棚豆架之中。

  以蝈蝈成长的早晚和它的体色,古代民间分成多种品类。最早在端午节后出现的称为“花蝈”,鸣声低,如“戚戚戚戚”;立秋后十天出现的称“早蝈”,体健可越冬;野生捕获体呈绿色的称“绿蝈”;人工孵育的因少见阳光,体色细嫩翠绿富有光泽,称“翠蝈”;颜色带深紫红如铁般的称“铁蝈”,身大、黑多。明人袁宏道在《畜促织》一文中,说到了畜养和聆听蟋蟀、蝈蝈、金钟儿的乐趣,他说蝈蝈的“音声与促织(蟋蟀)相似,而清越过之……凄声彻夜,酸楚异常,俗耳为之一清”。龚斌《中国人的休闲》说:“听蝈蝈最好是在有月亮的夜晚……养在笼中,挂在屋里,静听之际,想象农田里瓜地菜园,于是依稀觉得有点田园趣味了。”

  姣好秋夜,百虫低唱,其中就有蟋蟀美妙的弹奏。那悦耳的鸣声,常令人驻足细听,而蟋蟀相斗时紧张激烈的博杀场面,更令人久久难忘。蟋蟀,也称蛐蛐,古人以为它和妇女的生产劳动有关,又名它为促织。它能发声,是因为它上下两翅能以一定频率振动;而善于搏斗,则是有着宽阔坚实的钳齿。古人竞相捕捉,并以笼罐豢养。这种以戏蟋蟀为乐的习俗,早在唐天宝年就已形成了。

  捕捉蟋蟀的季节是在每年的立秋后至白露前。内行者只要听它鸣声便可断其优劣,好蟋蟀鸣声苍劲刚烈,且只在夜深时鸣数声即罢。上品蟋蟀常产于老城墙、古坟地,捕时须注意不要为蛇蝎所伤。凡饮过白露水的蟋蟀,声音短促寒怆,色泽浅淡泛明,斗时体力不能持久,所以白露后一般不再捕捉。

  畜养鸣虫,都讲究好的盛器。唐代的蟋蟀笼,工艺精湛,特别是皇宫所用的金丝笼,小巧玲珑,形状有圆有方有椭圆。民间所用,多用竹、木,用手工编制和雕制。除笼之外,还有瓷、陶、瓦罐和盆,亦用于养、斗蟋蟀。明代宣德年间的澄泥盆,有的上面还嵌着珠宝钻翠,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此外,以葫芦制成的盛品,在古代亦十分流行,行话叫“入葫听叫”。立秋到冬至以前,用葫芦盛了鸣虫,揣在怀里,走到哪儿听到哪儿。清代咸丰年间,有个养、制葫芦的河北三河人,别号“三河刘”,把鸣虫放进他制的葫芦,有一种难得的共鸣之声,“亮、宽、响”,真乃是别有一番情趣。

  (李学朴)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ba55234017bbe1cb482024c.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