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扶贫之路亦是追“光”之路——访自治区政协常委 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李立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 作者:佚名

  

  

  

  在督办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113号提案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李立就进一步增强新动能、加大招商引资方面等提出意见建议。

  

  李立,自治区政协常委、民建会员、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董事长,他是宁夏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早一批搞光伏事业的从业者。2014年,国家启动光伏扶贫工程以来,李立成立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致力于光伏产业精准扶贫和光伏电站信息化、数字化智能运维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用实际行动创造佳绩

  “从2004年开始做太阳能路灯算起,我从事光伏行业已经整整17年了。全区第一条100兆瓦的光伏组件厂,是我们用了50多天建起来的。我们建了年产500兆瓦西北最大的组件厂,建了全国第一条国产全自动组件生产线,第一个把组件价格拉下5元/瓦……”说起这些,李立如数家珍。

  作为宁夏最早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人,李立于2007年参加了《宁夏“十一五”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校审工作。2009年主持、编写宁夏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的标准图集工作。从2008年至2012年先后共获得宁夏建设科技二等奖一个、银川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宁夏发电集团科技推广一等奖一个,申请并取得专利十二项。

  2010年,他带领“银星能源光伏公司”实现了当年筹建、投产、盈利的好成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利润1160万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利润1亿元,产能达到500兆瓦。公司跻身国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行列,被自治区列为“百家培育,千家成长”第一名。

  2014年,国家启动光伏扶贫工程以来,李立成立了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并运用自己多年来在光伏行业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行业政策的准确把握,开展将光伏产业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探索和研究。他还带领研究院的科研团队编写了宁夏光伏扶贫“四个地方标准”,解决电站建设运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的问题。针对扶贫电站的特点,量身打造了光伏扶贫信息平台、智能运维平台、智能安全预警系统及手机App,使宁夏十几个县区近400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统一管控,实现了电站“无人值守”。他们还创新光伏扶贫电站以兜底发电量、电站资产安全为前提的“双兜底运维”模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认可和评价,并要求梳理总结,作为先进案例在全国进行借鉴推广。

  磨砺心志 见证精准扶贫历程

  只要一提到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工程,就不得不提中卫市海原县张堡村项目,而李立和他的团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李立介绍,作为光伏扶贫的首批试点省份,我区2015年度光伏扶贫试点县(区)为: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原州区、彭阳县及永宁县闽宁镇、贺兰县洪广镇、青铜峡同心村。当时,海原县与相关部门和多家企业联合,共同推出了“政策引导、政府推动、金融护航、企业市场化运作、农户受益”的扶贫模式。该项目在7方责任主体海原县财政局、发改局、扶贫办、七营镇政府、张堡村村委会代表农户、海原县张堡美橙电力有限公司、宁夏中科嘉业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缓解了企业压力,还解决了长期困扰光伏扶贫电站的“有人建、无人管”难题。项目建成后直接接入了宁夏光伏扶贫大数据运管中心,得到了很好的运营维护,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发电收益及扶贫收益。

  2017年,记者随自治区政协调研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时,正巧在海原县张堡村碰到了李立。当时,他正在给村民张炳银指导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张炳银告诉记者,他家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他每年还可以获得屋顶租赁费。“我们每年还可享受分红,这真是要感谢李立呢。”说到自家屋顶上的财富,张炳银笑得合不拢嘴。

  李立接过张炳银话茬给记者说到:“我们和海原县签了20年的扶贫协议,目前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安装了太阳能。宁夏属于太阳能辐射高能区,村集体闲置土地较多,在贫困村建设集体光伏扶贫电站,理论光伏系统开发量可达2000万千瓦。按户均拥有3000瓦至5000瓦光伏装机容量,户均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以上。”当时的李立语气里就充满了自豪。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李立了解到,现在张堡村的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以给村里带来非常稳定的收入。

  “在2018年,全区光伏扶贫项目效果凸显的时候,我们已建成了总投资额为1.1亿元的4个光伏扶贫工程试点项目,分别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海原县三河镇黑城村、海原县七营镇张堡村和海原县,惠及农户3400多户。这些项目全部接入我们的运管中心进行运维和管理,年发电量大约1900万度,20年累计用于扶贫的资金将近6000万元。”李立说。

  李立形容这么多年来的光伏扶贫过程为:既是磨砺自己心志的过程,也是见证精准扶贫历程的过程。他之所以如此执着,除了出于对光伏行业的精准把握外,还出于一份深深地社会责任。(记者 蔺 津 文/图)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wyfc/202109/t20210907_435738.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