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重庆人民大礼堂:人民当家作主的圣殿(下)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作者:佚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建成之后,获得了国内外的许多殊荣,这与大礼堂在建筑艺术或建筑文化上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大礼堂在建筑艺术或建筑文化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现在大多数游客或观众主要是从外观上来认识大礼堂,如果我们仔细解读,会有更多的收获。

  

  落成时的大礼堂气势雄伟

  闪耀“人民至上”情怀的传奇经典

  讲述者:陈荣华(建筑师)

  我曾写过一本《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甲子纪》,在其中“建筑瑰宝的光辉”一章中,我把这方面的成就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礼堂选址着眼全局,建筑朝向因地制宜”。

  三位开国元勋之所以把大礼堂建在马鞍山上,一方面与西南大区办公区仅一街之隔,方便工作上的联系;另一方面大礼堂对外功能较强,又与对面的日常办公有所区隔;同时放在山上,居高临下,气势才出得来呀!更重要的,他们在决定修建大礼堂时,已经布局了文化宫和大田湾体育场馆。这样就形成了大礼堂加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区的政治中心,文化宫加体育场馆的文体中心,以及解放碑周边的商贸中心。这就奠定了当时重庆主城渝中半岛的功能格局,现在仍然在起作用。充分显示了三位开国元勋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久远,不足以谋一时”,这就是伟人的大战略、大智慧。

  建筑朝向上,中国传统的官方建筑特别讲究风水方位,通常是坐北朝南,也有坐西朝东的,但在两宋之后,逐渐式微了。如果不看风水,一般建筑都会朝向城市干道。但大礼堂都不是,而是朝西,一反传统!究其原因,是用地所致。它有几个好处:一是开山挖石的量不大,所有的建筑都坐落在挖方区,地基都是石头,非常稳固,居高临下的优势显现出来了;二是大礼堂的中轴线指向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入口牌楼就放在那里,中轴就被拉长了,使大礼堂有一个很好的观赏距离。如果将大礼堂面对人民路,则必然挖更多土石方,而且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如果要让大礼堂的高程不变,则建筑的很大部分将会坐落在填方区,会加大基础工程量。而大礼堂到人民路距离较近,失去合适的观赏空间。大礼堂建筑朝向的选择,显示了张家德不因循守旧而采取因地制宜的作法,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气势营造超传统,三法齐施显奇效”。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宫殿、寺观、陵寝建筑特别讲究气势营造,叫做远观为势、近观为形。张家德在建造大礼堂时,把马鞍山削去一个山头,分层筑台、填沟为场,整个建筑地基分成七级台地。中心礼堂放在最高一级,而进厅、南北楼则分别降低一级,回旋车道平台到广场之间又分成三级台地,这样中心礼堂本来只有52.9米高,但从广场上看,整个建筑高度达到了79.9米,一下子拔高了20多米。这种分层筑台、分部叠置、步步推进、层层拔高的作法,实际上借鉴了传统“因借山势”“山屋共构”的经验。

  另外,还有“崇台高阁”。古代的宫殿大多坐落在夯土的高台之上,来增强建筑的崇高气势。大礼堂也采用了类似的作法。你看中心礼堂的屋顶实际已具有“屋身”“屋顶”,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但它并没有放在地上,而是放在一个“高台”之上,但这个“高台”已不是以前的夯土实体,而是外方内圆的有四层观众席的礼堂大厅。步云楼亦是如此放在高高的进厅之上。

  此外,张家德还运用了高低、横竖对比的手法,中心礼堂居中高耸,南北翼水平舒展,越发显现出大礼堂的高大伟岸。

  难能可贵的是,早在70年前,就已经把规划、建筑、地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和设计,把山地建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也把大礼堂的雄姿推高到极致。

  “空间组织成序列,步移景异总关情”。

  在这方面,张家德取得了前人所未取得的成就。中国传统建筑以序列空间见长,但主要是通过院落套院落来形成的。大礼堂只是一个单体建筑却能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他通过牌楼—广场—台地—梯道—入口空间—进厅—楼座下—中心大厅,建构了一个连续的序列空间。运用开合、收放、高低、明暗、俯仰等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人们在从远处瞥见,逐步走近,然后进入大礼堂的时空进程中,生命情绪不期然地产生转换共鸣,一种朝圣般的圣地感、圣殿感油然而生。这种手法也使张家德“人民至上”的设计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家德对建筑时空艺术的把握和创造。

  “民族形式放异彩,人民至上是灵魂”。

  大礼堂最耀眼的光辉无疑来自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优美形象和永恒魅力。而其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的思想使其更加伟大、垂范千秋。

  张家德在解放前就已成名。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败前制造的“9·2大火灾”,烧毁了他的全部家当。是解放军找到了这位一贫如洗、走投无路的“聋子工程师”,把他安排在新组建的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做了一名组长。他对人民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面对新生政权形象表达的重大课题时,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要集北京皇家建筑之大成,但采用全新的组合方式,构建一座西南人民“共商国是”的人民圣殿。深谙封建社会建筑制度等级森严的他,敢用古代皇帝祭天、状如天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宝顶作为中心礼堂的“皇冠”,又把形似北京天安门的重檐歇式步云楼放在礼堂进厅的上方,而向前突出的南北翼则有故宫午门的架势,在这里却如巨人展开双臂,迎接前来开会、观演的人们,足见他对人民大众的极大尊重和热忱。

  大礼堂的总体造型,以纵轴为中心,严谨对称,主从相随。建筑主体居中高耸,气宇轩昂。在其前面,形式各异、大小不一、高低错落、远近有别的琉璃屋顶,有序排列,如众星拱月,突出了中心礼堂的主体地位。而水平舒展的南北翼,使其巍然之势得以强化,从而创造出气势恢宏、巍峨壮丽的总体形象。

  在色彩运用上,红柱子、白栏杆形成基调,辅以驼灰色的斩假石墙面和基座,再配上孔雀绿的琉璃瓦屋顶及其檐下的青绿点金彩绘,整个建筑显得清新亮丽,金碧辉煌又端庄稳重,威仪十足。创造了色彩学上多样而又统一、对比而又协调的境界。

  仔细解读大礼堂,不难发现,在体量组合平面布局、动线安排以及建筑技术上,张家德更多地借鉴了西方建筑的经验,但在文化表现上则完全采用传统建筑的语言,因而创造出既有鲜明民族风格又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世界经典。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先生评价,“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1950年代中国民族建筑形式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是非常中肯的,至今它仍是重庆不可超越的地标。

  什么是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总趋势?就是地域性文化因素与全球先进技术相结合。在这个意义上,张家德及其设计的大礼堂,早在70年前,就给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张家德如同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丹麦建筑师伍重,他俩的方案都经历了放弃不用又起死回生的过程,他俩都“只辉煌了一次,但这一次就成了一个传奇”! (《经典越千年》编委会 供图)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1-09/23/content_1023486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