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到底是何神器
“木牛流马”复原品。
凡是熟悉《三国演义》和观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人,都会对“木牛流马”印象深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这种由诸葛亮研制的古代运输工具感到好奇。尽管后人不断复制、揭秘,但始终无法排解人们心头的疑惑:“木牛流马”到底是何神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种东西?
历史上,“木牛流马”确实存在,并非小说家的杜撰!
在《三国演义》中,“木牛流马”神乎其技:“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而且这种东西又富有机巧:将“木牛流马”的舌头扭转一下,它便不能动了;再扭过来,就又行走如常了!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上台阶,走栈道,如履平地。简直神了!正因为如此,后世才对“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后世始终“闻之于书”,却未见相关的实物和图形。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文学演绎的成分。不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以及《宋史》《南史》等史书中,也有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这应该是可信的。如《三国志》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8年北伐中,曾3次用过木牛流马,走过250公里的栈道。
《三国志·蜀志·本传》裴注引《诸葛亮集》中,甚至描绘出了“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
然而,由于没有给后世留下实物与图形,引来众说纷纭。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种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现在常见的独轮推车。《宋史》《后山丛谭》《稗史类编》中记载,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之为“鹿车”。诸葛亮将其改进,称作“木牛流马”。这种手推车在全国各地名称不一:手推车、二把手、鸡公车、独轮车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分别是四轮车和独轮车。《事物纪原》中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第三种观点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神奇的自动机械。《南齐书》《太平御览》《辞源》等史书,都记载“木牛流马”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的自动机械。其中,《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以此推知,大名鼎鼎的祖冲之曾目睹“木牛流马”。
第四种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只是一种含糊的记载,不能明确指什么。比如由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和《辞海》中,就只笼统地解释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制的运输器具。”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木牛流马”到底为何神器争论不休。痴迷猜想之余,无不希望有人能早日揭开谜底。笔者依据《三国志》引《诸葛亮集》中记载的“木牛流马”制作方法推断,“木牛流马”应是牛马形状的独轮推车类的运具。
(钱国宏)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e9cb8c017e51d3b43420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竹林七贤:纵酒放歌,遗世而独立
>>下一篇:法显:“西天取经”第一人
最新加入
以基层之治为“中国之治...
24-12-24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4-12-24凝聚政协力量 爱心汇聚...
24-12-24民建宁夏区委会举办20...
24-12-24履职担当践初心 一枝一...
24-12-24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李秀英主任率队赴佛山市...
24-12-24南宁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
24-12-24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