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黄小川:不断助力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发布时间:2022-02-20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突破合同能源管理困境 促进建筑领域能效提升

  不断助力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 黄小川

  

  刘宁书记在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给我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指出明确的要求。在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筑领域节能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是一个关键因素,如何破解建筑领域能效提升难题,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亟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合力推进。

  

  近年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我区在推进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从挑战和紧迫性来看,首先,我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节能降碳工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每年自治区财政安排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资金4000万元,其中用在建筑节能方面不足3000万元。单靠财政投入和各用能单位的零星改造,建筑领域肯定完不成“双碳”背景下的目标要求。其次,我区还存在建筑节能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应用不充分问题。“十三五”以来,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特别是公共机构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等法律法规政策未制定出台,相应行业规范、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也未能及时配套,导致于我区本地合同能源管理市场乏力。2021年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广西在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控制两个方面都被列为一级预警,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国家暂停由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所有“两高”项目节能审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制约了我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从机遇和必要性来看,根据中国节能协会发布的《“十三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分析,在3060双碳目标促进下,节能服务业有望持续发展,预计2025年行业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的要求,为我区在各领域特别是建筑领域广泛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思路。在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中,我区需更大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才能有效促进建筑领域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关键期、推进碳中和起步期,为破解制约我区建筑节能领域瓶颈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法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

  

  立足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3060双碳目标实现的需求,尽快研究出台《广西建筑领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明确住建、发改、财政、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科技、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的相关职责分工,推动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构建我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二、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化体系,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高质量发展

  

  以住建、市场监管为牵头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为配合单位,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在节能服务行业的准入标准、能效评价标准、合同文本规范以及支付流程规范等,形成可操作性强、系统全面的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过程、全周期在规范化标准化中运行。

  

  三、多措并举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探索应用绿色金融模式,通过政府融资担保、资金补助等经济及行政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鼓励并引导与节能服务相关技术研发中介的发展,拓宽节能产品开发与技术推广运用渠道,促进我区节能服务产业化、规模化的形成。

  

  四、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规模体量要求纳入对各级人民政府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完善公共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制度,明确节能目标,强化监督考核,推动用能单位由被动节能到主动要求节能转变,扩大节能服务市场体量。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wylz/weiyuanfengcai/5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