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市西中学75年:勇立教改潮头,始终追求卓越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上海政协 作者:佚名

  

  幽静的愚园路上,两幢在葱茏绿荫掩映中的西式建筑常使路人驻足凝视,红色的小楼和白色的大楼凝眸相望,历经岁月沧桑;宽敞而带有欧式风格的校门,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和一批又一批学生。

  这里,走出了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知名学者;政府部门的部长、驻外大使及解放军将军;航空航天、微软、小米等高端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蜚声海内外的好莱坞明星、奥运冠军教练、著名电影导演、电视主持人;长期奔走在云南山区扶贫济困的平凡退役军人;在东瀛勇救落水儿童的见义勇为留学生;为支援非洲建设血洒异域的烈士;关注社会民生、秉笔直书的作家……更有一大批默默无闻、勤奋工作、以聪明才智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

  上海市市西中学,这所溯源于1870年尤来旬学校(School for Eurasian Children),在1946年命名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在“好学力行”校训的激励下,以勇立潮头,追求卓越的“海派”精神书写着上海教育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好学力行,兼容并蓄,奠定“海派基石”

  市西中学的渊源变迁涵盖了自上海开埠以来,公共租界侨童教育从西侨个人办学、工部局接管、日军侵华驱逐、汪伪接收,直至回归中国人民手中得到变革发展所走过的全部历程。这是市西中学的记忆,也是上海值得保留与反思的宝贵财富。

  1946年,是市西中学的起点,也是市西中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从这年起,市西中学从西侨中学的胚胎中破土而出,成长为真正由中国人管理的公立学校。市西中学是由西侨男女中学合并、改组和转制而成的一个教育实体机构,校名自1946年8月起改称为“上海市立市西中学”。赵传家校长,这位有着爱国情怀、中华文化传统,又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教育家执掌了市西中学,1947—1948年间,他将“好学力行”定为市西中学的校训。从此,市西中学有了自己的“魂”,延续至今,并仍在不断丰富发展。

  市西中学校训源于《小戴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948年,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欣然为学校题写校训“好学力行”。

  关于“好学力行”,赵传家校长在1948年夏撰写的《民三七级毕业刊序》中说:“对于‘好学力行’之校训,当能明辨,然尤贵践行,嗣务坚尔志,笃尔行,努力以赴,精勤无懈,能若是,何患德之不立,学之不富,国之不强哉。”时隔39年,1987年4月7日,赵校长又在《上海市市西中学创校阶段小史》中写道:“为了塑造一个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们采取以‘好学力行’为核心,向学生提出要勤奋学习,学用一致,能脑手并用,爱劳动,讲诚实,有礼貌,达到爱国、爱校、爱劳动、诚实可靠、尊敬师长,形成一个有特色的校风和学风。”

  为使校训深入师生心中,创校初年,学校创作了校歌。校歌追溯了学校的历史,阐释了校训,确立了学校办学追求。《校歌》唱道:

  “园林佳胜,学府风光,弦歌震申江。源溯西童奠初基,凯歌声里新更张。好学不倦勤攻错,力行不怠贵自强。活泼天真精神饱满,前程奋发永无疆。愿市西同学,作中华栋梁,心身家国齐努力,德智体群共增长。”

  正是秉承这样的教育追求,市西中学在其三年艰难的转型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海派”校园文化。学校借鉴西人办学经验,独创了“不泯灭西人办学之优点”(赵传家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在校歌中提出“德智体群共增长”的教育目标,倡导“好学不倦勤攻错,力行不怠贵自强”的学风。在国文、史学教学中弘扬中华文化,在理科教学中则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将学习英文作为“研究西洋新文化,吸收新智识之唯一阶梯”“能精邃贯通,不啻获一宝鈅,取所欲求,易如探囊。本校之所以拟提高英文水准,延聘西人教授者,目的乃在乎此。”学校提倡“学无止境,多习一年,即多获一分学问,将来对国家社会亦多一分贡献。”因此,校园环境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师生群体组织活动得到发展,体育、文娱等自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个性、体魄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市西中学初创期间师资力量雄厚,并能做到兼容并蓄,人尽其才。1946年任职的38位教师中,毕业于国内外名校的近20人,另有外籍教师五人。这些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学养深厚,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大连医学院、贵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教授。

  好学力行,兼容并蓄,为市西中学塑造了魂魄,奠定了“海派”教育风格。

  先行先试,教学为主,促进“五育并进”

  1949年上海解放后,军管会对市西中学进行了接管,1950年3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陈毅市长、潘汉年、盛丕华副市长颁发委任令,委任赵传家为上海市立市西中学校长。

  市西中学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市西中学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先行先试”是解放初期市西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词。1952年,学校开始试行《劳动卫国预备级锻炼标准》(简称“劳卫制”)基础级锻炼;1953年,《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草案)在市西中学酝酿、试行,然后推向全市;1955年,市西中学被教育局指定为推行苏联的成绩考察方式——“五级记分制”重点学校之一;1956年9月,市教育局指定市西中学为贯彻《中学生守则》试点单位;9月,学校实行“二部制”,取消学期考试,改为学年考试。1956年,学校六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这在当时的中学领域是十分罕见的。

  学生的发展也令人可喜。1950年5月,学生自创的话剧《女生宿舍》剧目获1950年上海市中学生文艺演出一等奖,《文汇报》连续数天刊载剧本,并发表评论;1953-1956年学校直接选送高中毕业生留苏34人。1955、1956届毕业生全部考入高校,1965年,市西中学排球队获上海市中学生排球联赛亚军。

  这一时期,市西中学在全市中学中脱颖而出,1953年、1959年两次被上海市教育局确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60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学校为上海市基础教育提供了教育、教学及学生发展的诸多经验,成为莘莘学子向往、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优质教育学校。

  “五育并进”,人才辈出,市西中学迎来了解放后星光灿烂的辉煌时期。

  拨乱反正,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文革结束不久,陈孟昭先生担任校长,在大刀阔斧地平反了“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后,市西中学重建学校教学秩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1978年1月,学校被上海市教育局重新确定为市重点中学,并进行了三大教育探索,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进行1984-1987年初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承担1980-1994年联合国资助、教育部下达的“人口教育”课程试点任务。

  在此期间,学校健全了教育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建章立制,创设了学校管理的“三大法宝”——相信依靠教师,端正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推出“三项改革”措施:

  一是抓好课堂教学,提高45分钟效率。1978年,学校总结出课堂教学的24字诀:“观点正确,概念清楚,新旧联系,针对实际,因材施教,讲究实效”;1979年,学校又进一步提出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备课备人,教书教人,提高45分钟的效率,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是进行课程整体改革。学校在初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中,对课程结构、第二课堂、思想品德教育、考试制度、体育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原则是“精简基础课,增设技能课,集中德育课”;“第二课堂”则是扩大范围,丰富内容,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系统;考试制度与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加强平时考查,取消期中考试,实行单科免试制度与跳级制度,还以书面答卷、口试、实验操作等方式代替传统的考试方法。

  三是成立教育科学研究组,开展科研活动。学校在1980年成立教育科学研究组,一学理论,二重实践,三促交流,四编刊物。学校从1981年到1985年,共出版《市西教育》13期,发表教师科研文章78篇。在1984年至1985年,学校开设了39个课外活动小组,参加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70%以上。学生中涌现出12个科技协会,7个文学艺术社团,1978年—1985年,市西中学共有46人次获得32项全国和上海市奖项。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超过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在耐力和速度方面超过上海市优秀水平,连续三年中有五人获飞行员体检合格。

  1986年,孙志文同志担任校长,延续了这“三项改革”举措。

  1980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集体”,1986年3月,《文汇报》发表文章,肯定学校坚持全面发展方针,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1986年,校长陈孟昭荣获“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

  整体规划,学生为本,提升“人格学力”

  1989年2月,杨安澜同志担任市西中学校长,90多岁高龄的名誉校长赵传家陪着他走遍了校园,深情地嘱咐:第一,一定要履行“好学力行”的校训,校长更要带头作表率,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经验,团结大家努力教学实践,培养优秀学生;第二,以校为家,早早到校,晚晚离校,把学校办成师生热爱的家园;第三,必须尽快整修亦已陈旧的教学设施和校舍,特别是体育场地和体育教师办公室、休息室。

  杨校长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短短的12年中,带领师生参与了上海市首轮课改,制定了学校整体改革10年发展规划,并在1996年,凝聚全校师生智慧,首创“人格与学力主体性教育”。

  在《学校整体改革十年规划》中,学校提出包括办学的目标在内的“十大工程”,其中包括“人格教育、学力教育、科学技术、师资培养、教学手段现代化、教科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构建新教学设施、调整整体结构布局、建立高水准的艺术、体育教育”,并有43项具体工作构成了学校的工作要点。

  “人格与学力主体性教育”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要求,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性功能”。提出健全人格者三个方面的特点:能使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合作;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获得成功的学习、工作、事业上去。

  为此,学校实施“德育课程化”,形成了“高一军训、南京考察,高二学农、见习居委主任,高三扫大街、社会考察”的德育教育系列;

  社会实践“基地化”,先后在延安、南京、上海设立“市西中学社会实践基地”,并成立校外讲师团,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

  素质培育“人格化”,在教育中注重把“三格”(高尚的国格、优良的品格、健康的性格)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人格;

  学生活动“节日化”,开创了独具市西特色的四大校园节日,即“绿色的春风——艺术节、红色的夏雨——科技节、金色的秋海——体育节、蓝色的冬浪——历史节”。

  1991年,市西中学成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整体试验学校”。学校本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宗旨,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模式,并进行了“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活动课”的改革。

  学校以选修课为突破口,分为“延伸型、拓展型、技能型和艺体型”四种,较好地处理了总体素质与学科兴趣、基础学力与专业特长、限制性选修与自主性选修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

  学校还开设了“综合活动课”“自研式活动课”“现代科学课”“信息学基础课”,学生撰写论文、参与设计热情高涨,至1998年6月,学生发表小论文100多篇,部分佳作收入学校出版的论文集《思维之光》,内容涉及社会、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近20个学科领域,一些论文还多次在全国、全市获奖。

  市西中学的课程改革成为上海市构建二期课改研究型课程结构的创新先驱者,至2001年学校共向全市连续作了三次现场展示活动。

  在改革课堂教学时,学校则采取了“自学自研,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教师成为“引导者”“帮助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眼观察、动口说话、动手实验(练习)、动脑思考”,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1989年—2000年,学校先后获得14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称号、奖项,校长杨安澜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和特级校长。

  继承发展,与时俱进,建设“优质学校”

  2001年以后,顾正卿同志担任校长。市西中学在“办学育人为本,发展以校为本”理念指引下,坚持“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将“人为本、德为先、实为魂、勤为根”作为管理思想,坚持“好学力行,与时俱进”的学校传统,努力创建成为“上海一流、全国知名、有广泛国际交流的现代优质学校。”

  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本时期的学校工作重点,2005年2月,市西中学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其中,四个“三”建设,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亮点。

  “三格”引领,“三雅”奠基,是学校深化人格教育的创新之举。“三格”大处着眼,“三雅”则从强调人格的细微处着手。在市西,经过“有话大家说”电视直播节目宣传、“三雅形象大使”评比等活动,“志趣高雅、举止优雅、谈吐文雅”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三课”联动,自习自研,强调了课程开发、课堂教法、课题研究的“三课联动”,成为学校整体推进课改的主线,使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法改革、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形成联动效应。在市西,基础型课程强调“实”,夯实基础知识;拓展型课程强调“特”,突出“丰富、多元、高选择性”;研究型课程强调“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课题研究。

  在1999—2011年,学校先后开发了181门长、中、短拓展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供学生选择,还将双语课程、TI数理课程、机器人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国际青春教育课程、2049课程、防震减灾等课程纳入拓展型课程体系,使教育实验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研究型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研究型和自主性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设研究型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教师则对学生进行课题选择、论文写作和答辩等方面指导。据统计,1999—2011年,教师共开设研究型课程59门,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学校在承担“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实验项目”后,扩建创新实验室。截至2011年,学校共建成能源、自动控制、机器人、生物技术、化工技术、头脑奥林匹克、数学、静态模型制作等8个实验室或活动室。学生在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荣获32项大奖。

  “三名”并举,以校为本,是学校开展“名师、名学科、名校”创建活动,推进师资水平提升的策略。2001年,学校成立了由特级教师张颂方、朱瑞华、周瑞杰、唐本强和静安区中青年拔尖人才程元英、莫少岚(后均被评为特级教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室”,为学校发挥示范、咨询、培养教师作用;在组建“名师工作室”的同时,学校“未来名师学校”正式成立,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摇篮;从2002年起,学校开展星级教研组、名学科创建评选,数学、物理、生物、语文、化学组先后被评为“星级教研组”和静安区“名学科”。

  2006年,市西中学又将扩大对外实践、交流概括为“三维拓展”(拓宽视野、拓广领域、拓开资源),借鉴他山之玉,提升办学层次,引入社会活水,拓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在2001年至2011年,学校先后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称号39项,校长顾正卿被评为特级校长。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探索“卓越之路”

  2012年2月,董君武同志担任校长期间,在对学校传统和现实做了深入调研后,提出了学校未来愿景——从优秀走向卓越,并明确了“卓越”追求的六个方面:基于学校文化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理念;具有充分选择性,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民主、合作、互动、高效的教学技术与环境;具有高度自觉性,积极主动追求发展的学生群体;具有高远境界,有思想、有理想、有素养的教师团队;具有民主、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与保障系统。

  “思维广场”教学变革是市西中学首创的,始于2012年,在全市、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2018年,《思维“广场”:培育高中生高阶思维的个性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2018年12月,《思维广场撬动教学深度变革,实践“优势学习”的研究》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思维广场是一个整合了教室、图书馆、信息技术等功能,“安全舒适”“功能多元”“半封闭半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探索主要在政史地和语文、英语等必修课中展开,逐渐建构了“目标引领—自主研习—合作研讨—思辨提升”的教学流程,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安排学习,可以独立学习,可以参加主题讨论,也可以邀请同学一起研讨……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时空、方式和伙伴都是自主选择的。2020学年,在思维广场开展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的探索,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四门学科,每学科每周安排一节必修课,四节课连排,四个班级一起以某一学科的某个模块内容为主导,确定教学的总目标和学科分目标,统一编制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融合式的学习体验中实现能力、素养和思维的发展。

  2016年,在技术与教育日趋融合的背景下,数学教研组率先启动“视频先导,自主学习”的网学课堂教学探索,通过全面梳理中学数学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编制习题库,依托相关企业,研发具有智能化诊断,匹配推送功能“网学平台”,提出了将知识学习“移出”传统课堂的教学主张,并体现在教学流程再造之中,逐渐建构了以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预学—反馈评价—释疑拓展”的新型教学流程。

  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AI+学校”的第一所场景学校,建成了全国中小学的第一家人工智能实验室,立项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从“思维广场”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行动研究》,进一步探索寻求“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三个方面的突破。2019年,学校建成“漫思”(MINDS)实验室,在理化生等学科中,开展线上与线下、独立与合作、自主与互动、接受性与探究性、“书中学”与“做中学”相结合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国内外交流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2013年,市西中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签订升学合作协议,以后,又联手华东师范大学,三校联合建立“环境研究实验室”。同年,学校与美国佛得谷中学(Verde Valley Shool)签署《中美学校合作备忘录》,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4年学校成为上海市教委颁发“国际班”新政后获批的第一个试点单位,2015年,被正式被授权为IB学校。2016年,学校与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核心数学与实践实验室举行签字仪式,共同致力于数学资优学生的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的研究与实践。

  溯源于1870年,建成于1946年,市西中学走过了75年的历史征程。蒙尘的历史被擦亮,辉煌的一页已翻过。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留,教育的改革仍在进行,市西中学将传承“好学力行”的“传家之宝”,在时代的大潮中,始终勇立潮头,奋楫前行,继续书写市西中学的辉煌与骄傲!

  (董君武,市西中学校长;钱克健,市西中学原工会主席)


原文链接: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5368/node5380/node5396/u1ai10875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