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敏:我挚爱的绒绣生涯
唐明敏,1958年出生,上海人。2005年被上海市经委授予“上海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称号;同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绒绣代表性传承人。40多年来,她将中国刺绣传统技艺与西方“点彩法”相结合,把中国刺绣推向划时代水平。
从不低头
我1972年进入红星绒绣厂工业中学学习,从此开始接触到绒绣。三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留厂并被分配到本厂艺术品车间从事绒绣艺术品的绣制。我第一次绣人物是在28岁,绣客户订做的西德小孩,没有想到一炮打响,从而奠定了我绣制人物的基础;1983年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布置我所参与绣制的《上海的早晨》绒绣,感受到国家的庄严神圣;第一次接手绣领袖人物是在1996年,绣黑白的宋庆龄肖像;1997年,第一次绣国家礼品《邓小平和布什》。我的路一直很顺。但1998年情况发生变化,因遭遇同行嫉妒,我被调去商场当售货员。给我商场钥匙时,我不接。“我宁可在车间绣花也不去。”眼泪顺着我的面颊流下来。我的组长职位很快被撤掉,四年的思想情绪波动,没有好的作品创作,更没有参加评奖的机会。但我不肯低头,死死的不放弃一个绒绣人员最基本的功能——绣花。“那是打击很大的四年,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命运是什么,但我不甘心。”
从红星绒绣厂出去自己创办上海黎辉绒绣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包炎辉劝我离开,但我犹豫着下不了决心。包经理没有勉强,但他给了我独立绣制作品的机会。白天,我继续在车间里上班——绣花,四周一片冷落,我的心压抑而沉重;晚上或其他业余时间,我做包经理给我的活,扑在《老树傲风霜》《西部风情》的绣制上,透过一针一线感受那种无法从生命中割舍的对绒绣的爱,情感翻腾起伏。《老树傲风霜》荣获2000年度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评选铜奖。这对我是莫大的安慰。“我还行,我没有掉队。”但这个成绩红星厂是不认的,我不在乎。《西部风情》是一幅反映西部藏族风情的作品。作品中的劳动妇女和孩子淳朴善良、天真无邪;牦牛粗壮的躯体、憨憨的眼神、弯弯的犀角和蓬松的牛毛凸现出一种力度;肥美的土地层层叠叠被翻卷。整个画面色彩丰富。我运用了大量的拼色和接色技巧,并且在颜色的选用上也花了不少工夫。如孩子的脚步和老牛的脚步在画面中很有动感,这种动感具体体现在孩子的双脚在泥土里跨步,老牛在走动时踢起的土和灰以及牛腿上飘动的毛。《西部风情》绣制到一半时,我决定辞职,投奔包经理处,这是2002年。红星厂的老职工们对我依依不舍,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和大家告别,毕竟在这里工作了30年,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它。俞厂长挽留我,我谢绝了。“既然已经跨出了这一步,就不会回头了。”第一天到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上班,看到四周一片荒芜,工作条件也极其简陋,我没有介意,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走到底。我看到的是事业的前景,这里会重新有我的舞台。
《西部风情》的后半段成为堂堂正正在上班时间创作的作品。不久,在杭州参加2002度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评选的包经理打电话给我,祝贺我获得银奖。2005年,《西部风情》被认定为首届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
2004年,上海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名单确定前公示以听取各界人士意见,有匿名信诋毁我。那时,我正沉浸于陈云的肖像绣制中,没有理睬。评委给了我公正,我成为上海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之一。
现在,我的命运之帆顺风而行。“我感谢包经理,他看人很准,而且总是给员工机会,是做事业的人。”我很幸运。
接受挑战
2004年6月,上海恒源祥集团和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筹划绣制一幅陈云的巨幅绒绣肖像,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伟人的敬仰、思念。他们找到了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包经理把这个艰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交给了我。伟人的长相人们都很熟悉,要做到形似神似颇有难度。我一方面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一方面也感到压力很大。我给自己鼓劲:“你能行,没有问题。”11月8日,我和上海恒源祥集团相关人士一起走进北京中南海陈云家中,年逾八旬的陈云夫人于若木得知上海的艺术家要为陈云绣像,非常高兴。这一天,我带着绣花绷架,请陈云夫人主持“陈云绒绣像启绣仪式”。按计划,于老只要绣100针即可,由此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但她精神非常好,戴着老花眼镜,绣了120多针。绣了半个多小时。我想,每一针都代表着她的思念。”我很感动。
从北京返回后,我开始进入工作状态。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中南海勤政殿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为蓝本。按常规,蓝本与绣品比例1∶5,但这次却要放大13倍,即比平常人的头部大了5、6倍。“我从衣服做起,做到头部时,我自己都惊住了,这么大的头绣起来相当不容易。”有30多年经验的我也感觉难度不小。照片印刷颜色偏黄,电脑扫描打印后又偏红。因此我决定进行二次艺术加工。为了使绣像更细致,我提出将普通的7目网眼布改为10目网眼布,工作量也由此增加了一倍。那一段时间,我寝食不安,走在路上,坐在家中,想着的就是陈云头像。“我行不行”?我自问,然后回答自己:“我行的,一定行的。”包厂长一直给我鼓劲:“凭着自己的感觉做,如果你绣不好,上海没有人能绣好了。”正好我被评为上海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的信息公布,我更是觉得压力很大。“大家都在看着你这个工艺美术大师,你不能有辱这个称誉。”我不断地提醒自己。
做到嘴巴时,我把绣像挂起来,让同事们看像不像,听到大家认可的声音,我心定了很多。一般五官和花白头发最难绣,五官中,又以绣眼睛难度最高。为了达到逼真效果,我将本来就很细的原羊毛绒线再分成三四股,用深青、黑、白三根线反复交错糅杂在一个网格中。并根据光线的变化,大胆运用七种颜色绒线渐变绣制瞳孔部分,以表现形、神、色细节的变化。花白头发要表现一丝一丝的感觉,如果按网眼的格式做很难做出来,它是一粒一粒的,像爬扶梯一样。我只好用通常的绒绣方法,像刻一样,达到一丝一丝的效果。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甚至晚上加班,2005年5月18日,我绣制的27.7万余针巨幅陈云绒绣肖像终于完工,比合同要求的时间提前两天。
绒绣肖像很快运抵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参观者知道是绒线绣的,惊讶不已。很多人在像前留影。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时,看了一遍,又看一遍。陈云的家属非常满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给该公司的感谢信中写道:“贵公司受恒源祥委托为《陈云百年——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展》精心绣制的大型绒绣艺术品《陈云像》,自2005年6月3日至7月3日在中国博物馆展出期间,作品惟妙惟肖的表现不仅得到观众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得到了陈云家属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作品倾注了大师非凡的技艺。希望你们继续保护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绒绣艺术品,使之能够永久传承并发扬光大。”
得知这样的评价,我非常欣慰。
《龙门石窟》是为世博会绣的,因为图上有很多小的佛像,一针代表很多表情,难度很大。近看还能看出岩石风化的肌理效果,远看像油画,立体感很强。我花了两年零三个月完成这幅作品。2010年世博会展出后,就被刘水华女士收藏了。她非常喜欢。
绒绣的发源与传承
鸦片战争以后,绒绣艺术从欧洲传入中国沿海地区,20世纪初在上海得到初步的发展,随后经过民族企业家杨鸿奎和张秀涛、张鹤鸣父子的大力弘扬,绒绣艺术在上海浦东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同时,在绒绣艺术先行者刘佩珍、高婉玉、张梅君等人的努力下,绒绣艺术也由原来普通的工艺品升华为典雅的艺术品,并创作出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地区形成了以红星刺绣供销合作社和高桥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为脉络的绒绣产业群,经过多年的运营,逐步走上企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并生产和创作了大量绒绣日用品和艺术品,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绒绣艺术的新兴力量。在经历了随后的历史变迁,企业拆并和人员变动后,今天的洋泾传习所·黎辉公司延续了原来红星绒绣的脉络,高桥绒绣馆延续了原来红卫(东方)绒绣厂的脉络,上海绒绣保持了原有的格局。
上海绒绣原先只是一般的绒绣装饰品、日用工艺品,后经刘佩珍、高婉玉、张梅君三位前辈的不懈探索,技艺上获得改良和创新,绒绣作品也由此成为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品,上海绒绣成为中国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上海绒绣没有明确的血缘脉络传承谱系,因此,我们只能按该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来表示传承关系。
30年代主要由企业家把西方的艺术传承到中国,并形成产业。他们的代表人物有:杨鸿奎,张秀涛,张鹤鸣。
40,50年代:刘佩珍,高婉玉,张梅君。
60年代到80年代:范玲娣,谢秀娟,唐根娣。
90年代以来:包炎辉,唐明敏,王丽萍,汪振男,许玉红,许凤英,许龙娣,徐德琴,叶丽萍,金雯,李蔷等。
上海绒绣艺术的传承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
1.由专业学校授课传承。原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织绣班聘请绒绣专业人员授课,1961-1963年、1971-1973年开办绒绣专业班进行传承。绒绣单位实行企业办班,于1972-1975年开办工业中学,在本地区招收初中毕业生,由工厂派遣专业师傅进行授课,传承内容针对性强。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操作。
2.企业收徒传承。这是最传统的师傅收徒弟的方式,原上海红星绒绣厂、上海东方绒绣厂、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目前的黎辉,高桥,恒源祥都采用这种收徒传承的方式。
3.社会活态传承。在“文革”时期,部分企业不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单位也不明确培养青年员工的组织形式,更没有具体的师徒对口关系,只是由车间集体带教。于是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有技艺问题随时随地询问就近的师傅,或向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前辈请教,学生靠着自己的悟性,把各位师傅的技术擅长引为己用。我们把这种传承方式称为社会活态传承。
绒绣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
目前,还在坚持艺术品绣制,并发挥着传播、保护、传承作用的上海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还有:高桥绒绣馆,该馆还剩几位工艺师在绣制绒绣艺术品,为高桥镇政府创建的老镇文化一条街景点做宣传;海派老凤祥(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该所也只剩几位工艺师在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作旅游景点演示宣传;恒源祥(集团)公司,该公司也只有一位工艺师在绣制绒绣艺术品和两位青年学徒,而且只绣该公司的礼品,为企业品牌做宣传。唯独上海绒绣黎辉绒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坚持商品化生产的同时,还挑起传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坚守上海传统工艺美术阵地。目前,上海全市有能力从事绒绣艺术品绣制的绣工已经不到20位,优秀的更是少之又少,保护、传承和发扬上海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任重而道远。
上海绒绣的人才培养虽然采用了最学院化,社会化,市场化以及最传统的手段加以推进,但是成效甚微。我曾经收过两名大学生作为徒弟进行带教,但是碍于经济收入,福利待遇,职位晋升及培养对象的愿景等因素,两位先后离开了黎辉。其中一位被恒源祥聘去,但不久也再度跳槽。从以后对两位的了解中得知,她们其实并非对绒绣艺术不感兴趣,只是觉得绒绣艺术要成才须熬上漫长的年头,看不到在短期内能有辉煌的前途,不像有的行业,入行容易,发迹快。高桥绒绣馆也面临着与黎辉同样的境遇,招徒难,留徒更难,企业感到前进的步履很沉重。
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政府应该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为了让绒绣得以传承,我们组织学生来参观,甚至为残疾人举办绒绣培训班、在监狱里的服刑人员也办绒绣技艺学习班。但这样毕竟培养不出大师,政府的关心要落实到实处,这是解决绒绣人才的根本出路。
我现在在绣陈逸飞的一幅名作《浔阳遗韵》,我对绒绣是很有感情的,尽管年龄大了,但仍然热爱。我很担忧的是,我们后继无人,这是让我很痛心的事。黎辉绒绣公司包炎辉经理还在充满激情的宣传绒绣,培养后辈,这也让我要更加努力,配合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5368/node5380/node5396/u1ai108709.html
>>上一篇: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一如树木之于土壤
>>下一篇:一大期间,党领导的工人罢工取得胜利
最新加入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刘宁出席全区产业园区项...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