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知识 > 正文

履职尽责 积极发声

发布时间:2023-03-12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心无旁骛建真言,一心一意谋良策。全国两会上,住桂全国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围绕事关国计民生和广西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通过提交提案、小组讨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认真履职尽责,积极踊跃发声,用心用情用功做好委员作业、答好履职答卷。

  

  彭健铭委员: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兴边富民行动支持力度

  

  边疆民族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大边民支持力度促进守边固边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制定《“十四五”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为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打下坚实基础。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方面还有许多短板,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对此,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彭健铭呼吁,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边贸升级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开发开放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强口岸建设,推进跨境铁路运输便利化;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持力度,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及行业部门资金安排上,给予边疆民族地区倾斜支持。

  

  古俊彦委员:持续给予石漠化严重片区水网工程扶持

  

  我国石漠化严重的区域面积达4.6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区域共涉及429个县。受地形、地貌和岩溶条件的控制,石漠化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地表水具有支流少、切割深、坡降大等典型特征,对区域性供水十分不利;而且,由于地下岩溶含水介质以管道、大型溶蚀裂隙和溶蚀孔隙为主,具有极高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极易引发洪涝和干旱灾害。

  

  “由于石漠化面积大、山区人口多、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住桂全国政协委员、百色市副市长古俊彦以百色市为例,对石漠化片区水资源环境急需解决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她看来,实施一批山区供水保障水源工程建设,推动形成一县一中库、一乡一稳定水源的供水格局,是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但是石漠化地区往往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地方财力非常有限,难以筹集足够的水利建设资金。

  

  为此,她呼吁,国家继续重点支持石漠化片区水网工程建设,给予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经费补助,延续“十二五”期间小型水库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比例等,进一步解决好工程性缺水难题。

  

  张树新委员:积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原料进口国和消费国,粮食、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非常高。2022年,进口铜精矿、镍矿的价格波幅分别高达46%、66%。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经贸摩擦、国际资本炒作等加剧冲击全球大宗原料供应市场,导致供给紧张、价格高位波动。

  

  “为在后疫情时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防断供风险,提升我国大宗原料的国际定价话语权,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建设进口大宗原料储备基地,势在必行。”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新认为,经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规划的持续落实,广西北部湾建设进口大宗原料储备基地的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比较优势凸显。

  

  他建议,支持广西北部湾建设进口大宗原料储备设施体系,加快补齐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并依托储备基地,设立区域性进口大宗原料储备与国际贸易企业,支持广西北部湾设立进口大宗原料储备与国际贸易企业,落实“双循环”战略、积极“走出去”,在南美、非洲、东盟等全球主要大宗原料产地布局海外分支机构,拓展多元稳定的大宗原料渠道;着重开发东盟国家资源潜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体系、提升国际定价话语权,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政策性银行向储备基地的建设、运营和承储企业安排专项贷款并据实补贴贷款利息,安排中央及省级商务发展资金为开展储备业务的企业提供进口贴息扶持。

  

  义芳委员:加强青少年网络行为法治教育

  

  “互联网的使用可让青少年扩展视野,但互联网内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存在威胁。”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义芳坦言,做好青少年网络行为法治教育,培育青少年网络素养,增强青少年网络法治意识尤显重要。

  

  她调研发现,当前青少年群体网络法治教育存在“法治教育内容传统,网络正面行为的引导力度不足”“法治教育形式传统,普法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效果不佳”“法治教育与社会管控结合不力,青少年极端网络欺凌事件和网络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等实际问题。

  

  她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出台相关工作指导意见,将加强青少年群体网络行为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十四五”时期各级教育部门和普法宣传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加快打造青少年主流普法平台,让普法活动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使青少年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的同时,也让网络平台成为青少年发表自身意见、寻求帮助的有益渠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账号的管理和服务,探索开展未成年人网络账号设立、使用与网络普法内容的绑定,在日常登陆、使用时链接相关法治教育内容,让网络法治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设立和打造专注于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支持和鼓励社会公益性组织关注并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和网络法治教育。

  

  杨英委员: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拉动作用有所减弱,部分企业用人需求下降,部分群体就业难度增加。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调研发现,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供需双方存在错位现象,“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她建议,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支持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产业行业优先发展,提供更多稳定就业岗位,鼓励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就业增长极;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在系统梳理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做好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的衔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达到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构建全过程全覆盖不断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专项活动,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不断增加技能人才储备和供给。

  

  杜丽群委员:给予罕见病患者康复治疗更多关护

  

  罕见病是诊疗挑战较大的疾病领域,也是全球共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来自中国罕见病联盟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

  

  “绝大多数罕见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是目前帮助他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调研发现,一方面,罕见病康复资源短缺,在基层医院的专业康复治疗师,在接到罕见病患者需求时需多方会诊进行救助,才可能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治疗。另一方面,针对罕见病的康复的救助项目不足,自费部分让患者家庭难以承担。

  

  对此,她建议,设立省(区)级的罕见病康复中心,负责收集、整理罕见病患者康复需求,指定三甲医院建立科学进行罕见病康复训练评估系统和康复训练项目,依托医联体建设平台将项目覆盖至各市县,推动患者就近康复训练和评估。针对部分罕见病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所需康复训练随时间推移需相应增加训练时长和训练项目,补贴额度应随患者的年龄增长和病情的加深而增加,进一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蔡中平委员:建好用好人工林“四库”

  

  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改善、固碳减排、木材供给、景观建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国土绿化,我国人工林面积达到8800万公顷,稳居全球第一位,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建议,强化生态功能,从国家层面编制实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细化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有关科学经营要求,扩大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实施范围,建立人工林生态改造奖补机制,建好用好人工林“绿色水库”;强化科学经营,依托建设国家储备林,提高木材主产区造林、抚育补助标准,加大财政贴息和金融支持力度,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优化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国储材、为民生财”,建好用好人工林“绿色钱库”;强化提质扩面,加大林下经济发展有关设施用地、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提升林粮、林油、林畜、林菜、林菌、林药供给能力,建好用好人工林“绿色粮库”;强化固碳增汇,加快建立林业碳汇计量体系、速生优势树种碳汇方法学和林业碳汇交易规则等政策机制,鼓励涉林企业、国有林场参与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引导实施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好用好人工林“绿色碳库”。□ 覃文宇 黄富强 潘柯君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id=4585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