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时评 > 正文

围绕广泛凝聚共识创新工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09 来源: 福建政协 作者:佚名

  (张立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这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赋予了新使命。

  广泛凝聚共识新使命的重点。一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职能优势,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勇气、智慧和能力,帮助党委政府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政协要在协商议政中紧紧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言献策,帮助党委政府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三是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政协进一步发挥好凝聚共识的功能作用,对于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根本问题、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把各方面的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大合力,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意义。

  新时代市县政协如何履行好广泛凝聚共识的新使命,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委员联络站、“有事来协商”议事室等协商平台,助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相衔接。根据大团结大联合的要求,加强政协界别设置的顶层设计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安排,让更多界别群众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

  明确政协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围绕广泛凝聚共识制定工作目标,既要广泛宣传政策凝聚共识,又要发挥政协作用助力助推,确保党政决策符合民意、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围绕广泛凝聚共识划定工作边界,做到“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识的工作就开展、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识的议题就协商、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识的方法就采用”,注意掌握好方式、方法、力度和原则。围绕广泛凝聚共识创新工作方法,把是否有利于共识达成、是否有利于矛盾化解、是否有利于情绪理顺作为衡量政协工作方式和改进政协工作方法的标准,通过各种途径、渠道、方式,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想深想透、精钻细研,在讨论式、座谈式、沟通式、互动式的协商中达成共识。

  突出政协委员的主体责任。加强学习,提高凝聚共识的能力,大力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委员企业分层分类打造委员书屋等读书阵地,坚持读书履职深度融合。深入基层,延伸凝聚共识的触角,探索制定住市省政协委员下沉联系县区、市政协委员下沉联系乡镇(街道)、县区政协委员下沉联系村(社区)的办法,组织委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真正让政协协商融入基层、融入群众。多做实事,打牢凝聚共识的基础,广泛邀请委员参与视察调研,通过开展圆桌协商、专题协商、现场协商等方式,畅通委员建言资政渠道,搭建献计出力平台,让委员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为助推民生改善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四川省泸州市政协副主席)

  


原文链接:http://www.fjzx.gov.cn/zxll/1739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