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发言摘登
保护和运用好齐鲁红色资源
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农工党省委会(发言人:安辰)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山东省作为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2021年我省在全国第一个颁布施行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坚持制度先导、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红色资源协同发展、系统保护、展示宣传、活化传承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为此,建议:
一、加强红色资源系统规划协同发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好基础”。“全省域”规划,在红色资源梳理整合上再发力。针对我省红色资源总体富集但相互分散的现状,顶层设计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多组团支撑”的全域联动新体系,即以“亲情沂蒙”为核心引擎,深挖沂蒙精神发源地的特色优势,打造齐鲁红色文化高地;推动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区联动”,合力构建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矩阵;深入挖掘各市红色资源,打造一批产业链长、具备形成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红色资源片区,形成“多组团支撑”,聚力擦亮“好客山东”红色文化品牌。
“系统性”保护,在红色资源保护机制上再完善。省内红色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按照现行规定对低级别革命文物承担保护主体责任的同级地方政府往往保障财力不足,同时私人产权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存现状普遍较差。针对以上状况,建议研究建立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相关制度和补偿机制,打通登记、修缮、管理、利用各环节,探索财政资金补助、社会力量参与维护、税收减免等政策。
二、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和承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好传承”。强化教育功能,创新红色研学体验。在省级层面建立红色研学课程设置、基地评定、服务规范、安全保障等行业评价考核标准,推动全省红色研学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引导红色旅游景区与知名创作及项目运营团队合作,树立红色研学品牌。结合青少年、党政干部、中老年不同群体游客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红色研学课程、线路。创新推出内涵丰富、艺术性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亲历”红色历史,更好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作用。
强化技术赋能,活化红色历史记忆。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新元素,推动红色教育数字化转型,参考江西瑞金经验,改变单一的静态展陈模式,通过AR导览系统、VR游戏等方式,提高红色教育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借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星火燎原》720°VR云展厅的经验,推动线上展馆建设,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声光电技术、影像修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让红色教育“炫起来”“活起来”。
三、优化红色文化传播和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好声音”。以创新性表达“破圈”。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化表达形式,充分利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好客山东”红色文化宣传矩阵,将抽象的红色文化外化为图文、音频、短视频等。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文旅资讯和产品信息,提高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以“红色+”融合“扩圈”。做足“红色+”文章,推动红色资源与工业、农业、自然生态、文化民俗等的融合,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建设,将红色教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微体验”项目,将纳军鞋、唱红歌、烙支前煎饼等红色元素活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红色文创旅游产品,使红色资源链接新的时代价值,焕发生机活力。
以热度和互动“出圈”。结合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精心策划红色文化主题传播内容,充分运用热搜排行、热点推送机制,适时打造红色文化热搜话题。完善转发、点赞机制,拓展投票、再创作功能,营造红色文化传播互动氛围,让山东红色故事代代传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厚植诚信美德沃土
□肖龙沧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础保障,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至关重要,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重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建设、信息共享、信用应用等举措,一体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持续擦亮“诚信山东”名片。但与全省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需要持续加力、改进提升,比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深度广度有待拓展;信用在社会治理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尚未充分释放,个别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仍有发生;“厚道齐鲁地 美德山东人”品牌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推动美德和信用融合发展仍需加力等。为此,建议:
一、夯实信用数据基础,着力推进信息共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要求,我国正加快形成央行征信系统、地方征信平台、市场化征信机构协同互补的多层次征信体系,其中,地方征信平台信息归集共享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攻坚任务。建议充分利用“山东征信”这一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加快推进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公共信息归集共享,扩大接入部门和信息范围,有效打破部门藩篱、“数据烟囱”。着力打通信息共享不及时、查询使用不便利等梗阻,进一步研究明确公共信息要素的产权归属,对已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共享的信息,坚决做到依法高效共享,践行“取数于民、还数于民”的理念。
二、完善信用治理机制,着力强化失信惩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为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环境,建议进一步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措施,加快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信用治理格局。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行业监管机制,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有事必查、无事不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加强跨领域、跨地区信用监管合作,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异地出现的问题。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加强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等联合协同约束和惩戒,切实以儆效尤。
三、推进美德信用建设,着力拓展应用场景。近年来我省建立农村美德积分管理模式,是推动美德融入信用体系、信用赋能美德建设的有益探索。建议进一步推广美德积分管理模式,规范美德评价和赋分标准,丰富美德信用应用场景,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正能量。如,拓展美德积分管理覆盖面,由农村拓展到城镇,对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群体美德行为量化赋分,促进美德向信用转化。规范美德信用正负事项,采用科学客观的计算和评价方式,推进跨区域跨城市美德信用评价结果互认互通。拓展美德信用应用场景,在金融、医疗、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为美德积分高的主体提供正向激励,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氛围。
四、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着力加强宣教引导。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在弘扬诚信文化,通过宣传教育,以文化的柔性约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将诚信理念深植人心,让人不愿失信。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及时排查清理招商引资政策未兑现、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坚持公职人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诚信、守承诺,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尚的养成。同时,在各类教育培训中强化诚信教育内容,落实好信用进机关单位、村庄社区、学校家庭、企业行业、网络空间“五进”工程,真正让信用融入日常生活,持续擦亮“厚道齐鲁地 美德山东人”金招牌。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 铸就文艺高峰群峰
□徐青峰
文化强省的“强”,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着文艺成就的亮度、高度。文艺成就的衡量,最终要看作品。铸就齐鲁文艺高峰,需要文艺精品来标注。建设文化强省,文艺精品创作要“走在前、挑大梁”。
近年来,我省文艺精品创作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但对标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要求和文化强省建设的宏伟目标,要建成“高峰林立、群峰竞秀”的强省景观,有些制约因素不容忽视:一是有的领域主要依赖个体自发创作,存在缺乏组织、重大项目承担能力不强、稳定且有支撑力的省级平台欠缺等问题;二是创作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存量不足、增量不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特殊人才的关注和培养不够,成才通道有待构建、打通;三是精品创作与新技术融合不够紧密,很多创作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度、利用度不高。为此,建议:
一、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合力“强创作”。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组织的科研”能够汇聚智慧和合力进行重大攻关。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文艺创作。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紧贴时代脉搏,立足社会需求,科学规划文艺精品创作的发展战略,构建一套涵盖目标设定、任务分解、保障措施在内的完整创作体系和有效机制。二是加强创作引导。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准对接重大战略、人民需求和文化强省建设短板弱项,通过题材规划、项目设置、揭榜挂帅等方式,引导创作力量向重点方向“集结冲锋”。三是注重集体创作。特别是对于重大题材和项目攻关,应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团队协作,提升创作质效。四是建设过硬平台。成立省级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打破单位壁垒,整合创作力量,汇聚省内外创作资源,为大型文艺精品项目的孵化、创作提供坚实支撑。
二、聚焦人才建设,构筑基石“保创作”。人才是文艺事业的“源头活水”。铸就文艺高峰,必须“内培外引”、多措并举,打造一支人才富集的高素质创作队伍。实施“一工程三计划”:一是艺术人才“筑基”工程。艺术基础教育要正本,艺考招生要严把关口,考真题、选真材,选拔培养有潜力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在校生培养,到2035年,他们正值创作盛期,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中坚力量,专业基础必须要扎实。二是艺术人才“筑峰”计划。通过选拔培养方式改革创新,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名家传帮带等方式,确保和加速优秀青年人才尽早成为文艺创作主力军。三是特殊人才“筑路”计划。艺术偏才、天才也能成为文艺高峰人才,要在遴选上有特殊通道,培养上有特殊措施,不拘一格育人才。四是领军人才“筑巢”计划。要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要制定专项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条件保障,营造有吸引力的人才使用环境,力争3年内为各艺术领域引进2—3名领军人才。
三、拥抱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促创作”。科技创新赋予了文艺创作新的生命力、表现力。要推动“文艺+科技”深度融合,借科技之光,让文艺创作更出新、更出彩、更出众。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一系列鼓励文艺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为创作者提供资金、平台、展示机会等多方支持。二是开展教育培训。以举办讲座、工作坊、培训等形式,传授科技知识、创作技巧,帮助创作者提升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三是打造示范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或项目作为融合示范案例,进行重点扶持和推广。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分享创新做法、扩大宣传影响等方式,激发更多创作者应用新技术的兴趣热情。四是建立跨领域合作机制。推动文艺界、科技界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探索文艺与科技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组建跨学科团队,研发新技术工具,为文艺精品创作注入新活力,实现文艺与科技“比翼双飞”。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济南市政协(发言人:雷杰)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文化强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龙山文化、大舜文化、儒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交汇融合,李白、杜甫、老舍等无数大家曾驻足于此,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近年来,济南市把古城保护提升作为传承千年历史文脉、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使其成为文化“两创”新地标。目前,济南古城市政改造和院落修缮全面铺开,“透湖见绿”工程彰显“城湖一体”,成为济南新亮点,赢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好评。重装开街的百花洲火爆出圈,央视新闻以“泉城明珠承载老城韵味”为题进行深度报道。结合工作实践,围绕全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建议:
一、下好保护“先手棋”。历史文化街区是延续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改造提升中,我们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管控导则、图则,坚持渐进式微更新,保持或恢复古城及其建筑风貌底蕴。在做好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径,努力让历史遗迹“活起来、传下去”。比如,我们通过修缮和活化,将商埠区内拥有120年历史的小广寒电影院改造成为电影博物馆,既对外公益开放,又作为主题餐厅获取收益维持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在保护好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深入发掘和阐释城市历史遗产的当代价值,结合丰富的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实现商业业态与古城特色相得益彰,不断激发历史文化街区内在活力。
二、统筹规划“绘蓝图”。做好规划是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篇布局,以“泉水泉道、街巷、建筑院落、文化、产业”为五条主线,同步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规划体系,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张蓝图”。着力让泉水贯穿脉络肌理,通过恢复被掩名泉、建设泉水步道,再现刘鹗笔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同时,逐步打通西更道、鞭指巷等重要节点,实现古城片区与泉城路商圈空间互通、人流互动、业态互融。济南古城保护提升规划入选了我省城市更新首批创新案例。建议在保护提升中坚持高起点规划、系统性谋划,统筹保护街区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传统风貌和整体格局,确保规划一以贯之。
三、彰显文化“展韵味”。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工作中,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组织专家学者编纂《济南古城》丛书,理清城市历史文脉,为古城保护提升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坚持文旅融合、文商融合,通过筹划“二安”书社、修缮老舍纪念馆等,努力再现“济南名士多”的人文胜景;建设百花洲非遗一条街和民俗博物馆,打造“百花潮饮”等主力业态,开设“跟老残游古城”等旅游线路,碰撞出文旅商融合发展“新火花”。建议在深入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基础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旅商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存续古城“烟火气”。古城文化保护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只有“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让文化传承具有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在改造提升中,我们坚持“人城共生”的理念,只对少部分影响泉、泉道的居民进行疏解外迁,予以妥善安置;绝大部分居民继续留在古城生活,并通过完善公服设施、加强环境整治,提升生活品质,让古城历史文化在百姓的市井生活中“活”下来。我们还打造了“古城小院议事厅”,架起与片区群众沟通的桥梁。建议在保护提升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与城的协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既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增强居民对老城保护提升的获得感。要尊重古城居民主体地位,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以文赋能 绽放产业繁花
□民进省委会(发言人:潘荣庆)
齐风鲁韵,书写着历史的经纬;击水中流,激荡着改革的弦音。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任,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命题和紧迫的实践诉求。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与高质量发展和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如产业布局有待加快、发展方向亟待明确、消费市场尚需激活、政策供给仍待优化等。为此,建议:
一、绘好产业发展“雁阵图”。一是顶层发力。省级层面抓紧制定“十五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各地市结合实际,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二是项目带动。强化对大项目的资金保障,采取省级专项债切块定向使用的方法,每年募集发行专项资金,提高全省大项目的支撑能力。三是龙头引领。大力实施“领军型、骨干型、新锐型”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着力培育100家龙头型企业、1000家成长型企业和10000家小微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资源整合等形式,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支享誉全国的文化产业“鲁军”。
二、点燃产业提质“加速器”。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培育以数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实现文化成果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革新。二是加速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中的非遗、手造、民俗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青少年研学等深度融合。加强工业旅游线路设计,推出一批知名企业、百年老店、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旅游首选。打造汇聚时尚购物、演艺演出等时尚元素和消费业态于一体的文商综合体。三是建强基础设施。依托高铁、机场、高速等构建综合立体“快进快出”通道。加快全省自驾公路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域通达能力。充分挖掘自驾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游客的观赏地和驻足点,适度增加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
三、激活文化消费“新引擎”。一是深度开发文创产品。立足山东资源要素禀赋,将优秀传统文化、秀丽自然风光、多样农产资源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研发独具齐鲁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能带走的“留念”,汽车后备箱的“首选”。二是鼓励发展假日经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位采取轮休、调休方式,为职工出游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三是充分激活夜间消费。适当延长省市县三级文化场馆开放时间,积极探索文化场馆“夜间服务”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允许各地市在可行区域开设夜间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夜间休闲消费场所。
四、优化政策供给“强支撑”。一是引育产业领军人才。借鉴科研人才激励政策,研究制定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采取股权激励、托管经营等模式,让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在市场搏杀中学会战斗,在大海浪涛里学会游泳。二是鼓励金融赋能产业。大力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机制,扩大文化产业基金规模,努力形成文化与金融良好的发展生态。鼓励银行开发文化金融产品,推出特色贷款产品、艺术品质押等融资业务。三是深化国有院团改革。打通事业与产业之间的人才通道,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制度,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以奖代拨”激励形式,允许优秀青年演艺人才,在完成每年规定工作量的前提下,承接一定数量的商业演出,使文艺创作真正贴近市场、贴近群众。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343/202407/ad188ac4-003e-43d7-b526-27edf9094f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发言摘登
>>下一篇:“情系黄桑”志愿服务队再进社区
最新加入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
24-12-20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
24-12-18“协”各方 “同”前进
24-12-18我区扎实推动医保便民利...
24-12-18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持...
24-12-18交通建设提速,推进高效...
24-12-18贺兰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
24-12-18刘宁出席全区产业园区项...
24-12-18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