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杜伟:弘扬民族文化 助推文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弘扬民族文化 助推文旅融合

  ——杜伟委员的发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南宁市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武鸣区的“中国骆越文化之乡”“中国龙母文化之乡”“中国歌圩文化之乡”,青秀区的“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马山县的“中国会鼓之乡”,隆安县的“中国‘那’文化之乡”等,民族文化艺术精彩纷呈。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个词已深入人心,也举办了多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一个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南宁市的文旅融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本土文化展示不足。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南宁在景点打造的过程中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的现象,过多表现外来文化,不符合人们对景区的心理预期;二是档次不高,人气不旺,全市景区景点数量众多,但多数旅游景区规模小,级别低,缺少跨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龙头;三是挖掘不深,特色不显,大部分景区景点有躯体无灵魂,缺乏特色,特别是缺少串联式的文化产品和互动式的游客参与项目,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不能给游客到此一游的理由。

  

  为此,建议:

  

  一、实施规划先行,编制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以“十四五”为契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路径,编制高水准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出未来一段时间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方向,推动南宁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南宁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二、推动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外地游客特别是国际游客,对传统的文化旅游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来南宁,能看到什么,作为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如何体现壮乡风情,南宁市应规划建设壮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依托各县区打造一批富有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邕江民族文化走廊,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建设新型博物馆,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传统博物馆是一栋建筑,里面有收集而来的自然及文化遗产,并通过某种方式展示、传播。而新型博物馆关注人类与环境、社区及其文化的关系,80年代始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新型博物馆,既保护文化,又进行旅游开发,尤其是文旅融合后,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因此,我们应当从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露天博物馆四方面建设南宁独具特色的新型博物馆,以动静结合、历史与现代共置的展示方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四、打造民族文化盛宴,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和增强旅游业竞争力的法宝。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感受文化遗产带来的视觉盛宴,可以感受民族美食带来味觉享受,还能学习到很多令人折服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建议利用大明山风景区、青秀山风景区、昆仑关景区、南宁园博园、美丽南方、百里秀美邕江、三街两巷等一批较大规模景区、景点,围绕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将民族文化更多地融入到旅游景区建设中,也可以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或美术院校师生到旅游景区建立传承培训基地或文化创意基地。赋予岭南边陲南国的区域地方特色,分别侧重在骆越文化、东南亚风情文化、古代军事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村落、亚热带风光、古邕州上做大文章,使之成为展示广西尤其是壮乡首府民族文化和亚热带风情的窗口,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五、培育“节庆文化+”新业态

  

  我市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其中节庆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体验性等特点,形成了以武鸣“壮族三月三”、横县三相圩逢、宾阳炮龙节、壮族抢花炮等为代表的社交娱乐性节庆;以隆安那桐农具节、壮族芒那节、武鸣“四月四”祈丰节等为代表的农事性节庆;以横县伏波庙会、武鸣罗波庙会、西乡塘双忠节为代表的纪念性节庆;以花婆节、土地诞、龙母节等为代表的祭祀性节庆;以上林渡河公文化节、二月二卢於春社等为代表的祈福性节庆等。这些节庆文化活动根植于民间,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认同感强,节庆氛围浓厚,文化保护传承开展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较为突出。针对各县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传统节庆活动,建议从自治区层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和挖掘力度,在构建节庆时空布局、确定节庆品牌内涵、找准节庆品牌定位、创新节庆品牌建设、营造民族节庆氛围、构建节庆运行机制,强化节庆品牌市场化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培育“节庆文化+”融合发展新业态。

  

  作者职务:南宁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wylz/weiyuanfengcai/382.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