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春风唤得“燕归巢” 禹城市采纳政协建议吸纳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8-17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早就想回到爸妈身边工作,方便照顾他们”……近日,在禹城市安仁镇政府会议室里,很多年轻人正在焦急等待,话语间是对未来的些许迷茫和对家乡企业工作的热切渴望。

  安仁镇党委委员王振,向这些年轻人一一介绍当地几家企业的福利待遇、用工环境、需求工种等内容,并耐心接受就业创业及劳动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像这种乡村“微型”人才交流会,在禹城市的每个乡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积极引导群众在家就业,实现工作顾家两不误。而这背后离不开政协委员的精准建言。

  近年来,禹城市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每个乡镇都建成一处产业园,已入驻项目300余个,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产业支撑。产业园内企业订单不断,发展势头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企业手握订单,却出现了“用工荒”。一边是企业缺人才,一边是有返乡意愿的人才消息闭塞、对家门口企业缺乏信心,乡村振兴人才短板逐步显现。

  为加强企业与务工人员的双向了解,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提高返乡人员收入和生活幸福指数,禹城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题调研。委员们走入乡村、企业深入调研,提出了举行“微型”人才交流会、农村能人回引专题会等建议。

  对委员的建议,禹城市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大禹英才”认定管理办法》《“双创之星”评选办法》,对农业领域领军型人才给予创业补助,支持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强“硬件”建设。通过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积极引导外出及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兴业,吸引城市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昔日燕南飞,今朝燕归巢。近年来,禹城市飞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群燕”,带着先进的观念、技术、资金逐渐归来。他们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更是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辛寨镇大杨村的“小能人”杨兵回到梁河社区,开办了一家电子器件加工厂,带动30多人就近就业;十里望镇葫芦种植专业户杨金波,在电商产业园成立美葫轩商贸公司,培养30多名葫芦雕刻、烙画、镂空技师;大学生刘玉刚回乡创业当新型职业农民,专心研究种植绿色无公害产品,吸纳了200余名群众到园区务工增收。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0019/202105/b7321f95-b9b4-4865-bc70-94716c056a1c.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